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间词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及材料,完成各题。

文本一:

秋怀(其二)

孟郊【注】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文本二: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注】此诗作于孟郊老年居于洛阳充当河南尹下属小吏时。孟郊一生仕途波折,生活困顿。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怀》从冰冷的秋月起笔,与月为伴的“老客”壮志也已消磨殆尽,开篇就奠定了全诗苦寒的基调。
B.《秋怀》中“冷露”二句语带双关:作者既感叹秋寒露重难以成眠,也悲泣人生梦想破灭。
C.作者以“峥嵘”来形容深秋时节的梧桐,委婉地表达出内心依然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胸怀。
D.本诗中呈现的诗人形象与杜甫在《登高》中塑造的诗人形象有相同之处:均为晩境颓唐、愁病交加。
2.请结合文本二,合理评价孟郊《秋怀》诗的境界。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下列诗句不属于“造境”的一项是(     
A.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2021-07-2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 、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 《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处)
2.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
2018-05-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1.用斜线(/)给上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2.元曲的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写出“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作品有高下之分”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
2018-01-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