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要命题。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共情传播,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应用和丰富的内容创作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也面临着被“污名化”、“妖魔化”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对实践的不断创新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主流媒体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实践通常依附传统媒介形式(如广播、电视、报刊)来展开。2016年12月31日,隶属于央视旗下的中国环球电视网(以下简称CGTN)正式成立。CGTN自成立以来在发展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建立了包含六个多语种电视频道、三个海外分台和一个视频通讯社的新媒体集群,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通过专业精良的节目制作水准和丰富的媒介传播形式成为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传播实践当中的典型代表。相较于CGTN成规模化的信息传播能力,其他主要媒体则通常依附海外既有的媒介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比如在海外主要社媒平台(脸书、推特、油管等)开设官方账号便是许多知名省级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的常用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非线性传播和双向流通模式赋予了个体进行自我表达的权力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红经济孵化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创作者,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许多国内“网红”纷纷“出海”,在海外视频网站上开设账号,在通过获取点击量赚取收益的同时,也收获了极高的网友关注度,在一定的社会圈层内形成了对中国形象的有益探讨。比如李子柒和美食作家王刚,都是早期运营的美食博主代表。他们通过对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展现在网络当中获取了极高的关注度。这种接地气、生活化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应当被视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正面案例。

当前在进行对外宣传与国家形象建立等跨文化交流工作中,不仅存在着媒介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例如英国政府在2021年一度取消了CGTN在其境内进行新闻活动的许可。面对诸如此类的不友好行为,如何在进行“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当中建立真实、可亲、友善的中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在广大受众与中国故事之间建立价值观上的共识是“讲好中国故事”在未来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看,奥斯卡颁奖典礼、欧洲足球冠军联赛、NBA等国际知名的文化活动与体育赛事便是人们在寻求建立“共识社会”当中的文化实践。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实践当中,不仅要通过主流话语体系下的新闻传播活动来提升国际话语权;也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与传播,通过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赛事活动,产出优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立权威的科学技术奖项来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工具箱”。

(摘编自赵子豪《媒介融合趋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优秀影视剧能跨越不同文化,走进各国观众内心,帮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4月以来,国产剧《开端》上线海外流媒体提供商网飞,陆续发行至韩国、泰国等国。随着走向海外的中国剧集增多、类型丰富,国产剧出海已成为重要文化现象。

我们发现,国产剧在国际市场的传播正在走向多元化。以古装剧作为对外传播突破口的时代已去,古装剧仍有广阔海外市场,但海外观众已摆脱将其视为“文化奇观”的初级阶段,进入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并对消费精品内容有更多需求的阶段。去年播出的《山海情》、今年的《开端》等类型多元的作品,同样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佳绩。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近来在海外口碑良好的作品本身,分析为何《山海情》这类扶贫题材“主旋律”剧集能在外国观众中引发共鸣,为何《开端》在故事设定的新奇性上贴近国际流行剧集,其保留的中国印记也能被海外观众接纳,是我们总结这些作品对外传播经验的价值所在。

在作品的策划阶段,主创团队便应思考其中蕴含的主旨表达与精神内核,要注重观众视角,寻找具有不同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的观众趣味的“最大公约数”。影视作品是面向大众的艺术,这种创作方法论,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打破文化壁垒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与优势。《山海情》从个体成长经历入手,展现“闽宁模式”的发展,贴近“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的创作需求。创造者抓住“展现西海固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历程,激发不同时空下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精神内核。这是身处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为人性驱动的普遍需求,是人类共通的“主旋律”。在此剧中出现的不同角色,不论是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还是辛勤劳作的村民,都具有质朴、真实的人物面貌令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观众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

放眼未来,国产剧出海前景可期、契机已显;回到当下,我们仍需意识到,能“破圈”“出海”的剧作一定是优秀作品,这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在剧本创作、拍摄技法、后期制作等方面深耕细作。例如,与近期在国际上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其他影视剧相比,《开端》在制作水准上仍有提升空间。

国产剧出海热潮的背后,是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增强。加快“走出去”,国产剧的内容要更多元,从多维度呈现真实全面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仅是题材的选择面,更应是一种创作态度,是对社会、生活、人的整体认知与审美表达。这类剧作在提供观赏价值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展现出中国当代蓬勃发展的社会面貌,以及向善向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侯鸿亮《国产剧“走出去”步伐加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共情传播,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中国形象传递给世界,才可能使国际竞争当中蓄意“行名化”“妖魔化”中国的不实言论不攻自破。
B.“讲好中国故事”在民间和个人领域的传播实践证明,国内“网红”纷纷“出海”,最终目的只是通过对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展现获取网络关注度。
C.在跨文化交流工作中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建立真实、可亲、友善的中国形象,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广大受众与中国故事在价值观上的共识。
D.国产剧的“主旋律”题材不应该成为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观众的欣赏屏障,只要精神内核共通,就很有可能引发异域观众的共鸣。
2.下列选项的内容,不符合两则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公共领域中受众通常热衷或乐见的文化传播议题值得被关注,国际知名的戛纳电影节就是人们在寻求建立“共识社会”过程当中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B.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创办十余年来,累计为数千万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成为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C.西班牙语版《琅家榜》在拉美受热荐,是对其呈现的东方美学这一审美表达的肯定,也说明展现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精品古装剧仍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隐入尘烟》不仅拍出了农事劳动的苦与美、农人夫妇的善与爱,还拍出了农村社会复杂的世情百态,是当代中国真实面貌的一种呈现。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如何延续、扩大国产剧“出海”的良好势头,推动国产剧的海外传播?请结合材料二加以概括。
2023-03-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一上】【期中考】【杭二东河】【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思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很浓厚的“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既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⑥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①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枝,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②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越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古代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的工艺如瓷器、丝绸、家具等的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B.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追求在坚守中突破,能够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C.只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就能消除社会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
D.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也非常浓厚。
B.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仍需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
C.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D.两则材料话题相同,但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内涵,材料二侧重阐述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3.材料一说“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跟旧版相比,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初心”“点赞”“粉丝”“刷屏”“截屏”“二维码等100多个新词,还增补了卖萌”“拼车”“拼购”“被会员等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这些网感十足的新词新用法,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流行的未必都能成为经典,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人认为,《新华字典》应当保证收录信息的绝对权威性与严肃性,一些网络词汇实用性不高,很可能就是一阵风,过不了多久就不再使用了,将昙花一现的网络新词收录意义并不大。收录哪些网络词语,以何种标准收录,需要仔细甄别,审慎思考。对此,第12版《新华字典》责任编辑宿娟说,这次添加的是点赞”“刷屏”“截屏等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运用十分广泛,并且已经稳定,所以才收录进来。

不可回避的是,当下网络用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粗鄙、低俗、浮夸语言并不鲜见。在田立新看来,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特性,一些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甚至低俗的语言充斥网络,网络低俗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有专家表示,对于网络语言,既要宽容也不能纵容,语言规范要因势利导,分清语言使用的场合,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网络语言采取不同的措施:涉及社会公共和大众传播领域的,应严格规范;私人领域和有人际传播范围限制的可以顺其自然﹔互联网平台应履行净化语言传播环境的主体责任,对平台内容进行监管引导等。

值得关注的是,第12版《新华字典》顺应移动网络发展潮流,首次实现应用程序和纸质图书同步发行,正文每页都附有二维码,读者可以用手机扫码看书写笔画、听正确读音。业内人士指出,纸书+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让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减少了阅读障碍,让纸书活起来了,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此外,新版字典还首次使用冷激光打码技术,通过一书一码,让每本字典都有电子身份证,为读者提供防伪查询、物流追溯、资源链接等增值服务。

(摘编自李雪钦《网络语言为汉语增添活力》)

材料二: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流变,最直观,最生动地体现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文化脉动。从风云激荡的国际社会到惠及民生的国家政策,从影响广泛的热点事件到人们身边的大事小事……年度流行语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每年社会的波澜壮阔,也折射出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年度流行语中隐藏着民生密码

流行语中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痕迹。透过年度流行语,可以对过去一年中的民生百态进行解读。比如,作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孩子代称的神兽,标注了这段特殊时期师生云上课的历史,也记录了广大家长使出各种招数、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经历;直播带货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通过加入直播带货获得新的职业身份,也有不少人因此而频频剁手

流行语还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一方面,越来越多传递正能量的流行语当选年度热词,体现出当今社会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逆行者”“展现出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也寄托着普通群众对英雄的敬佩和赞美。另一方面,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包含着人们的期待、疑惑、自嘲等种种情绪,同时凸显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内卷被用来指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这就需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因此,流行语可谓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读懂流行语中隐藏的民生密码,把握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方能准确体察舆情,更精准地服务大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在流行语的使用上,政府和群众的互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民生密码正在被识别。可以看到,目前流行语已经呈现出双向流动的倾向,既有从政府话语体系进入民间的语言,也有从民间语汇向官方语汇的靠拢。如今年入选十大流行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双循环,就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政府文件中出现,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全民热词任性一词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官方与民间语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倾听民意,凝聚共识,激发改革动能,实现最大公约数。

年度流行语,难以涵盖所有的民生领域,但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部分心声。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从中读懂民生诉求,破解民生密码,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摘编自乔彩《读懂流行语中的民生密码》)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屏”“二维码”“粉丝”等词语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或表现人们的精神面貌,或反映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被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
B.有人对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点赞”“刷屏”“截屏”等词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词汇实用性不高,很可能就是一阵风。
C.网络用语中存在一些粗鄙、低俗、浮夸的语言,这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特性有关。
D.第12版《新华字典》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传统的文字增加了声音,笔画增加了动态,这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了解“拼车”“拼购”等词语的意义,仅仅查看旧版《新华字典》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发展变化的。
B.私人领域和有限制人际传播范围网络语言的发展前途有两种,一是消失,一是被接纳,这取决于网络语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任性”一词属于政府话语体系进入民间的语言,体现了政府对权力使用乱象的重视,有利于凝聚共识。
D.年度流行语呈现出双向流动的倾向,这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从中读懂民生诉求,也有利于民众从中了解有关政策方向。
3.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流行语还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观点的一项是(     
A.“云监工”,无数人以这种方式见证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造。
B.“打工人”入选年度流行语,反映了时代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认可。
C.“凡尔赛文学”更多是社交场合中的一种“伪精致”。
D.“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了整个抗疫过程,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
4.材料二的行文思路比较清晰,请简要梳理。
2022-06-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通典》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胡旋舞又称为团乱旋、团圆旋等,是从西域康居传入中原的一种民间舞蹈,与《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一道成为唐代最流行的三大乐舞。与传统中原舞蹈柔美、舒缓、婉约的风格不同,胡旋舞节奏迅疾、风格刚劲,白居易的诗句“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描述的正是女舞者“心应弦,手应鼓”翩翩舞胡旋的情景。

②也许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胡旋舞在唐代有多么流行。如果白居易所说的“臣妾人人学圈转”或许有文学家夸张的成分,那么《新唐书》《册府龟元》中,西域多国在开元年间屡献胡旋舞的记载更为可信。史料显示,唐代尤其是开元、天宝年间,胡风在中原地区盛行,各大乐坊的舞伎、街头巷尾的百姓,许多都是胡旋舞的爱好者,在大型游乐活动、节庆活动中,也必然少不了胡旋舞的身影。

③在唐代红极一时的胡旋舞已经失传,人们只能在影视作品和历史资料中领略其风采、想象其神韵。近日,《王者荣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邀请青年舞蹈家共同创作,演绎了敦煌胡旋主题舞蹈《遇见敦煌》。借助当代艺术家的智慧和现代科技的力量,胡旋舞仿佛从敦煌壁画中走来,以鲜活灵动的方式与人们重逢,传统乐舞文化也因而走向更广阔的受众,寻找当代知音。

④敦煌莫高窟220窟的壁画《东方药师经变画》,场面恢弘、色彩瑰丽,望之有梦回盛唐之感。壁画上,舞伎脚踩圆毯、翻翩起舞,从飞动的舞巾中不难推断她们正在做急速旋转,令人想起唐代诗人对胡姬舞姿的描写,也印证了《新唐书·音乐志》中“胡旋舞,舞者立球(毯)上,旋转如风”的记载。

⑤对照《王者荣耀》推出的“遇见胡旋”皮肤作品,舞者赤足而立,上身穿紧身戎服短装,下身着绿色绫罗浑裆裤,衣带飘逸,流沙飞舞,跳起胡旋,急转如风,这种造型、气质全然不同于《王者荣耀》以往女性英雄皮肤的婉约之美,而是颇为硬朗,有英武之气,好像从《东方药师经变画》中走出来。服装“缠枝石榴捲草纹”的纹样配饰搭配垂蔓、菱格纹、圆叶纹、斜方格纹边饰等帷幔造型,臂有钏、腕戴镯,身饰璎珞、手持绸带,莲花型发冠中包含莫高窟中藻井元素,实战中弹出的“不鼓自鸣”来自敦煌乐舞中极具特,点的乐器图像,人物形象尽显敦煌乐舞文化的鲜明特征。在《王者荣耀》中,人们通过经典的人物形象、动作,遇见了敦煌、遇见了胡旋。

⑥一种流行极广的艺术形式中,往往包含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密码。胡旋舞热烈、奔放、豪健,充满激情与生命力,它的精神气质与包容开放、昂扬向上、气象磅礴的大唐非常吻合。基于同样的理由,胡旋舞也应该属于自信从容地面向世界、蓬勃发展的当代。《王者荣耀》联合学者、艺术家推出“遇见敦煌”系列文艺作品,正是秉承当代人文化传承的自觉与情怀,对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回望。

⑦除了传统乐舞、敦煌文化,近年来,《王者荣耀》与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越剧以及传统武术等都有精彩合作。传统文化正借助现代科技,绽放出非凡的魅力。

(摘编自夕君《在<王者荣耀>上“遇见胡旋”:千年乐舞,在科技中新生》)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胡旋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民间舞蹈,因舞姿急转如风而又被称为团圆旋。
B.胡旋舞在唐代非常流行,这可以从白居易“臣妾人人学圜转”中得到证实。
C.胡旋舞节奏迅疾、风格刚劲,在唐代传入中原后逐渐成为最流行的三大乐舞之一。
D.胡旋舞已经失传,但舞蹈《遇见敦煌》让它从敦煌壁画中走出,重现在观众眼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胡旋舞走入中原民间,在很多场合、很多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胡旋舞的表演。
B.“遇见胡旋”皮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服装纹样配饰搭配的帷幔造型,到发冠设计等,都与敦煌乐舞文化特征相符。
C.胡旋舞热烈、奔放、豪健,它的精神气质与自信从容地面向世界的当代非常吻合。
D.“遇见胡旋”皮肤作品舞者形象的造型、气质与《东方药师经变画》相仿,是大唐文化密码的体现。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胡旋舞在唐代红极一时,可惜已失传,现代人可以从敦煌莫高窟的一些壁画上领略到它的风采。
B.诸如胡旋舞这样的与当代精神气质吻合的传统文化形式,正借助现代科技,绽放出非凡的魅力。
C.在《王者荣耀》“遇见胡旋”皮肤作品中,人们通过经典的人物形象、动作,遇见了敦煌、遇见了胡旋。
D.《王者荣耀》联合学者、艺术家推出“遇见敦煌”系列文艺作品,是对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回望。
4.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5.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似乎成了“流量密码”“财富密码”,许多商家或商品追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称自己是“国潮(中国潮流)品牌”。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诞生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其没有儿时就开始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巨匠之师。

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礼实、有力些。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寻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也正昭示着成功目标的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选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

就像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所言:“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是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看着这些故宫工匠那种宁静致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如果大家都多了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从容淡定、执着内敛;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飞得更高更远……

(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材料二: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我们由此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幕,而要学其神的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水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有出神入化技艺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B.从容淡定、执着内敛的人生,更细致入微更高更远的工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工匠精神贵在淡泊。
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并开创自己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离”的重要意义
D.齐白石认为,仅仅模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事业的灿烂春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天赋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
B.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面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却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
C.匠心之道“守”很重要,讲究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还要能超常吃苦,文中法拉第的例子很典型。
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     
A.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抛”返工。
C.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饭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4.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
5.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