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辛弃疾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朋友间的酬和诗,第一句扣题点出新居是元宵节刚过开始营建的。
B.第二句赞叹虽然是草堂,但是装饰精致,加上山环水绕,风景之美,宛如画卷。
C.第六句以反诘表达对发奋苦读的重视,亦可见诗人怀才不遇只能读书的苦闷。
D.“此心留待”写出诗人壮心不已,趋于慷慨豪迈,冲淡了“种木”句的伤感之情。
2.《词林纪事》引楼敬思所言:“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请简要分析本诗所用典故及其作用。
19-20高一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④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⑤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出塞,指昭君出塞。撚,同“捻”。④贺老,指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⑤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此亭观赏牡丹。李白奉命作《清平调》三首,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名句。
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尾”指凤尾琴,“龙香拨”指龙香板为拨,都说明琴之名贵。这是杨贵妃怀抱过的琵琶,它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
B.“黄云”指的是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故天空常呈黄色。“弦解语”两句是说虽然琵琶懂的表达人的心思,但人的怨恨却很难说清楚。
C.“辽阳”指边防之地;“锁窗”指雕花的窗户,这里运用借喻手法借指女子的卧室。作者由实入虚联想到闺中少妇演奏琵琶,寄托对远戍辽阳征人的思念。
D.结尾写沉香亭废,贺老飘零,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过去,已成为历史。作者借古讽今,抒写作者心系国家安危悲慨无穷的情感。
2.稼轩词善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对词中典故分析、艺术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开元《霓裳曲》罢”二句借唐玄宗所做乐曲,暗含兴亡之感。以杨贵妃抱过的琵琶开篇,目的是批评玄宗沉湎于酒色。
B.“最苦浔阳江头客”二句出自《琵琶行》,用白居易情事自比,表达作者谪居之苦,抒发“天涯沦落”之感。
C.“记出塞”以下几句,借昭君出塞典故,由原来的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暗含“二帝蒙尘”的靖康之难意。
D.本词初看不过是有关琵琶典故的堆积,但是细推敲来,所用之典均不是随意捻来,而是用心良苦,所以能为真正识家所赞美。
2020-04-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其八)

南宋   范成大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注]①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②三公:古代最高级的官吏,一般指太师、太傅、太保。周代宫廷有三株槐树,拜见天子时,三公立于三槐之下。

鹧鸪天

南宋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辛弃疾(1140-1207):作此词时诗人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槐叶像鼠耳一样对生,苍翠茂盛,遮住了炎炎夏日。
B.第二首词前两句描写了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的乡野春色。
C.两首诗写作手法完全不同,范诗化用典故,运用对比;辛词则白描勾勒,借景抒情。
D.两首诗都着笔于眼前,描绘出一幅宁静恬淡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风景画,笔调清新。
2.两首诗均塑造了诗人“闲”的形象,其中情志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比较鉴赏。
2019-12-1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①

辛弃疾

采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注】①淳熙八年(1181)末,辛弃疾自江南西路安抚使任被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这首《水调歌头》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此时辛弃疾仍在带湖,虽蒿目时艰,却一筹莫展。②典出《汉书·朱博传》,朱博新任琅琊太守,训斥并罢免了不作为的手下。③典出《后汉书·廉范传》,廉范新任职,废除旧制,方便百姓,得到拥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先点明了离别的时令,再写友人赴任衡州的前驱仪仗,声势浩大。
B.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串起诗句,语势连贯,写出了衡州山川之壮美。
C.词上半阕最后两句,描写了衡州有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
D.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祥瑞之兆,诗中意指郑厚卿给衡州百姓带去福祉。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03-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梧州市2019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2018-08-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六十里。赣江由此流入鄱阳湖。②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内。③清江:赣江和袁江合流处称清江。④长安:即今西安市,汉唐时的京城。这里借指北宋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1.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B.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已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
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
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之风。
2.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请结合全词,简述结尾二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公元1176 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1.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一句的喜逢故人作铺垫。
C.“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
D.《招魂》是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主要内容为呼唤楚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作者借此为徽钦二宗招魂。
E.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感。
2.本词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7-06-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④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016-1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7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高三11月月考语文卷
2009·宁夏·高考真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2016-11-17更新 | 95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