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 江 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问浮瓜沉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2.下列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
B.对自己空老山林虚度光阴的感伤。
C.试图排解退居的无聊生活的故作旷达、乐观的感情。
D.对朝中妥协投降派的愤懑之情。
2023-09-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3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历来备受推崇,被誉为“辛词之首”。典故众多是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一共运用了四个典故。
2021-01-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诗词大赛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造口,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途经造口,想起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因写此词,题于壁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孤台”虽是地名,但“郁”“孤”两个字却自然给人沉郁和孤高之感。
B.“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在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古诗中多有此类借代。
C.“可怜”一词,与“可怜九月初三夜”句中的“可怜”皆有“可爱”之意。
D.“鹧鸪”这一意象多见于古诗词中,其叫声嘶哑,常被借以表达哀怨之情。
2.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句句写景,处处兴寄”,也就是说作者在景中是有所寄托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焦釜:烧糊的锅。②“汝说”句:《晋书·刘伶传》载,刘伶不满现实,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③肆:这里指打碎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比喻、夸张的手法交代自己病酒反应的严重,也暗示了词人曾长期酗酒。
B.刘伶嗜酒典故的运用,意在表现词人决心结束自己像刘伶一样嗜酒如命的过去。
C.“况怨无大小”四句,以议论的方式表达词人对曾过量饮酒的反思,富有哲理意味。
D.从题目和内容看,这是一首戒酒词,但在戒酒的背后,隐隐有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2.有论者说本词设计了一主一仆的角色表情达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个特点,并说说这样设计的好处。
2020-12-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作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
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词人无“鸥鸟伴”,深以为憾,但能效仿“老渔蓑”生活,也是人生幸事。
2.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鹌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茸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②甚:为什么。云山:田园。③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人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14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2020-03-06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得意。
B.“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作为。
C.“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满意足。
D.“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