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国崛起必定伴随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力量的强大。话语体系构建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力量强大的重要标识,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在中国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中国人亟待完成的历史任务。在全球化时代,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中国话语、表述中国思想、表明中国声音、表现中国智慧,已成为时代课题。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有效转化为话语优势,如何面向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构建中国话语,已成为中国的重大课题。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关涉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问题,而且关涉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当前,西方主导国际话语权,中国必须跳出西方话语体系和“西方标准”的陷阱。实现中国话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关键是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实现这一历史性超越,就要系统地总结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经验,特别是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经验,基于“中国道路”概括“中国理论”,基于“中国理论”构建“中国话语”,基于“中国话语”提升“中国形象”,最终形成一套现代的文明的被国内外广泛认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新时代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以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为基本原则,要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世界话语四个维度全面推进中国话语的思想构建与世界表达,多管齐下讲清“中国道路”、讲透“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出“中国精神”,彰显道路的文明、原创的文明、认同的文明、对话的文明。

21世纪是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也理应是中国话语复兴的世纪。中国话语复兴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而是需要思想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话语复兴的思想引领。基于中国道路进行中国话语构建,本质上是进行一种划时代的整体性话语构建,这一话语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话语体系正是在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其主要标志是,中国不仅是全球规则与规范的追随者、使用者和遵守者,而且要成为全球规则与规范的制定者、倡导者和主导者。

(摘编自张艳涛《全面推进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五千年中华文明与五百年现代文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话语,更赋予现代文明以中国话语。

从历史逻辑看,东方和西方、中国和欧洲的文明对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现代文明的生成,而在与欧洲现代文明的碰撞交融中,中华文明逐步孕育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历史进程看,东方和西方、中国与欧洲在历史上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曾有过多次、多向的关联互动。但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被迫卷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洪流之中,古老的中华文明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开启了碰撞与对话,从此探寻融合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理论逻辑看,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现实整合,必须以既源于现代化又能对现代化进行“原创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中国必须要进行现代化,但其必须也必然是在中华文明根基之上,借鉴而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与马克思主义所标示和指引的现代文明新的价值取向与未来样态相结合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最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也是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人类现代文明的新模式、新形态。同时,这无疑也是以中国智慧、中国思维、中国价值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新的现代话语的表达。

从现实逻辑看,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进行持续百年的奋斗,为植根于中华文明,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塑和建构中国式现代文明,奠定了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作为中华文明孕育的先进分子代表,既要破除前资本主义文明停滞的“土教条”,又要破除现代文明桎梏和闭锁于资本主义单一模式的“洋教条”,以中国智慧、现代视野,坚持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薛秀军《中国式现代化:现代文明的中国话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历史使命,标志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力量的强大,彰显着我国的文化自信。
B.当前的中国必须跳出西方话语体系和“西方标准”的陷阱,否则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C.无论是欧洲现代文明的生成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都是因为中国和欧洲的文明对话、碰撞、交融。
D.中国必须进行现代化,除了要以中华文明为根基,还需要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恰当的借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话语复兴是国家民族复兴的要求,对此中国人应勇担历史责任。
B.中国智慧、思维、价值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全新的现代话语的表达。
C.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文明孕育的先进分子代表应破除多种教条限制。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话语,但是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议“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充分挖掘“和”“礼”文化的现实价值,让每个中国公民践行,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C.我国鼓励李子柒、滇西小哥、“油管网红”63岁中国爷爷等讲述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
D.面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我们要敢于发声,理直气壮地揭露西方民主话语的荒谬之处。
4.一些西方影视剧或广告将中国人的形象塑造成眯眯眼、宽眼距,称这是“高级美”。对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说“不”。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有人认为,中国在构建自己话语体系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和其他文明的对话。请结合材料谈谈这是为什么。
2022-12-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统一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人们都习惯于把西方的现代化当作是现代化的唯一形态,要么接受,要么就是拒绝现代化,但那已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时的概念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报告中大家热议的关键词。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系统阐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中不断生发出来的,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与西方长期以来“国强必霸”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坚守的是“和为贵”的观念,从天下的宏阔视野去理解、观照世界,把世界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共生”的过程,从而超越了自私、偏狭的西方式现代化的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注重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理想,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专行观点和以牺牲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私利的唯我独尊观点,从历史话语上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升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

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串联式”的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并联式”现代化逻辑。“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依次顺序发展,而“并联式”现代化中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实现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目前水平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中国要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必须超越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的模式,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事实证明,我们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不断从现代化的“迟到者”“追赶者”成为“开拓者”“引领者”。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仅仅指“并联式”发展战略,还涉及“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诸多中国特色方案。它让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认识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可及的。长久以来,因占据现代化发展早期红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现代化理论的多样性。由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摘自《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也是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载体。作为青年,我们应该用心用情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岁月中曲折探索出来的,如何在国际上通过话语表达本国意愿、展示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以及主导国际事务、维护本国利益的能力,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让世界更好地读懂新时代中国。在客观“陈情”的同时,要从理论上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看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要打造高素质全媒体国际传播队伍,充分用好“外脑外嘴”,凝聚国际传播“Z世代”(指出生年代在1995——2010年之间的青年群体,也被称为“95后”)青春力量,守正创新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纬和世界意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摘自曲莹璞《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之所以超越自私、偏狭的西方式现代化的观点,是因为它根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坚守的是“和为贵”的观念。
B.中国从现代化的“迟到者”“追赶者”成为“开拓者”“引领者”,是因为我们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C.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主要是因为它涉及“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诸多中国特色方案。
D.只要用心用情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就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可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其他国家只有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亦步亦趋才能实现现代化。
B.材料一中,作者解释了“串联式”现代化和“并联式”现代化的不同,然后通过发展历程对比,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C.由材料二可知,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也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D.材料二中,作者首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然后指出了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原因和方法。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常态化保留多对公益性“慢火车”。
B.安徽省黄山市聚焦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目标,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C.韩国针对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国情,确立“新村运动”和小城市相对均衡发展的格局,让韩国最大限度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D.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帮助美国在生产先进芯片方面独占全球价值链高端。
4.中国进入“二十大时间”后,“中国式现代化”一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将对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予以介绍,假如你是该报记者,请结合材料给“中国式现代化”下定义。
5.在今年两会上,有3名“Z世代”代表首次亮相,假如你是其中一名代表,就“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交建议,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建议提纲。
2022-12-30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旅产业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是“创富功能”与“共富内涵”的重要载体,依托地方文化旅游及民俗文化等,都能带来“创造财富”的溢出效应。2021年益阳市实现旅游收入303亿元;2022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实现旅游收入67.4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大力发展文旅千亿产业。一是加速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成立高规格的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筑牢文旅融合的组织基础。通过举办安化黑茶文化节,南县涂鸦艺术节、沅江洞庭湖生态旅游节,以及正在筹备的2022年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进一步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全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特色文旅项目,促进全域旅游提质升级。全市目前共有在建重点文旅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450亿元,其中新开工11个,总投资139.04亿元,这将加强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聚焦创建高等级旅游区。全力推进山乡巨变清溪村5A景区,茶乡花海等4家4A景区的创建工作,大力提升“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文旅品牌影响力。

(摘编自《文旅赋能——丰富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

材料二:

文旅,尤其是文化也在赋能一切。台湾一个小乡村的稻米被文创成“掌声谷粒”后便身价倍增;河南林州的石板岩镇因为每年成千上万的写生学生而富有艺术气质。

作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和最具拉动力的产业之一,文旅行业不仅保持着两倍的GDP增长,而且将成为其他产业快速成长的加速器。这是一个需要并且必须拥抱文旅的年代。

最近几年,国内文旅市场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新物种”的项目。我们认为那种对文旅行业的趋势有敏锐的判断,与过往经营模式有明显的差异,技术上有突破,以及能够体现文旅行业最本质价值,即人文价值的项目,称得上是新物种。它们并不一定在当下呈现出生意上的火爆,它们也不一定规模很大,但它们代表着可能的趋势或方向。

新物种具备一种发现之美,创意之美、人文之美。它会让我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美好心存期待。之所以选择力荐新物种,也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剧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行业和企业需要突破和超车,需要尝试和挑战。而这些新物种是那些较早感知到变化,而且勇于作出改变的企业。他们对于春江水暖的率先感知,将对整个行业带来借鉴和启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企业值得我们起立鼓掌。

(摘编自《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

材料三:

中国文旅已经进入了跨界融合时代,文旅行业的界限已经打破,正式走向其他行业,如餐厅、工厂、街区、农村、海洋、房地产等等,我们会对文旅项目的定义不断地刷新,文旅模式也在被不断颠覆。在文旅企业中,对文旅发展趋势越敏锐,在经营模式上差异性就越大,能够充分体现文旅行业最本质价值。

文旅行业的兼容性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为整个行业开拓了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正处于受疫情影响的巨变和不确定因素的时间段,各企业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创新,勇于开拓和实践,为新业态添加驱动力,这些经验会给整个文旅行业带来借鉴和启迪。

(摘编自《文旅行业如何实现文化赋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益阳在发展文旅产业时,采取三项措施,不断超越,2022年一季度,创造出超越去年同期翻一番的好成绩。
B.吸引成千上万的学生来到河南林州的石板岩镇写生是因为这里具有特殊的艺术气质。
C.行业和企业在今天这样一个剧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都要谨慎行动,确保实力不流失。
D.文旅项目与生活中其他行业的相互融合,会让我们对文旅项目的定义不断地刷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利用起来,让文旅产业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会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B.文旅市场出现的一些经营模式、技术与过去完全不同,具有能够体现文旅行业的人文价值的项目,我们称之为“新物种”。
C.国内文旅市场的这些“新物种”,虽然规模不大,但代表着文旅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D.在疫情带来的巨变和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文旅行业的兼容性,会给整个文旅行业的发展带来借鉴和启迪。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益阳文旅产业的一系列具体数字,从理论上说明了文旅的溢出效应。
B.材料二通过介绍文旅市场被称为“新物种”的项目来分析文旅行业的发展方向。
C.材料二运用“起立鼓掌”这样的比拟性动词生动地表达了对文旅市场新物种的赞赏。
D.材料三从文旅行业的特点出发,从微观角度阐发文旅企业求得发展的具体措施。
4.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文旅市场新物种具有怎样的作用?
5.三则材料都围绕“文旅赋能“进行叙述分析,请结合材料分析怎样才能做到文旅赋能。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并不是说我们不准备写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我只是说要注意思想家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背景有些什么,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描述的并不完全是“小传统”,这里,我特别希望读者不要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两个可以二元对立的词语来划分思想史的叙述对象,也不要用所谓的“民间思想”或“民众思想”来理解我所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因为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摘编自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

材料二:

日常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传统的历史记载倾向于记录那些不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比如“崔杼弑其君”,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比如“唐太宗君臣论治”。普通人喝酒唱歌属于日常,而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就属于由外交活动引发的政治事件,因为这关乎国家体面,甚至秦赵两国关系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一场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会,则因王羲之的绝妙书法被赋予了崇高的美学和文学意义而得以流传。传统历史记载中,如果没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日常”是看不见的。“日常”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一个时代一般性的思想状况——大多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记录者之所以忽略日常,是因为那是家喻户晓的,不认为有说明、记录的必要。可是对现代读者来说,古人的“不言而喻”却早已变得完全陌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的。

“日常生活”是所有日常中最寻常、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生活的日常”,即所谓“寻常日用”,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在“生活的日常”中,我们关心古人物质条件和生活习俗的演变,关注变化的实相与原因——刘伶“千杯不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酒,酒精度太低了。刘伶与李白酒量如何,得拿一瓶二锅头试试才知道。汉文帝听贾谊讲课,听得动心不觉“前席”,因为他们都跪坐在席子上。从席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坐的变化,发生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中。

另一种“日常生活”是“生命的日常”,我们关注人的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在任何时代,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父母等亲人都会为孩子祈祷——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平安顺遂,“平安顺遂”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平凡朴素的生活。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安顺遂”所包含的内容却千差万别。首先,性别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不同,在传统时代,性别对生命的限制要远远超过现代。其次,性别相同,时代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在整个传统中国,除非垂帘听政、出家或者当妓女,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又比如,宋代以前,父亲是谁比儿子有怎样的成就更重要;到了宋朝,一个男人的父亲是谁对他的前途而言,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是否会读书。书念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非黄粱一梦,这是因为有了更为开放的科举制度。最后,性别相同,时代相同,社会阶层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魏晋时期,王谢高门子弟的平安顺遂除了褒衣博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优雅外,还要承担维护家族地位的责任,关键时刻必须能承担起政治责任;而同时代,一个士兵之子的平安顺遂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不要太早战死。

“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阶层,平凡而幸福地过一生并非一桩易事。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但我们绝对不是史上最可怜的一个群体。处在时势的裹挟之中,在制度的规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有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

(摘编自赵冬梅《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常常忽略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无法真正地解说人们如何判断、解释、处理他们面前的世界。
B.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常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它不是天才的智慧,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却被普遍认可与接受。
C.日常琐屑之事,会因当事人是大人物或事关国家形象、国家民族命运等而记录于史册,从而形成传统历史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
D.传统历史的记载里,完全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想,因为这些思想琐碎而平庸,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论了历史的写法,材料一谈的是思想史,材料二谈的生活史。关注寻常生活,重视普通人的思想认知,是这两篇文章内在的相通之处。
B.材料一提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为的是区别过去的思想史所记录的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为的是追寻更有理性因而更清晰、更先进的思想。
C.汉文帝听贾谊讲课不觉“前席”,语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既可以读出他们席地跪坐的日常细节,也可以读出汉文帝爱听鬼神之说不愿听苍生之论的史实。
D.“生命的日常”更好地呈现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氛围中的人的生命状态,是历史情境中的人们的生活真相,因而,观察“生命的日常”有助于理解历史。
3.下列选项,能纳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B.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房玄龄《晋书•傅咸传》:“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班固《汉书•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礼记》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亲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合理性。
5.材料二是《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一书的序言。“烟火气”近来备受关注,多被书写,请结合材料谈谈此类书写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人工智能文艺能否成为与人类文艺并驾齐驱的新的文艺类型?能否成为一种摆脱人类指令的主体性创造?从目前来看,虽然人工智能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意指不明、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的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可是,人工智能又有一定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但创作的“细枝末节”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人类让给人工智能的那部分工作,让人工智能获得了一种“存在感”,即虚弱的主体性。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一些业界人士故意夸大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能力,但不管如何夸大,都无法改变目前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方面主体性仍然不足的现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重真情,尚大义。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出文艺作品,但它无法模拟人类基于历史经验、生命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更难像人类那样睹物思人、托物言志,这是人工智能更难逾越的一大障碍,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只是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一种模仿,而非一种类似于人类创作的那种独立的对美的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要想在文艺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就需要在深度学习等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完善,甚至需要从深层逻辑上寻求结构性变革,从而产生全新形态的人工智能。

(摘编自王东昌《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材料二:

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2017年5月,人工智能写诗系统微软“小冰”模拟人类“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方法,学习了500多位诗人的现代诗,花费上百个小时,训练上万次,练就写作现代诗歌的本领。人工智能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的“钻研”与此类似,都是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完成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复制人类学习方式,展现出惊人的学习效率,却难以模拟这一过程中人的情绪和创造。“小冰”写下一行行可以理解的文字,但“她”并不理解自己的创作。因此,人工智能对人类艺术的探索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但目前还无法达到愉悦审美的效果。即使实现所谓的人工智能“自我操控”,还是离不开人对相应计算程序的设定和足够的数据库信息。

当然,经过反复学习人类艺术,人工智能对人类情感有着越来越精准的了解和判断。而人们除了对人工智能诗歌、绘画进行艺术品质鉴别之外,或许还面临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人工智能开发与人类脑力、学习能力、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能不能展开良性互动?人工智能是否是文艺创新的助推器?

写作从最初的记录功能发展为人类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形式,文学熔铸了人类丰富思想和情感的共同记忆。人工智能的艺术实验试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复制,进一步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然而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应不应复制人类情感,不仅是技术问题,也在伦理道德层面存在争议。人类情感、意识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安全界限,界限的模糊或被破坏是否会威胁人类主体地位,这是人类面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最深的焦虑和恐惧。

文艺创作已经对此展开前瞻性的思考。文学、电影用虚构叙事和影像奇观建构人类与人工智能交错重叠的“后人类”景观。尽管幻想、想象是艺术的特质,不过科幻小说、人工智能电影(表现和反思人工智能的电影)是指向人类现实的,并折射出对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焦虑。

人类对机器欲望的恐惧,归根结底在于人类难以回答自身的秘密。“后人类”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而是预示某种特定的人类概念的终结。“后人类”提醒我们借此反思人类自身价值观,实现新技术的人均共享等。有关人类未来的虚构叙事为人类思考自身文明提供资源。

(摘编自赵丽瑾《人工智能可以是文艺创新的助推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与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相比,前者缺乏现实性,后者是基于现实的情感抒发,故比前者要深刻得多。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需要依附人类主体而进行,它虽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太弱,无法与人类主体性相提并论。
C.目前,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身和客观的一些原因,也存在许多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D.科幻小说、人工智能电影等凭借幻想、想象手段建构与呈现“后人类”景观,并借此对人类的社会现实进行观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均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一些疑问,从而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B.材料一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各自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阐明了前者在创作上的局限性。
C.材料二通过“小冰”的事例,论证了人工智能虽然具有强大的学习本领,但还存在着不足。
D.若人工智能成功复制人类情感,两者间的安全界限定会被打破,人类主体地位必然消亡。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技术原理”解说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创作时主要由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它只完成“细枝末节”。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的时候需要依靠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
C.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进行艺术实验,试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复制,进一步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D.人工智能创作需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下面是作家南帆曾举过的一个例子,请结合材料对其观点加以分析。

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其科学内涵,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要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一要把握“大国小农”特征。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体形态。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其他均属于世界银行划定的“小农”范畴。这种小农户将会长期存在。将小农生产有效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走“大国小农”国情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要把握基本制度特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三要把握发展阶段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任重而道远。深刻把握基本国情特征,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魏后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农村生产力决定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在农业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到21世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生产发展”摆在开头,再到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产业兴旺”置于首位,都凸显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当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农村现代化就会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反之,将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推进农村现代化,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的单一力量充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重力量,汇集成乡村长效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看,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水到渠成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摘编自蒋永穆《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如果将工业化看作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则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将工业化狭义理解为发展制造业,就容易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分割而难以同步推进。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的要素循环、商品交换更加顺畅、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向。如果就此认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认为城镇化会消灭农业农村,又或农业农村将越来越不重要,就难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谬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即便城镇化率超过70%,我国仍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这决定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荒芜的乡村、萎缩的农业为代价,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通过简单地限制城镇化发展来实现,二者应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主要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后才进入信息化阶段的,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阶段就迎来信息化大发展,这为其赶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提供了重要动能。从实践看,当前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千百年来我国传统农耕场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促进了农产品供需精准匹配。甚至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方面,信息技术也展现出积极作用。反过来,农业发展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涂圣伟《在同步发展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我国所秉持的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科学内涵是不但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B.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现在提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过去单提的“农业现代化”不同,是更高的阶段。
C.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起决定作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新时代所提出的相关农村战略,无不凸显了这一点。
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使得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
B.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才能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能实现乡村的振兴。
C.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农业现代化问题,材料一谈农业现代化中国特色,材料二谈农业现代化重要性,材料三谈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3.如何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学是艺术理论的跨学科讨论,几乎等于艺术哲学。哲学有很多学派,也有很多传统,在讨论艺术时各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等,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

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符号学并不是舶来品西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符号学大国。《周易》是全世界第一个试图解释世界任何变化的一套符号体系;先秦诸子都研究社会中的意义活动,只是名家和墨家用力更深;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南北朝与隋唐佛教开始繁荣,佛理(尤其是因明学、唯识学、禅学)中符号思想非常丰富,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这些富厚的意义理论遗产,使得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讨论符号美学呢?因为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意义都必须由可感知的符号来承载、传播、解释。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

给予艺术的意义最重要地位的或许是黑格尔。他的《美学》第二卷,开场标题就是“(艺术)象征作为符号”,所谓“象征性”就是特殊的符号品质。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提出的最迫切问题:艺术有什么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艺术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大量新的艺术样式出现。艺术实践不断突破自身,给艺术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有学者提出艺术研究的后符号学甚至反符号学,目的是处理艺术文本中大量混乱、非理性、不可说的部分。事实上,这两种提法只是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使之适应后现代文化的实践。

当代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美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在当代社会潮水般溢出,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用商品别出心裁的包装与广告上、在私人与公共设施争奇斗艳的装修上、在建筑的多姿多彩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节庆与其他仪式眼花缭乱的装饰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的策划与推广上……艺术化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呢?因为当今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不依靠“艺术”增光添彩的,很少有活动不以艺术作为竞争的砝码。艺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增添生活意义,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

出现这个局面,是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或许都是。那么它还是一个符号美学问题吗?答案为更应当是。因为符号学本来就是注视社会文化的,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

(摘编自赵毅衡《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打动人心、洗涤灵魂,让人们发现美,文艺作品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B.哲学的众多学派和传统对于艺术的观点不同,所以产生了“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等美学思潮。
C.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而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
D.因明学、唯识学、禅学等佛理中符号思想极为丰富,不仅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而且使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及中华美学等对当今文艺创作仍大有裨益。
B.传承中华文化,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复古或盲目排外。
C.近年有学者提出的“后符号学”和“反符号学”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
D.“艺术”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因而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说:“一部优秀的重大主题影视作品如何打动人心,尤其打动年轻人,说到底就是真心、真情、真感动。”
B.《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画卷,福楼拜苦心创作了四年多时间,正反两面的草稿写了1800页,而完稿时不到500页。
C.《山海情》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D.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展现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引领广大观众深刻铭记这一艰辛历程,进一步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一引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5.材料二为什么说“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福建省的天宝陂始建于唐代,这座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既可拦蓄淡水,又可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高超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掠夺自然。

当然,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中因势利导,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消极影响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摘编自赵渊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蕴含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阐明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等等,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哲学基础。

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唐代陆贽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认为自然生长之物和人力创造之物是有限度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所节制。实际上,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观,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运用制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历史十分悠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注]《周礼》中就有虞衡制度的相关记载,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在我国,虞衡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清代。此外,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也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定。重视生态制度建设的观念,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摘编自赵建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注]虞是保护山林川泽的监督机构,衡是保护山林川泽的执行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是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能够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重要生存之道。
B.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主要的便是保护生态环境,把人的行为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C.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D.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我们对待自然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
B.避免无序开发、避免掠夺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回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解决长江生态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中医的整体观中获得借鉴,追根溯源、诊断病因等。
D.《周礼》、《伐崇令》和《秦律十八种·田律》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古代的虞衡制度。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齐民要术》)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取两种论证方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是在中国的时空场域下出场的,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问题的中国解答。从逻辑上讲,它首先是一种中国式的新文明类型;而从唯物辨证法来看,任何个别中都包含着一般,因而中国式新文明类型一经出场就必然具有某种世界性的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具体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在本质上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危机及其重大调整,这同时也决定性地意味着以“历史的终结”为口号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及其文明形态的深度危机和重大调整。从全球发展来看,这一深度危机表现为零和博弈思维以及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单边主义的全球发展方案因失去生产方式支撑而难以继续维持;这一重大调整则表现为合作共赢思维以及和平共处的国际秩序、多边主义的全球发展方案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呼唤着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出场,而中国创造的新文明类型因具有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截然不同的性质而受到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这同时也深刻表明,与西方通过暴力输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向全球强制推广文明的方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之所以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是人类基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而作出的自主选择。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也构成当代全球发展大变局、大调整、大转换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新文明类型是建立在中国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之上的,因而它必然向所有渴望和平发展的民族和国家敞开怀抱;由于这种新文明类型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充分借鉴基础之上的,因而它的出场范围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华夏大地。正因如此,当代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高度的自信向全球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崇高的使命感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桑明旭《哲学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深刻把握世界文化激荡态势,夯实文化根基并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并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是我们勇于面对全球文化交锋竞争并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又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筋骨与气质禀赋之中的认知思维和人文精神,其核心和精髓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结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遇难不屈、遇危不乱、遇险不倒,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民族精神,标识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使之在世界民族文化园地中呈现出非凡的风韵与气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历史上显现出消弭戾气、驱除偏狭、抑制凶顽的可贵效能,这样的文化必能促进当今世界文化朝着繁荣稳定、公平正义、秩序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它应当也必须从历史深处走入当代社会,展现其不可或缺而又非凡无比的当代价值。为了夯实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要深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即按照时代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的转化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我们进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是打牢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之深厚根基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赢得文化竞争优势的:资本战略选择。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必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将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和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商志晓《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因其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充分借鉴基础之上,故而具有某种世界性的意义。
B.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危机及其重大调整,这样的变局正历史性地终结西方文明。
C.中国要在全球文化交锋竞争中克敌制胜,根本在于要深刻把握世界文化激荡态势,夯实中华文化根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筋骨与气质禀赋中,其核心和精髓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凝结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西方文明陷入深度危机而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合作共赢、和平共处、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发展的潮流。
B.中国式新文明类型的建立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也有不可或缺而又非凡无比的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消弭戾气、驱除偏狭、抑制凶顽。
D.材料一和二都强调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都指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说:“在这富有历史背景、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
B.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曾经大声疾呼:“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师夷长技以制夷。”
C.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尼斯·阿尔文说:“人类若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智慧。”
D.截至2021年底,中国抖音海外版Tik Tok的用户遍全球及150多个国家,荣获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之一。
4.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西方文明与中国式新文明的不同之处。
5.比较并概括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2022年,央视“春晚”已经办了四十届。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它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雅俗共赏。雅者赏其质,俗者乐其澜,每一个人对“年味”的感受都可以在一台晚会中得到满足,情感有共鸣,诉求有回应,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联欢”本意。

而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雅俗共赏,如词曲、评话、杂剧、皮影等中国传统大众文艺,均出现于宋代。不离烟火气,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韵味,它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而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知者自知,不待外求。如今的“春晚”,就把这一韵味发挥得恰到好处。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黄公望生于宋末,深受宋韵熏陶。他们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垂钓、担柴、行旅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特别是《忆江南》中,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由俗入雅。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不禁拍手: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这种转变本身,就是化雅成俗的显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宋韵文化的沉浸感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所谓“沉浸感”,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人观画如在画中,人随景移,又阔大高远,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这种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山》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中华传统美学,不只是挂在墙上的阳春白雪,更是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宋代,它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也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以“山”和“水”为题,都聚焦江南,都以人同天地和谐共生的景象为表现对象。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在雅俗共赏的尘世间另立出一个生态的乌托邦。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就是这种生态观的朴素表达。

《只此青绿》用人做山体,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都是这种意境的表达。而《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更是把自然天地当做超拔于尘世的仙境加以礼赞。它不是“人寰”,却又在“人寰”之中。中国人寄情山水,亦不是要避世苦修,求得清誉,而只是打柴钓鱼,看“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在这些千姿百态的山水中,体认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在宋韵文化的表达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绝不仅是要保护环境那么简单。苏轼任杭州通判,巡查富阳,写下《行香子·过七里濑》,时年三十七岁;陆游结束军旅生涯,返回山阴,路过桐庐,写下《鹊桥仙·一竿风月》,时年四十六岁。要体会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那种天人合一之境界,没有相当阅历和积累是不行的。《只此青绿》与《忆江南》以复杂的现代媒介技术为内里,呈现出的却只是简简单单、繁华落尽的姿态、诗词和演技,极富意涵地将宋韵文化于最精美繁复中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作者:林玮(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系主任)来源:光明日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希孟和黄公望的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
B.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他们的动作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
C.《只此青绿》与《忆江南》以简简单单、繁华落尽的姿态、诗词和演技,极富意涵地将宋韵文化中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D.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学,就是要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以“山”和“水”为题,都聚焦江南,都表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即人同天地和谐共生。
B.《只此青绿》和《忆江南》是对《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的演绎,这种富有创意的演绎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C.《忆江南》中,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由俗入雅。《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由俗趋雅。
D.《只此青绿》用人做山体,《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都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都能体认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春晚中的相声——《欢乐方言》,也能体现”不离烟火气”,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的美学精神。
B.“人在画中游”,是观画沉浸感的体现。《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都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
C.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把平面古画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D.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样能体会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那种天人合一之境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