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工匠精神,也许我们会首先想到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玉器等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这里体现的对工艺精细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这说明,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美、卓越、典雅等这些能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艺术特征方面,东西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中国则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孜孜不倦。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体验、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既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也展现出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既追求实用功能,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让人顿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感慨。中国的工匠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是中华民族对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共识。如果我们承继这种东方智慧,并学习西方对产品刚性要素的重视,应该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心浮气躁,制造业普遍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工匠精神少有用武之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正在由生存消费转向品质消费,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精神

《周礼·考工记》有言:知者创物,巧者速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应于现代语境,知(智)者可以理解为产品的设计者、科技的创新者,而巧者便是将设计与创新转化为优质产品的工匠。对于我国正在开疆拓土、万马奔腾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这二者缺一不可。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追求“精益求精”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因为文化属性和发展形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样式上又有差异。
B.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取法于自然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既讲究实用,又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
C.西方的工匠精神比较重视影响产品质量的刚性要素,其产品在设计、用材、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各方面始终都有统一的严格标准。
D.在当下重提“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吸纳我国古代工匠“天工开物,随物赋形”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工匠追求精准的精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描述了当时人们对玉石等的精细加工,《周礼·考工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则高度评价了我国古代工匠们创造的作品。
B.东西方在区域和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追求工艺设计和制造上的精美、卓越和典雅,这样做是为了共同提高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力。
C.改革开放以来,“工匠精神”在我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层面的消费理念等有一定的关系。
D.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要想让巧妙设计和科技创新转化为具有现实价值的优质产品,还必须依赖工匠的锤炼琢磨和精工细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中国的传统建筑、手工制造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工匠精神的具体描述或影子。
B.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理念,可能成就中国制造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
C.现代“智者”“巧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能体现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和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
D.“工匠精神”在我国古代虽也非常突出,但它最早是诞生于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的工业时代。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工匠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常常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虽说是慢工出细活,但也可能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
B.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扬,这应该是他们的工业产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原因之一。
C.“哈氏4号”航海钟以精准度高而著称,北宋徽宗时的汝瓷则以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著称,两者的差异是由东西方政治制度不同造成的。
D.工匠精神在一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缺失,但只要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不破灭,那它就不会消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并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释疑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繁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了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繁,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其为的精神。这种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正是这种精神,帮助中华民族安然渡过了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这种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为: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互相配合。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环境相配合。并且,儒家思想还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但是,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让我们也重新回顾了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那就是道家思想。

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而,我们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

其实,不仅是面对自然,在面对现代的社会生活时,道家的态度也值得重视。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会失掉应有的韧性,感到焦虑抑郁,心灵无处安放。而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又将这种心态失衡进一步放大:对于病症的恐惧、对于封闭的不适、对于未来的焦虑,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让人寝食难安。对此,道家思想强调要对灾变生死抱有顺应的超然心态。这种淡泊自然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代都有其意义,而尤为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所需要。在此基础上,道家还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为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道家思想告诉了人类一个真理,即认识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的可能性,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就能有所寄托,进退自如。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中国古代治平之世的原则,实际也是对中国智慧的一种概括。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的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性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防控知识科普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遍地开花,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科学常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习惯。
B.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当有人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时,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C.道家思想认为,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我们要想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
D.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呈现出外向、进取的特点,而道家思想则表现出内向、保守的特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由人类与疫病的抗争史说起,并通过学者卡尔·齐默的感悟引出了人类对抗疫病最有利的武器——科学。
B.回顾我国抗击疫情的实践,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方法之一。
C.材料二告诉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要想有所寄托、进退自如,就需要认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的可能性。
D.中国道家思想因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缺陷,所以道家思想显得比其他思想更深刻。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观点的一项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C.万物一齐,孰短孰长?D.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取得抗疫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华民族具有“韧”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拿来主义》)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对外开放,不实行“拿来主义”,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
B.八十多年前,帝国主义国家“送来”;八十多年后,它们仍有可能给我们“送来“。
C.否定或者肯定传统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都不利于创造新时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
D.失去“运用眼光,自己来拿”的要旨,“拿来主义”就不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破立结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⑧至⑩段破中有立,对“拿来主义”做正面、直接、具体的阐述。
B.文章第④段阐述了“抛给”和“送来”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抛给”即“送来”;第⑥段列举了他国“送来”的大量事实。
C.第⑨段中文章以“大宅子”设喻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批判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D.第⑩段重申“拿来主义”的主张并对拿来主义者提出要求,指出要区别对待文化遗产,实行“拿来主义”对建设民族新文化重要且紧迫。
3.文章中第①段说“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请赏析这句话。
4.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第⑧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的效果?
2023-11-16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0.01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干一行钻一行。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

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千万锤成一器。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匠心筑梦。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摘编自李玉滑《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材料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源于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B.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执着专注,更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C.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D.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谈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材料二重在谈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材料一第四段,举徐立平、秦世俊的事例是为了阐释执着专注的内涵并强调其作用。
D.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使表达更加有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B.石磊在2023年高考中获取佳绩,选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C.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D.钟扬在西藏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了4000多万粒植物种子。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5.材料一中说“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时代青年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座谈会,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23-24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身着深蓝色的整洁工装,犀利的目光紧盯着旋转的零件,一双大手飞快旋转着车床摇把,进刀、车削、退刀一气呵成,他就是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掌握精湛加工工装工具技能的高级技师洪家光。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洪家光团队加工的是用于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工装工具产品,这些工具主要用来加工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发动机用的零件精度要求非常高,洪家光对每一个微小尺寸都追求精益求精。他一次次观察记录,并比对调整。

一次,在加工修正金刚石滚轮工具时,掌握此项技术的师傅生病住院,洪家光主动承担起任务。为了提高工具加工精度,他在当时的车床无法满足加工要求的情况下,开始一项项改进,减小托盘与操作台的间隙,改造传动机构中齿轮间咬合的紧密程度。原有的刀台抗震性不强,他就重做刀台;小托盘与下面的托盘有间隙,他就想办法将小托盘固定……4年多里,经过无数次尝试,洪家光最终研发出一套用于打磨叶片砂轮的滚轮工具。这一砂轮工具被叶片加工厂使用后,加工叶片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从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洪家光先后跟随多位师傅,他们教导的工匠精神,深深地印刻在洪家光心中。跟着付百森师傅学习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年轻人都愿意跟老师傅学,眼前这个师傅这么年轻,技术经验能丰富吗?”洪家光刚见到付师傅时有点失落。付师傅却让洪家光在旁边看。

只见付师傅把零件安装、调整、夹紧、左手启动机床,右手快速移动机床拖板。紧接着,他的双手就在机床上操纵着机床上的手柄,加工零件。麻利的动作,像电脑控制的机械手。

付师傅加工完说:“小洪,你测量一下各部分尺寸精度,再按照这个标准加工零件。”洪家光测量后发现公差微乎其微。他心想,这水平太高了,这可是纯手工!

到洪家光加工时,他满头大汗地忙活了十几分钟,发现自己的水平与实际要求差距很大。

付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光有技校学的知识是不够的,机械加工的实际技术深奥着呢,雄心壮志代替不了真才实学。当高水平的工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你得从一点一滴做起。”那一刻,洪家光决心从头学,一切从零开始。

如今,洪家光先后完成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解决300多个工装工具技术难题。他与团队成员研制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他名字命名的“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站”承担起了“传帮带、提技能”的职责。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他说:“要扎根岗位,秉承献身航天事业的担当与责任。”未来,他将继续以精湛的技艺打造国之重器,为科研生产砥砺前行。

(摘编自新华社《洪家光:以心“铸心”的大国工匠》)

材料二:

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研发下线,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飞机产业的垄断,给我国航空产业乃至高端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高铁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赢得国内外一片惊赞;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民航之花含苞待放;家电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大步走出国门……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以及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阶级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经济发展方面需要重视产品品质,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同样需要精益求精,这样才可能提供更加丰富更能满足群众期待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矢志创新,戒除浮躁,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强支撑。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部门、广大企业和每一名社会成员共同营造有利于创造精品的“土壤”。如今,“工匠精神”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各界对其广泛讨论并达成普遍共识……一个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制造强国建设目标必将实现。

(摘编自马洪超《工匠精神支撑“中国制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标题注重体现价值性信息,材料一标题既写出了洪家光的身份,又生动形象地点明了他的工作内容。
B.材料一用较多笔墨描写出付师傅的娴熟技艺,既刻画了付师傅的人物形象,还与洪家光发现自己水平与现实有距离产生的失落心理形成对比。
C.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要重视产品品质,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要求。
D.材料二首先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引出话题,接着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论证文章观点。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飞机、高铁、家电等中国制造的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B.“巧夺天工”“技近乎道”“大庆精神”等典故体现了古代的匠人精神,可见工匠精神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
C.我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矢志创新,戒除浮躁,所以人们越来越来讲究生活品质,重视产品质量。
D.材料选取了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论证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了论据。
3.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杨宁毅然回到家乡,成为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乡亲致富。
B.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C919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C.吴书瑞“十年磨一剑”,探索并掌握了古建筑彩绘修复的沥粉技巧。
D.顾秋亮安装深水载人潜水器的零部件,精密程度达到了0.01毫米。
4.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报道,但在选材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二: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19647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袖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三:

沙漠能长水稻?日前,袁隆平带领技术团队,运用“四维改良”技术,在迪拜热带沙漠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初获成功,让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作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又一项中国贡献。

挑战“不可能”,体现的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近年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从“天眼”探空到复兴号疾驰,从页岩气勘探到“海翼”号深海滑翔,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宽广大道。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正如袁隆平所说,常常是“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能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敢于挑战“不可能”,失志不移自主创新,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就会牢牢掌捏在我们自己手中。

(节选自《人民日》社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对研究初衷的回答体现出其前瞻性和远大格局,他考虑到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会使耕地减少,所以认为水稻产量尤为重要。
B.材料一的语言风格不同于材料二、三,材料一语言质朴、口语化,平易通俗,是因为访谈可能需要平易近人,可拉近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距离。
C.袁隆平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这说明中国的科研一直比较落后。
D.正是因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攻坚克难,才有了“天眼”探空等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也让我国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宽广大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科学研究除了要有敢于吃苦的精神外,还要勇于创新。
B.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除了自身具备的优良品质外,还离不开中国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我国践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C.袁隆平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挑战‘不可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的体现,将会激励以后的科研工作者。
D.袁隆平在沙漠种植杂交水稻初获成功,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又一项中国贡献,而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因此高枕无忧。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叙述了袁隆平由中国地少人多的严峻现实产生了责任感,虽然历经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凭着创新精神终于取得伟大的成就。
B.材料二体现了袁隆平非凡的胆识和眼光,面对前人失败的先例,他顶看权威的指责和别人的嘲笑,最终使杂交水稻的培育获得成功。
C.材料三由袁隆平在沙漠种植杂交水稻初获成功的事例引出观点,对中国各领域的创新精神表达赞叹并发出“矢忘不移自主创新”的号召。
D.三则材料均叙述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相关事迹,但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概括过程,材料二侧重分析详细环节,材料三则侧重讲述意义。
4.面对权威学者的否定,袁隆平为什么还能坚持研究杂交水稻?
5.材料中袁隆平的事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结合材料,谈谈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82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拿去主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问题。
B.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拿不出去。
C.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
D.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家要写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2.“‘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
B.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C.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D.“‘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B.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C.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
D.“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
4.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5.本文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2023-10-30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在商业逻辑和算法系统的加持下,各类App的信息供给投其所好愈加单一同质,不少人担忧,如此下去受众将不知不觉受困于信息茧房

所谓信息茧房,形容的是信息传播中受众只关注喜欢的内容,陷入相似信息的回音室,久而久之如同蚕一般作茧自缚。虽然学界对信息茧房的概念和危害仍存争议,但不可否认,资讯获取越私人订制越封闭狭隘的现象确实相当普遍。置身海量信息时代,大多数人已习惯从App中接收推送、获取信息,但长期沉溺于单一信道中看我想看,听我想听,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认证中强化固有喜好和偏见,不只再难接受异质信息与观点,甚至会加速群体极化、蚕食社会共识。互联网的意义本在促进信息互联、开放、多元、共享,如果陷入狭隘、单一、破碎、低质,显然是背道而驰。

每个人对信息各有其偏好,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今盛行的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则将正常偏好分化进一步放大。为吸引眼球、增强黏性,大量资讯平台的所谓智能,已沦为迎合”“取悦越来越懂你的背后,是流量为王”“逐利为上的商业逻辑、资本逻辑。平台收割韭菜,却使用户营养失调,舆论空间一地鸡毛,这显然不是信息传播的应有之态。

因沉溺新技术而来的封闭狭隘,并非第一次出现。电视兴起之初,本被寄望呈现丰富多样的世界,然而大批沙发土豆却可能全然漠视窗外的景色。社交网络遍布,沟通随时随处可及,却造就了无数最熟悉的陌生人。方寸之间的小小屏幕,“0”“1”构筑的数字平台,难以囊括这个复杂多样又鲜活生动的大千世界。网络固然神奇,但我们的生活不能异化为只通过屏幕与世界互联,各类App固然便捷,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不能全都根植于中。互联网大潮越是滚滚向前,越是关注科技伦理,越是有意识打破壁垒、广泛涉猎,才能拥抱更为广阔、理性的天地。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有人将网络比喻成看世界的窗口和望远镜,而透过网络看世界,也得讲究怎么看。究竞是由我们主宰技术、享受感官的延伸,还是在日渐智能的产品中闭塞视听、作茧自缚,值得思考。

(摘编自胡宇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

材料二:

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而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原本能够提供多样化精神食粮的手机App,却让人有一种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的惊喜与尴尬,在不知不觉中受困于信息茧房

据专家介绍,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尤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三多现象,更有可能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防范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一方面应加强对技术的监管,如,完善现有防沉迷系统功能,找到监管盲区,堵住技术漏洞;另一方面应强化对内容的监管审核,网信部门当对App的算法推送进行更加精细化监管审核,如规定具体类别信息的推送占比等,以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及推送内容。

媒体调查显示,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管理问题,固然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所致,但根源是业务导向遵从流量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对此,企业当少些不良逐利思维,须自觉守法行事,更应担负起社会道义,对不良内容加强甄别和监测,并形成有效自查机制。

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也唯有青少年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拥有辨别良莠不齐信息的能力,他们才能少受到网络伤害。

明年6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关责任进行了明确。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内容的能力,这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摘编自杨玉龙《别让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商业逻辑和算法系统的共同作用下,App会不断推送受众关注的信息,受众易受困于“信息茧房”。
B.“信息茧房”让人们陷入狭隘、单一等状态,是因为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对正常偏好分化的放大。
C.“信息茧房”一味地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让人们浏览了很多信息,但是不能使人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D.材料一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信息茧房”的危害,材料二则针对不特定人群探讨避免危害的一些有效举措。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通过互联网促进信息的互联、开放、多元、共享,我们需要坚决摒弃人工智能算法。
B.互联网大潮中,我们需要关注科技伦理,有意识地广泛涉猎,从而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
C.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才可能让互联网信息接受者主宰技术、享受感官延伸。
D.要想避免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形成合力。
3.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情形不属于“信息茧房”的一项是(     
A.短视频App推送的内容大多和机主玩的某款游戏相关,连续滑动几个视频全与该游戏相关。
B.有的用户看过突发事件类新闻,推送就充斥各种恶性事件内容,让人顿感“社会乱糟糟”。
C.某留守儿童沉迷于刷短视频,整天都待在家里看一些自己喜欢的短视频,家人劝说也不听。
D.某同学在假期中依据学科教师和某教育APP的推荐阅读书目进行了课外阅读,并做了笔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怎样才能避免“信息茧房”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背景下,社会化的劳动生产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这要求工人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因而,“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列宁看来,教育与生产相脱离会造成科技文化的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工人阶级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这里的新一代工人就是儿童,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儿童能够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在综合教育的作用下,无产阶级逐渐具备工人阶级意识,逐渐摆脱消极抵御状态转变为积极斗争,最终实现社会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宰制下,人的劳动被异化,身体被束缚,最终失去自由个性。因而,劳动教育就是要不断加深入对劳动本质的认知,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以此消除违背自身需要的异化劳动,打碎压迫在自身发展上的枷锁。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生产是不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已经消失始尽,逐步沦为满足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最终被贬低为动物,甚至会低于动物。因而,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推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创造。

(摘编自袁圣洁、李前进《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实践路径》)

材料二:

小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对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定期观摩各名师名校优质的劳动教育示范课,录制微课进行研讨交流,组成劳动教育专家小组进行课程研磨,并打造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化、专业化、多样化奠定基础。同时,呼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劳动教育事业,壮大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给予一定的福利政策。这种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学校劳动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与稳定性,并丰富劳动教育课堂内容,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应统筹资金,开辟专业的劳动教育场地。让学生自己进行花井、农作物经营,陶瓷手工制作等,使每名学生都亲自动手劳动,亲自体验劳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劳动心得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与交流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收获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相较于在其他场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家庭中,家长首先可以发挥自己能力范围内相关劳动专长,利用已有的家庭资源,做好劳动教育的家庭教师,对孩子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让孩子尽可能地在家庭中释放劳动天性、劳动创造力。例如,教孩子做简单的家常菜、家务活等,调动儿童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倡导家长多阅读劳动教育书籍及学习相关课程,提升自己的劳动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其成为自信、独立及拥有劳动创造力的人。

社会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促进、拓展、深化的作用。社区是除家庭、学校以外,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社会应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劳动素养,致力于培养拥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劳动教育者,并邀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普及。同时,社区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组织社区中的小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一起参与户外野炊、看望孤寡老人、家庭大扫除打卡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丰富劳动经历,培养劳动情意,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应该充分挖掘与拓展校外的劳动实践场所,主动与企业工厂、物流基地、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沟通,共同为学生打造专业的劳动实践场地。

教师、家长、社区三方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应该多进行有效互动,互相走访、调查参观,并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才能够了解到目前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们的现实意义,从而不断丰富与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和体系。

(摘编自任芳宜、刘瑞儒《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共育的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石。
B.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相较于在其他场所最具优势,所以相较其他两方,家长这一方最为重要。
C.社区邀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来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普及,是有必要的。
D.只要加强了劳动教育,就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马克思看来,因为教育没有能够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工人阶级沦为了生产工具的命运。
B.社会化的劳动生产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使得工人也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
C.要实现人的能力、本质和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消灭体脑差距,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D.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可能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去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中学劳动课程书》这本教材的推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劳动技能。
B.湘潭市将全市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与各行业共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
C.现在很多父母会注意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们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D.ChatGPT的强大功能已经让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劳动力失业问题。
4.简析并列式结构在材料二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5.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学生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