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文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说,一个山西人一辈子最不能少的两样,是醋和午觉。在外地朋友们困惑“这个觉难道就非睡不可吗”的时候,山西的朋友们竟然也在感慨“午睡居然不是全国统一的?”

      ①      ?最常听到的解释是:山西人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导致了他们更容易出现饭后困倦的生理反应。这种生理现象被称为餐后嗜睡,      ②      

关于“晕饭”,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解释:吃得太饱之后,      ③      ,大脑供氧不足了,就会开始犯困。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类似于消化胃中的食物,有氧运动的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血液涌向肌肉,上述说法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人应该会越跑越困,但实际上,反而让人头脑清醒。另外,已经有研究证明,人体在用餐后,颈动脉的供血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除了“供氧”假说,还有被“酸碱论”爱好者推崇的解释:饭后由于胃酸的消耗,血液碱化,导致了碱中毒,让人晕乎。这种说法当然也不对,因为人体中有非常稳定的缓冲体系,并不会一顿饭的工夫就改变了血液的pH值,再者说,如果这个逻辑真的成立,那么喝苏打水、碳酸饮料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在《逻辑的力量》单元中,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使用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论证。那么第四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来反驳“酸碱论”?请简要写出其推理的过程。
2024-05-21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柿子是秋季的吉祥果,一直以来 ,希望吃了它能够柿柿顺心”“好柿成双。但在吃柿子这件事上,有人夸它好吃又营养,也有人说它

经常吃柿子,对身体有啥好处?柿子中含有的胡萝卜素,能帮我们抵御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部分还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不仅能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还能促进皮肤的健康。柿子中含有山梨糖醇,山梨糖醇有很强的亲水性,具有渗透作用,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善肠道菌群,进而帮我们预防和改善便秘。除此之外,吃柿子还能补充维生素C,一个大磨盘柿子差不多有250克,而一个甜柿子约为150克,吃一个柿子可以满足一般人群每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50%左右,利于身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不过,柿子虽好可别贪吃,毕竟它的热量为74-80kcal/100g,是柑橘类水果的近2倍,碳水化合物高达18%左右,比土豆和红薯还高呢。吃一个大磨盘柿子摄入的热量几乎相当于一大碗米饭了,每天吃太多真的会胖。至于柿饼外面的白霜,并不是商家涂抹的防腐剂,而是柿子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逐渐渗透到表皮,凝结形成白色粉末。它是可以放心吃的,无需刻意洗掉。因为柿饼水分含量比新鲜的柿子低,糖分含量高,限制了微生物的繁殖,所以 ,一般可达半年以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吃柿子的好处。每点不超过8个字。
3.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材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2024-05-05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联考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花》对上海话的引入不仅表现在方言词语、句式的点缀,更倾向于营造沪语氛围,呈现“江南语态”的气韵。比如写梅瑞接触了老板阿宝后,决意与沪生分手,二人对话如下:

梅瑞说,我与沪生的关系,告一个段落,可以吧。

沪生说,跟四川路男朋友,预备结婚了。

梅瑞摇手说,我想静一静。

沪生不响。

梅瑞说,以后,我做沪生的妹妹,可以吧。

沪生说,可以。

梅瑞说,妹妹对哥哥,可以讲一点想法吧。

沪生说,可以的……

梅瑞的寥寥数句,是娇嗔嗲语,是幽怨婉转,是欲言又止,是“有礼有节”表明心意;而被拒的沪生也自然意会,“不响”的静场处理,婉曲意深。在《繁花》中作者使用了千次以上某某“不响”的形式,紧张又舒缓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有节制的微妙关系,而这种需要延时揣摩的内在语义,正是作者所营造的美中带刺、柔中含韧的“江南语态”独特的腔调与味道,上海的城市记.忆、世相风俗,上海人的典型形象都在作者创造的方言语码中得到了复生。正如作家张辛欣所言,《繁花》具有“优雅之野心”,是“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之文体”。

1.上文引自小说《繁花》的对话中,梅瑞对沪生的称谓,从直呼对方名字到称其为“哥哥”,产生了微妙的“弦外之音”。请简析该段对话中人称转换产生的独特效果。
2.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米考伯先生的事,虽然渡过了最危急的关头,但是由于过去有张“契据”什么的,所以依然还有纠葛。(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B.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的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C.(林黛玉)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曹雪芹《红楼梦》)
D.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鲁迅《祝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81年的夏天,关中西府的古周原上,绿汪汪蓬勃了一个春天的小麦,被阵阵暖风催逼着,摇身一变,就都透透地黄熟了,风摇着金黄的身姿,招引来勤劳的农人,下地挥镰,弯腰收割起来。我是割麦农人中的一个,在我的身后,是我割倒打成捆子,一簇簇复又立起在地里的麦子。我甚至听得见麦捆子的絮语,一簇说我可香可香了呢,说着还问着另一簇,你闻得见我的麦香味儿吗?被问着的那一簇麦捆子,很是不屑地摇摇散乱的麦穗儿,回答说谁又不香呢?我也香呀!……就在麦捆子相互争香的时候,御风而来的风先生,热烘烘撵到我的身边,帮我把弯着的腰扳直,指示我往麦地边的大渠看。我看见送报送信的邮递员骑着他的绿色单车,风驰电掣般骑行在大渠边的道路上,赶到我家的麦地边了。

邮递员一脚离开单车的脚蹬,撑在路上,从他单车的帆布兜里,抽出两本杂志,冲着地里割麦的我喊:吴木匠,你的杂志来咧!

1.文中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的词语“绿汪汪”“透透地”“热烘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艺术手法。
2024-04-2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可以作为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__①__,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第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头一尾强调一个意思,《红楼梦》表面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__②__,认真索,才能获得。由此观之,__③__。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因为其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

《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小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首小诗以至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由于含蓄手法的使用,使《红楼梦》意蕴深厚,让读者发挥想象力与再创作,细致地体味作品,把握其内在意蕴。

1.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提及《红楼梦》含蓄的风格反映在书中无所不在,请就书中所提到的人名,分析它是如何体现含蓄风格的。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实秋说过:北平,不像十里洋场,人的心理比较保守,沾染的洋习气较少较慢。东郊民巷是特殊区域,路灯亮,洋房高,但北平人却能,宁可提笼架鸟到城根儿溜达,也不轻易踱进那块地方。”1999年星巴克在国贸中心开了中国第一家店,并没在北京人的生活里激起水花。曾在这里工作过的韦寒夜提到,当时店里的客人多是外国人,有的一天来三次,像犯了大烟瘾,这让他非常奇怪。直到有一次他骑车去八达岭,最累时疯狂想喝一口咖啡,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得了这个富贵病

韦寒夜后来成了BERRYBEANS咖啡馆的主理人,很多人觉得BERRYBEANS是最符合公众想象的北京咖啡馆,在帝都大同小异的咖啡馆中。店开在朱家胡同,站在二楼露台上,一眼望去全是灰瓦屋顶,让韦寒夜想起自己小时候印象中的北京。如果说胡同里已经满是北京的痕迹,那房顶上看到的则依然是北平的房脊,正所谓地面是北京,屋顶是北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称“北平”为“故都”,你又如何理解“地面是北京,屋顶是北平”这句话呢?
2024-02-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在此时,雪鸮悠然而来。它驻足在桦木杆上,昂首挺立,神色淡定,像一个目无下尘的巡视大员。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鸮,不由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它身长70厘米左右,羽毛灰白相间,花纹简约,一双翅膀婀娜而刚健。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鸱鸮科猫头鹰,雪鸮生就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眼睛像透明的琥珀珠,根据朝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眼球不会转动,却可以看清一公里之内的各种猎物。它的超级武器是脖子和耳朵。它的脖子可以旋转270度,耳朵隐藏在眼睛后面,靠鼻翼上浓厚的绒羽传导各种声音,甚至土层下极细微的声音也不会忽略。雪鸮的五官独具表情功能,有时喜悦,有时甜美,有时严肃,有时呆萌。人们看到它,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婴儿,身体中会悄然分泌慈爱的多巴胺,直想把它抱在怀里爱抚。

此刻,雪鸮在我置身的无形蛋壳里划过,忽而像巨大的蝴蝶,忽而像逆浪的飞鱼,忽而像长臂的银鸥,忽而像强悍的鹰隼,看着它的翅尖,我找回了天和地的边界。

1.下列句子中的“作为”和“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鸱鸮科猫头鹰”中的“作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
B.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长者食堂要良性持久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惠民利民便民之效。
C.轻型战机不仅在国土防空领域有所作为,还可与重型战机能力互补、轻重搭配。
D.评论一个人,不但要根据他的谈吐,还要根据他的作为。
2.请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超级武器”的具体含义。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悯。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造用。

1.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
2.“洒狗血”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文中评价李白的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洒狗血”,你如何理解?
3.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眼泪和汗水,早已凝结。我们对着镜子,早已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我们用自己的手指,触摸自己的肩膀,已经没有一点寒毛直立。

1.根据片段内容,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人们的痛苦和无力感? (     
A.对比描写B.反问句C.比喻D.夸张手法
2.以片段为基础,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意象描写传达人们的困境和沮丧情绪。
3.片段中的“眼泪和汗水,早已凝结”是何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个修辞有何深刻的意义?
2023-08-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继越来越贵的网红奶茶之后,雪糕也早已脱离了好吃不贵的印象。老网红品牌哈根达斯、冰雪皇后等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网红新贵”如钟薛高等顺势而起。不少“新晋网红”品牌,动辄一二十块,令不少网友大呼“雪糕也会这么贵”“吃不起”。在炎炎夏日,这种雪糕已成为一种享受型的高消费食品,______①______,而社交分享、“打卡”则成为其主要功能。但矛盾的是,_______②______,一面大呼“吃不起”,助推这些“网红新贵”价格上涨。

大部分人都认为“新贵”雪糕溢价严重,_____③______?因为与传统雪糕相比,这些“网红新贵”不仅口味多样,有白桃乌龙、抹茶等不常见的口味,包装也更加新潮精美。其实,人们购买的可能不是雪糕本身,而是它身上附加的审美、品牌文化、流行时尚等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雪糕已不只是饮食行业的一种商品,它正在演变成一种“文化产业”。比如一些博物馆推出文物造型雪糕,一些景点推出著名建筑造型雪糕,文化因素是其溢价的主要原因。

1.画横线句子中“打卡”是一种特殊用法,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一种词义演变,请说明“打卡”的原义和新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8-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