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明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这一段文字选自美国作家(         )的《         》(著作),表现了主人公桑地亚哥(         )的精神。
2018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代表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一些看法。老人就是作家的象征,捕鱼的技巧就是创作的方法与艺术,而大鱼则象征伟大的作品。
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
C.桑地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D.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抑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2018-03-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老人与海—《小题狂刷》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3
3 . 简答题
(1)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父亲,我吧,”她要求道。“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他说的这最后一句话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欧也妮在父亲死后是如何对待拿依和查理的?她用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做了哪些公益善事?对她的这些做法,周围人持什么态度?请简述。
(2)《老人与海》中写了小男孩马洛林,与塑造老人形象有何关系?
2018-03-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高考考前前六套卷(卷五)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王熙凤设“调包计”定下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后,黛玉无意中从紫鹃处得知消息,从此一病不起,她亲手焚毁了代表她纯真爱情的诗帕。
B.《家》中的鸣凤本是一个安守“天命”的仆人,但在面临着要成为冯乐山的小妾的危机时,她开始反抗,最后选择用死亡证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
C.《茶馆》“现在我明白!……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愤激的台词中,宣泄的是秦仲义对旧社会强烈的不满之情。
D.《欧也妮·葛朗台》中,在等待了七年之后,欧也妮收到了查理的信,在信中,查理告诉欧也妮,他发了财,要与奥勃里翁小姐结婚,并让欧也妮寄还梳妆匣。
E.《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之间并非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与鲨鱼争夺马林鱼的搏斗中,圣地亚哥对鲨鱼的赞叹,便是明证。
2018-03-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前六套卷(卷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想: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它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一个人怎么去对付它们呢?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跟它们斗呀。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随着棍就丢掉了。

他把舵从舵上曳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窜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最后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种味道带铜味,又甜。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多。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作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梢,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榫头上,让他凑合着掌舵。他又把麻袋围在肩膀上,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把船驶回去。现在他在轻松地驶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什么事都己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

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

他感觉到他已经驶进海流里面,看得出海滨居住区的灯光。他知道他现在走到什么地方,到家不算一回事儿。

风总算是我们的朋友,他想。然后他又加上一句:不过也只是有时候。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床呢,他又想。床是我的朋友。正是床啊,他想床真要变成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他想。我决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容易。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

“什么也不是,”他提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

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B.老人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老人与鲨鱼的殊死搏斗,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C.“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桑地亚哥的语言反映了他坚定自信、战斗到底的决心。
D.意蕴深刻的象征是海明威创作的一大特点。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生活:马林鱼象征着人生的理想;鲨鱼象征着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而老人桑地亚哥就是海明威本人。
E.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2.文中描写老头与鲨鱼搏斗时,产生了“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描写,这些描写是否削弱了老人的硬汉形象?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老人精疲力竭时自问“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接着他说“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请说说这句话蕴含怎样深刻的哲理?
6 .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中,老人睡觉时经常梦到的内容是
A.鲨鱼和海龟B.妻子C.年少时的非洲、海滩上的狮子D.圣心图
2018-03-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老人与海》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
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8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伏击

[美】海明威

[前文梗概】西班牙内战时期,罗伯特·乔丹在安塞尔莫的带领下来到敌后的巴勃罗游击队,奉命 配合共和国政府军队在大规模的反攻开始后炸毁敌人的一座桥梁,使敌人不能增援。

⑴罗伯特·乔丹在公路和桥上方的山坡上,伏在一棵松树后面,看着天色亮起来。他这时看到那哨兵正站在岗亭里,他望望手表,心想,只要我们能把他们牵制在这里,就能困住这些法西斯。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

⑵两个身穿毯子式披风、头戴钢盔的哨兵在公路上拐了个弯,朝桥头走来,肩上挎着步枪。一个在桥的那一端停下来,走进岗亭不见了。另一个踏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跨过桥来。他慢呑呑地走到桥的这一端,这边的哨兵跟他说了些话,就返身从桥上走回去。

⑶刚上岗的哨兵走进岗亭坐下了。他的上了刺刀的步枪斜靠在墙上。罗伯特·乔丹掏出望远镜,对准了岗亭。

⑷哨兵背靠墙坐着。他的头盔挂在一只木钉上,脸庞清晰可辨。他戴着那顶圆锥形绒线帽。而且他没有刮过脸。他脸颊凹陷,颧骨突出。他长着毛茸茸的眉毛,眉宇间连在一起。他显得很困乏,打着呵欠。

⑸罗伯特·乔丹收起望远镜,伏在那儿望着公路,什么也不想考虑。一只松鼠在他下面一棵松树上吱吱地叫,顺着树干往下爬,半路上停了一下,扭头朝有人在张望着的地方看看。松鼠的眼睛又小又亮,它那尾巴激动地抖动着。接着这松鼠用小小的爪子和过大的尾巴在地上一大跳一大跳地跳上另一棵树。它在树干上回头望望他,然后在树干上绕了一圈,就消失了。这松鼠在松树的一根高枝上吱吱地叫,它在那里平伏在树枝上,尾巴抖动着。

⑹罗伯特·乔丹透过棵棵松树又向下面的岗亭望去。他很想把这只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他很想有件什么东西可以触摸一下。他用胳膊肘擦擦松针地,但那是另一回事。谁也不知道在干这种事时你会有多孤独。

⑺他这时伏在那里,不再望公路和岗亭,转而望着对面的远山。他静静地伏在那里,注视着早晨来临。他闻到了松树的香味,听到水流的声响,这时桥在晨曦中显得清楚而美丽。他伏在一棵松树后面,手提机枪横放在左前臂上,不再对那岗亭望了,以为这次攻势决不会发生了,在这么一个可爱的五月底的早晨不可能出事。直到过了很久,才听到突如其来的密集的炸弹的砰砰声。

⑻罗伯特·乔丹一听到炸弹声,那第一阵砰坪的爆炸声,不等山间传来隆隆的回声,就深长地吸了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

⑼岗亭里的哨兵听到炸弹声就站起身来。罗伯特·乔丹看到他伸手去拿了步枪,从岗亭里走出来倾听。他站在公路上,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头上斜戴着绒线帽,他抬头朝天空中飞机正在投弹的方向望着,阳光照射在他那没刮过的脸上。

⑽抑罗伯特·乔丹这时觉得自己呼吸紧迫,仿佛有一圈铁丝捆住了他的胸脯,他稳住了胳膊肘, 觉得有槽纹的前枪把紧顶着他的手指,就把这时已落入表尺缺口内的长方形准星对准那哨兵的胸腔中央,轻轻一扣扳机。

⑾他感到枪托迅速、滑溜、痉挛地撞在自己的肩上,公路上那哨兵显得吃惊而痛苦,双膝一软, 身子向前溜,前额弯向路面。他的目光从这弯着头躺在公路上的哨兵身上转向桥和另一端的岗亭。 他看不到另外的那个哨兵,就顺着右下方的山坡望去,知道安塞尔莫就埋伏在那里。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开枪了,枪声砰地一响,在河谷里激起回声。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又开了一枪。

⑿随着第二声枪响,桥下另一端公路拐角处传来了砰砰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这边公路左方远 处传来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他听到这边公路上的步枪声,而下边公路上传来巴勃罗那支骑兵用的自动步枪的枪声,哒哒哒搭,穿插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他看到安塞尔莫正沿着陡峭的通道爬下,朝桥的那一端冲来,就把手提机枪挎上肩,顺着陡峭的山坡奔上公路。

⒀他一边奔跑,一边听到安塞尔莫在叫喊:“干得好,英国人。干得好啊!”他越过躺在地上的哨兵,晃着背包奔上桥面。

⒁老头儿一手提着卡宾枪,向他跑来。“平安无事”,他喊着,“没出差错。我不得不补了一枪。必须结果他啊。”

⒂罗伯特·乔丹看到泪水从安塞尔莫脸频上的花白胡子茬上淌下来。

(选自《丧钟为谁而鸣》,吴建国译,有删改)

1.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请简析第五段中作者描写一只松鼠的写作意图。
3.罗伯特·乔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谘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4.请探究小说结尾“泪水从安塞尔莫脸颊上的花白胡子茬上淌下来”的意蕴及表达效果。
2018-02-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跨越时空变成经典的英雄,如果万物有灵,那么这条和圣地亚哥鏖战的大马林鱼又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挣扎?又有哪些内心独白呢?请发挥想象,如果你是这条鱼,你会有哪些心理变化。
要求:想象合理,用第一人称,写出心理变化。
2018-02-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善于写战争,从战事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的方略及内部争执,到 战争的过程及其变化、胜负的决定及其缘由,都能叙述得生动而具体,扣人心弦。如官渡、赤壁、彝陵之战。
B.在《头发的故事》中,鲁迅对“盘在头顶上的辫子”和“围观的麻木群众”都作了 讽刺,借此指出中国人善忘的特点。以上两者也是在他多篇作品中都出现过的常见形象。
C.《茶馆》第一幕,多处表现了外来文化对没落的清朝的影响和冲击:从吃洋饭的马五爷,到想开工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到对洋玩意充满抵触情绪的常四爷,到刘麻子手上的 鼻烟壶和小时表,都是如此。
D.《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相反而和谐的两面:既有老人和大马林鱼的 激烈对抗,也有老人对大海和海洋生物的深深的爱意——比如他把大海称为“她”,他喜爱飞鱼,替小燕鸥伤心。
E.哈姆莱特说“我的命运在高声呼喊”。在《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继承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传统,把人物命运置于不可违背的天意之下,让主人公在命运和神祇面前觉察出自己的渺小。
2018-02-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二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