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4月16日)

材料二: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材料三: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 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的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当员工非自愿加班而是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员工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
C.只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家庭,才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D.现在的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期待能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司若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则违反了《劳动法》相关规定,对于这种性质的加班,劳动者拒绝是合法合理的。
B.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因为企业的发展不是依靠员工的汗水,而是要激发员工的灵感。
C.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如何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3.材料一、二、三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实用功能或丢失,或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却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人们在端午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作品中对生与死、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里值得珍存的部分。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其结果是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贪恋于高速交通工具和钢筋水泥的森林,就难以驻足花前月下,感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再好酒的人,也领略不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处。科学的去魅,使人类心灵里的形象世界日益干瘪无味。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传统节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但在传承过程中,前者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后者却一直保留着。
B.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的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同时也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C.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D.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对传统节日吟咏和描写的诗词歌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传统节日与文学的相同之处谈起,接着论述两者的产生、传承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论点。
B.第二段阐述七夕节的相关故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的观点。
C.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D.第四段列举了李白的诗句和有关月亮的传说,论证了中华传统节日是值得珍存的民族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因此具有审美的作用,可以满足人类审美的需求这一点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B.清明节扫墓祭拜,中元节送河灯,这些传统节日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与死、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C.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D.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或许可以促使文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新的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所决定的。一个民族优秀的作家大都是心怀人民的作家。19世纪初,普希金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就提出了人民与文学的联系。正因心中装有人民,他最终才能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同时,文学创作具有人民属性,还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它任何制度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个或几个少数阶层作为文学创作与工作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学艺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判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者。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如何面对和迎接人民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用实践经历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反之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一再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作家而言,真正实践人民文学的路径就是要自觉了解人民的理想愿望,走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听取人民的想法,学习人民的经验,表达人民的心声。人民是一切伟大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周扬同志曾讲,“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赵树理。”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山区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晋东南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赵树理的文学是绕不过的。他的《小二黑结婚》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冲破重重封建传统而最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孟祥英翻身》又写了一个太行山区的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引领下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还有李有才、田寡妇,这些农民身上代言着人民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内容。何以赵树理能做到?因为他不但来自农民,而且始终不脱离背弃农民,他讲述的是真正属于农民的心灵故事。

另外,作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使创作更好地服务人民。来自人民生活的文学创造,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有服务于人民的强烈意识。

建国初期,作家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为更深入了解农村,1953年他辞去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在一个破庙改成的住所里住了14年,从而创造出了《创业史》。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使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上,这也是他小说的来源。

人民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坚持文学的人民性,作家们还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以及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面对一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认清与辨识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精心取舍,多用心在内容、形式、风格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凡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传达力的作家所传递和表达的。这种艺术传达力的获得,没有捷径可走,必得通过增强艺术本领才能达到。真正优秀的文学,必得有能力提升有需要的读者的精神世界,有能力激发这些读者向上向善的情怀。

(摘编自铁凝《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家普希金心怀人民,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人民的属性。
B.在百年发展中,我国文学有过与人民共命运的经历,也有过背离人民的时候。
C.我们能通过赵树理的作品直观把握我国20世纪中叶晋东南农村发展的特点。
D.作家要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创作服务人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二段的相关论述增强了后文分析“作家如何与人民同心同行”的说服力。
B.马克思的言论有力支撑了“人民是判别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评判者”这一观点。
C.文章举作家柳青为例,说明了作家在服务人民之路上,有时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D.文章从“深入人民”“提高艺术本领”两方面详细论述了践行人民文学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社会制度关系密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特点。
B.人民是文学作品的享有者、评判者,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地位至高无上。
C.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变化会给作家的创作提出新挑战,增加他们文学创作的难度。
D.优秀的文学作品具备了高超的艺术传达力,就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战争和冲突,构建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接踵而出,但总体上收获甚微。这不禁令人反思一个重大问题: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能?

依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理解,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战争是伦理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持续的甚或永久的和平会使民族堕落”。应当说,在黑格尔所处的现代性发展阶段,这种理解不仅是正确的,还是相当深刻的。因为黑格尔把握了那个时代主体间、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正如前文所述,在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而激烈争夺有限的发展条件时,战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和平不过是弱小国家面对大国霸权的无奈选择,或多个大国之间的短期相互制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力量,平衡便必然会被打破,“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仍将继续。

但问题在于,当今世界已经远不是黑格尔所处的那个现代性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是处于现代性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今日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并不是靠丛林法则就能根本解决的。对外战争不能确保自身和平,限制他国发展不能确保自我发展,不合作就不能发展,不共赢就不能单赢,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时候再抱着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不放,显然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准确把握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方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首次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的单一主体性思维,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篇章。

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是所有国家都居于其中的历史境遇。那么,为何唯有中国能够率先提出超越传统现代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来就不是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而始终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从其开启之日起,就与西方经典现代性存在本质区别。西方的市民社会、原子化的个人、“一切人反时一切人的战争”,在中国道路中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不仅体现于提出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而且做到了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成功提出一种超越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观和发展观的新方案。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拓展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推进,为这种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鲜活的示范。

(节选自桑明旭、郭湛《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坐标、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有了战争就能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民族就不会堕落。
B.中国为适应时代发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强调公共性,提出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C.在现代性发展的初始阶段,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和平只是小国的妥协或大国间的制衡。
D.受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文章首先设问,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B.第三段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论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C.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是为了证明在当时战争和冲突是必然的。
D.文章从历史回顾、现实基础和世界意义等方面来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收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时代特点。
B.中国如果最初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就不会率先提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
C.因为西方文化关注个体、关注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很难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D.全球治理方案只有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并且具体可操作,才会有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中国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造成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问题。

②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常脆弱。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③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要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④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置疑的。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考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⑤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回避、掩盖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受挫。

(选自《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问题”的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问题指解决并存于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中的新老问题时所产生的问题。
B.中国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声誉大挫的问题。
C.中国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
D.中国问题指在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思想状态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首先说明中国一脚踏着过去而另一脚踏进未来,既在建构现代性又参与建构着世界的未来,然后指出双重游戏造成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问题,从而引起下文的议论。
B.第②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述思维失败的典型表现,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可能不再适用于新游戏,最后用纳西姆·塔勒布的言论来指出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
C.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对比关系,第③指出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拒绝思考,第④段指出由于没准备好如何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做救命稻草。
D.第⑤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用现代观念来回避、掩盖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若用现代性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受挫”的观点。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思维在面对今天的中国问题时容易受挫是因为它在遇到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
B.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利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
C.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于人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D.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弘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并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弃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几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口号;也走过“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名、汪曾褀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要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竞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中。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

(根据网上资料摘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在逐渐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消解文学传统。
B.如果中国文学加强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进一步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C.在现今阶段下,文学艺术只有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才能使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释。
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论。
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史。
D.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B.中国文学曾走过“俄国人的路”,使得文学史上出现了类似俄国风格的世界级文学作品。
C.因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了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也都被经济化了。
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住,非礼也。”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

1.下列对“拿去主义”意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问题。
B.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拿不出去。
C.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
D.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家要写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2.“‘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
B.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C.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D.“‘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B.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C.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
D.“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
2017-11-22更新 | 212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17-08-10更新 | 5259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该出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应对挑战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了。但是,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就随之消除。
B.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B.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业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项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2017-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培厚“精神新土层”,迎接“新集体生活”

去年年底,腾讯公布官方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5.86篇文章。以每篇1500字计,一个月下来就是一本200多页的书。这样一本“书”,恐怕难以扭转“中国人不读书”的印象,也不足以涵养丰盈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在中国,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对于“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也忧心忡忡。为了提醒埋头手机者保留一个“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他的书名就叫《最愚蠢的一代》。

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爱书之人,可能都幻想过这样一座图书馆:没有容积的限制、跨越时空的区隔,“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此收藏”。网络不就是这样吗?飞速发展的搜索技术、不断扩大的社交平台,海量的信息、无界的交流,只需在巴掌大的屏幕上敲击几下就尽在掌握。从丰富性的角度看,互联网绝不该成为文化的沙漠,而应是比博尔赫斯的想象更辉煌的“天堂”。

今天的“新集体生活”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鲜明。在网络的土壤中,即便是荒腔走板的歌声,也可能因触动隐秘的心弦而得到共鸣。只是,这样的个性张扬,虽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却也“既有繁花,亦生稗草”,让互联网文化显得颇为芜杂。微信公号不乏“揭秘”“爆料”“有染”等吸引眼球的劲爆词汇,更有“30岁以前要明白”“中国人转起来”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这些内容尽管无伤大雅,却也难免让人担心它们背后日渐贫血的心灵。

面对泥沙俱下的文化洪流,尤其需要澄清自己的文化水源,才能于沙中淘到金。无论有多么庞大的库存,你能接触到的如果只是你知道或者愿意知道的那一小部分,那与其说是看到了世界,不如说只是验证了自己。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无法深究的八卦、那些不知所云的感悟、那些似是而非的谣传、那些低俗庸俗的段子,不是丰富了你的生活,反而是把你阻隔在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之外。

互联网的丰富,正源于其海纳百川。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可说是一种“新集体文化”。知识之海、观念之海,在每个“集体人”的参与中更显无涯。无数网友的标记、评论和打分,形成了影片、书籍、音乐的“标准”;网站中,许多专业人士分享的知识、经验、见解,形成了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考察。而如博客、微博、朋友圈,离开了成千上万用户的参与更是毫无意义。互联网,网聚人的力量;新集体文化,同样网聚每个人的文化。

今天的中国人,尚未走出自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又一脚踏进信息时代的洪流,与全世界一起走进“旷古未有之大时代”。近百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比之前上千年更大。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这样的时刻,往往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灿烂的文化成就,都生长于全新生产生活的土壤。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素养,不仅仅决定着我们能收获什么。告别肤浅,告别短促,走出心灵之“宅”,克服精神之“惫”,培厚新集体文化的精神土层,才能给历史真正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

(选自《人民日报·人民观点》2015年03月02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对“新集体生活”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张扬。
B.在“新集体生活”中,即便是发表一些不太靠谱的主张,也有可能从中得到共鸣。
C.“新集体生活”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使网络文化更为繁荣。
D.“新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需要明辨是非,去粗取精,才能获得文化的精髓。
2.对本文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底,我国国民的阅读量平均每人每日阅读近6篇,一个月电子的阅读量就等于200多页一本书,这大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但并不能就说国民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
B.网络中的搜索技术、社交平台,海量信息与无界交流,都可以随意掌握在人们手中,正可谓“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此收藏”,互联网或许可成为人们文化精神中的“天堂”。
C.微信公号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常用些劲爆的词汇,增添些五花八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无伤大雅,却也难免让人担心它们背后日渐贫血的心灵。
D.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在尚未走出自身困境的同时,又踏进纷繁浩瀚的信息时代,这不仅仅是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着力促进文化活力的迸发。
3.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同美国教授马克·鲍尔莱恩的《最愚蠢的一代》里的观点,对当代年经低头族迷恋社交网络感到担忧,认为人不能迷失在网络中,丢失“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
B.互联网带着人们走进“新集体生活”,人们不再受时空阻隔,可以尽情地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生活与观点,随时进行交流,这样的生活,使人个性得到张扬,也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
C.本文作者思路缜密,语言含蓄典雅,旁征博引,针对当今网络时代独有的现象,独有文化深入思考,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力,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对于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作者并没有过分的担忧,而是用自己的看法加以引导,提醒人们应注意涵养文化,增厚“精神新土层”,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止精神的匮乏,警戒文化沙漠时代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