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的“618”大促销中,直播带货势不可当,仅6月16日一天,就有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创新直播应声亮相。而赶来某宝直播间的,不仅有300名明星、600名总裁,还有千名网红和不计其数的素男素女们。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地方对直播经济寄予厚望,纷纷站在风口前端,着手推动电商平台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进而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广州、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已经释放“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信号弹,明确要在这一领域抢滩登陆。

(摘编自郑旭《当直播带货开启全民模式》,《民生周刊》)

材料二:

于消费者而言,直播购物更直观、更真切、更立体的商品展示能有效降低试错率,专业人士线上讲解,引导力更强且有效减少时间成本,通过红包雨、购物券、秒杀满减等活动能获得更多价格优惠,直播购物富于强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能让人产生信任和购买欲。就政府服务群众的功能而言,直播能将电子商务的使用和推介模式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来,能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脱离贫困就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直播既能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又能扩大地域知晓度,增强当地文旅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直播卖货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如何使这一新的宣传媒介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化,需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要健全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体系,从基层干部兼职主播转向培养优质全职网红主播,将本土特产、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等进行一揽子打包推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直播运作;要把当地资源禀赋用好、盘活,在保障质量、体现特色、推陈出新、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十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同时统筹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要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直播电商经营者、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主播的责任义务,杜绝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翻车”、售后维权难等众多乱象,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编自谢宇《直播带货需立足长远》,《人民日报》)

材料三:

北京市消协6月16日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3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9个样本存在问题,占比30%,主要是直播带货商家证照信息公示不充分,部分主播宣传不规范。中消协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目前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主要有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体验不均衡,退货率高,已成为当下直播带货的一个副产品。下单时风风火火,退货时同样急急忙忙,这显然是有问题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同步实施监管,避免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形。

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与直播相关的监管办法,比如,可以尝试采取试购取样等方式,对产品进行检验,以作为惩戒依据;又如,消保机构主动介入直播经济,通过对个案的处理规范行业秩序等。

此外,也应加强媒体监督。6月17日,人民日报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正式上线,接受网民的投诉举报。这样,打通直播带货的监督渠道,必然会对行业形成某种约束与规范。

(摘编自胡印斌《直播带货,有规矩方能行稳致远》,《民生周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618”大促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直播带货形式,如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
B.随着新冠疫情暴发,许多地方着手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振经济,卷起直播带货风潮。
C.直播带货强化了政府服务功能,如增强群众消费欲望、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当地影响力等。
D.北京市消协调查发现不少直播带货商家存在证照信息公布不充分、主播宣传不规范等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的新形式和发展模式以及在全国形成的新风潮。
B.材料二充分肯定直播带货积极作用,也对今后如何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很好的建议。
C.材料三为讲清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增强可信度,列举了相关例子和较详细的数据。
D.材料二、三都建议加大对电商监管力度,也都明确具体地指出了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3.要使网上直播带货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将来应做好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餐饮浪费现象回潮,源于公众对粮食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从发生范围来看,浪费与饥饿是全球性的伴生矛盾,据统计,约有35%的食物损耗发生在消费端。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数自2014年起持续缓慢上升,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面临饥饿,其中亚洲的饥饿人数占比为55.4%。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5年间,北京、上海、成都、拉萨四城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另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

从宏观形势的紧迫性来看,2020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来自疫情、灾害和外贸三个方面的压力。疫情导致要素价格上涨吃紧,从而挤压粮食生产效率;况且2020年农业灾害的防控压力大过往年,疫情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干旱、洪涝、低温、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增加了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2020年我国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同比减少938.3万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致使美国、阿根廷、印度等主要产粮国粮食出口价格上涨,国际粮食市场或将出现较大波动。

从餐饮浪费的综合影响来看,已经超越粮食安全本身,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粮食浪费造成14亿公顷耕地和2500亿立方米地表水的损耗,还导致34.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及大量人力、物流等成本的无谓消耗。食物浪费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亟须有效引导,从而杜绝浪费。

(摘编自李洁《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

材料二:

在粮库工作了4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说:“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立法保障,以道德和法治的手段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他认为,要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整治餐饮浪费现象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立法把经实践检验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刚性兑现奖惩,在全社会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教授建议:一是分步分层推进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立法进程。二是完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全国各地出台加强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开展光盘行动等配套政策举措,综合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这一不良现象。三是综合政策,倡导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在立法过程中,应该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消费者、外卖平台,等等,充分汇集大家的智慧,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说。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说,要高度重视粮食收购、加工、运输、仓储等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为了减少浪费,节约粮食,规范粮食生产、运输和储存管理,建议加大农村储粮科技投入,用科技手段介入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稳步推进我国仓储和运输技术的进步。同时,还要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粮食加工标准,为与粮食生产、运输、储存相关的企业制定奖惩制度,将粮食损耗量纳入企业考核指标。

(摘编自徐隽《综合治理“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三: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的监测和监管,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在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大新型集体经济。

(摘编自《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1.下列对粮食安全和浪费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费与饥饿是全球性的问题,约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损耗发生在消费端。自2014年起,全球饥饿人数连年增加,2019年亚洲饥饿人口占全球总饥饿人口半数以上。
B.2020年受全球范围的疫情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灾害影响,粮食减产,再加上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价格上涨,我国粮食生产压力巨大。
C.餐饮浪费已经超越粮食安全本身,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已制约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引导民众杜绝浪费迫在眉睫。
D.杜绝餐饮浪费,减轻粮食生产压力,推动经济发展,拓开经济上行通道,这一切都需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是疫情影响下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B.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稳住“三农”对完成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C.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机遇,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D.只有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突出抓好发展、经营、改革方面的相关问题,才能突破振兴乡村经济的瓶颈。
3.结合材料,针对浪费现象的综合治理,你有哪些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