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中秋节的月饼、赏月、玩花灯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作为农历年节文化的主要载体,这不仅是对节日形象的点缀,还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也是中华文化传播、信仰传承、道德凝聚、审美形塑的良好载体。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在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与载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性强、参与度高、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寄托情怀的节日物品和象征物,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蕴含着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等精神内核,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也需要各类媒体、商家、民俗学家、艺术家等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与教育,发挥各级组织的引导作用,共同宣传、解释、介绍及传播传统节日中优秀的文化元素,使其成为滋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人民论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材料二:

又到月圆中秋时,沪上多彩文旅活动让广大市民在节日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9月9日,松风听音名家古琴展(首展)亮相上海松江泗泾古镇,李朝阳、吴明涛等古琴演奏名家将为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中秋古琴音乐会。次日,上海市民艺术大课堂——淮音戏曲课堂迎来中秋专场,学员将在此学唱中秋歌曲的淮音表达。上海保利大剧院也发出“穿上国风服装,打卡不一样的花好月圆”的邀约。

内蒙古博物院在9月8日至9月11日连续推出“中秋手作——千秋鉴团圆”“中秋课堂《玉·见文明》”“特别企划——趣看文物·中秋篇”等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里感受中秋古韵、共话家国团圆。其间,博物院还将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沁苑校区全体师生奉献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文化课堂,让大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9月7日发放5000张陕西文旅惠民卡,游客可用来购买享受惠民补贴的文化演出和旅游景区门票。陕西多家景区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惠民礼包。白鹿原影视城推出“走进白鹿秋色,惠享美好生活”中秋微度假系列主题活动,游客可以在景区吃月饼、赏月圆、诵诗书、行汉礼,感受传统文化。景区还向全国教师发出邀请,教师本人凭相关证件即可免费乘坐观光扶梯、观看演出。

湖北不少景区推出光影盛宴,点亮中秋夜空,将赏月、拜月祈福等民俗活动融入现代科技之中。9月10日至12日,荆州方特将推出超级月亮主题造景,炫酷的动态光影秀和柔美的汉服舞蹈快闪携手营造“月下游园,共赏风雅”的唯美浪漫意境。武汉植物园“奇幻森林夜游”活动精彩继续,游客可在王莲展示区看明月映水照花影,还能与10米高的“超级大月亮”合影留念。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暨千机秀点亮云台山表演秀将在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上演。届时,1000架无人机集结,融合中秋月圆、竹林七贤、嫦娥奔月等传统文化元素,打造让人耳目一新的视听奇观。云台山中秋游园会国风演艺、潮玩打卡、浪漫夜游等项目将为游客带去别样体验。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多彩文旅活动 感受花好月圆》)

材料三:

这个中秋,在烟台体验过中秋节的还有一批“特殊”的外国友人。中秋节前夕,俄罗斯第一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巴沙以及俄罗斯塔斯社驻上海记者伊万等一行走进烟台,以外国记者的视角记录烟台,实地感受中秋的浓厚氛围。

“我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了,对中秋节最大的感受就是很热闹。”在东山宾馆,巴沙带着女儿一起跟师傅学习制作月饼,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巴沙高兴地说:“以前只吃过月饼,不知道制作过程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次很有趣的体验,这个中秋节我和家人们也在中国团圆了。”

学习制作月饼、打卡百年老街所城里、观摩海阳沙滩雕塑……作为俄罗斯第一电视台的记者,巴沙这次来烟台,也带着自己的任务。“烟台是一座很美的城市,有文化浓厚的老街,也有现代化的建筑。”在烟台,他们一路观摩一路用镜头记录,巴沙告诉记者,这次回去之后,他也会把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给俄罗斯的观众。

(摘编自潇湘晨报《“老外”在烟台过中秋节,难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B.注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可以展示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C.传统节日让仪式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人们通过传统节日可以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D.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要携起手来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加强文化符号与载体建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根本没有办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传统节日的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
C.上海、陕西、湖北等地的中秋活动有音乐会、吃月饼、赏月圆等,这些活动依然是中秋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
D.湖北一些景区的中秋活动融入现代科技,推出光影盛宴,如荆州方特炫酷的动态光影秀和云台山千架无人机表演。
3.下列诗句中,不体现中国传统节日仪式的一项是(       
A.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D.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4.仪式对于传统节日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2023-12-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好科技。“科技向善”理念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技术的尺度,把技术规则体系纳入由法律、伦理所构建的社会规则体系中,以造福人类为准则。

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性之善”。

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高铁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满足国人粮食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国外。这些都是“科技向善”给人民带来的福祉。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规范科技伦理秩序、解决科技与伦理风险冲突,敬畏“人性之善”,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治理以社会为重心,彰显“治理之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上海努力打造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品牌让市民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网通办”改革用科技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大大挤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上海的“两网”建设不只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将会推动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理解“科技向善”,才能创新治理体系,增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效能,从而提高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与绩效,彰显“治理之善”。

科技进步以人类为圆心,尽显“人类之善”。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依靠科技,对全球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与世界各国共享病毒基因组信息,开展疫苗研发国际合作等,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在2022年正式运行,届时将为全球所有国家提供科研服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充分展现了我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人类的幸福和美好生活为目标,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科技进步展现的“人类之善”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福祉,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科技的高度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外卖骑手被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让“超级智能”或多或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损害。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福祉的同时,也正在接受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摘编自周赛君《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向善”理念》)

材料二:

科技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露出它“恶”的一面。今天商业洪流裹挟着科技浪潮,如何有边界地创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时,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正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向善:为创新搭建“伦理软着陆机制”。客观来看,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在一开始就从伦理角度去审度,减少危害和风险,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一项创新技术究竟会带来什么问题和弊端,一开始是不太明确。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公众会有一种伦理恐慌,比如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领域。

由于技术迭代速度快,如果缺乏前期的伦理介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监管层的介入,会导致产品服务难以运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大的损失,也是焦虑所在。现在强调“向善”的伦理维度,实际上是给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伦理软着陆机制”,避免引发隐性的、刚性的价值冲突。

“向善”需要内部平衡和外部监督。

企业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意味着“善”成为评估技术、产品、服务的重要价值和维度。这意味着在进行创新时,需要做利益权衡,要综合技术和伦理的复合性。有一些产品在设计时也会通过AB测试等方法,来寻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流量、点击转化率等,甚至为了这一目的而不惜牺牲用户的相关权利。

这时,政府、公众以及媒体应该有更强的权利意识,以及伦理道德上的价值敏感性。每一个人在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时,也要学会反思,权利是否被侵犯或者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别人的权利。这需要公众的觉悟,也需要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比起看得见的恶,隐性之恶更值得警惕。

“科技向善”并非仅仅是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筹资做公益,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寻找失踪儿童,或者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更关键在于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比如游戏造成的沉迷问题,短视频内容减弱人的专注力,电商、外卖平台带来的包装污染问题等。虽然,游戏、短视频平台都对用户提醒可以设置“青少年模式”,但是,这种希望用户主动设置的选项引导效果有限,只是为了规避风险和责任而已。

(摘编自陈茜《科技向善,善从何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好科技。
B.上海的“两网建设”,不仅创新了技术手段,还创新了管理模式、重塑了行政方式、变革了体制机制、推动了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
C.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还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福祉,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科技的高度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有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去克服科技发展中“恶”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平台大数据杀熟、外卖骑手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表明在智能化时代,人们正在面临着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B.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在一开始就从伦理角度去审度,就能避免企业产品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避免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
C.企业为了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不惜牺牲用户的相关权利,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就做了利益权衡,综合了技术和伦理的复合性。
D.“科技向善”不是要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是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科技向善”观点的一项是(     
A.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
B.游戏制作公司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游戏,除了游戏IP的打造,还聘请了大量的心理学专家参与游戏设计,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沉浸感,普通用户很难抗拒。
C.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利用基因疗法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尝试将这一方法用于治疗胰腺癌、卵巢癌等。
D.南京白领黄佳告诉记者,自己刚搜索、网购某个产品后不久,电商平台就“铺天盖地”进行相应推荐,相关广告、同类视频就会扑面而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实现“科技向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3-12-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因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年上线量为58部,2022年则增长至172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

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催化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是短视频向高阶的递进,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期望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遵循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参与式、沉浸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完成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文艺的新生业态之一,对于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网络微短剧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内涵薄弱、剧情浮夸、题材猎奇、与现实生活脱节、内容同质化、视听语言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网络微短剧亟待在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传统的电视剧、网络剧,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仍然需要在“小体量”中突显“大主题”、追求“大格局”,提供深层次的思考,以满足受众的精神体验。继续强化价值引领、拓宽题材范围、增强叙事策略、深入挖掘网络用户需求等,是实现网络微短剧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张智华、曹馨丹《网络微短剧:“小体量”追求“大格局”》)

材料二:

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微短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像飓风一样迅速到来,也可以像潮水一样快速退去。微短剧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吸引人的同时还得留住人。笔者在此想再强调两点:

首先,微短剧作者在创作中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精品意识,不能走网剧、网络电影那种“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具体而言,作品要贴近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反映群众关切,让作品彰显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比如,以北京大杂院生活为背景的《胡同儿》,一方面融合了奥运会等大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立足百姓真实生活,聚焦家庭职场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播放量突破3亿的爆款作品。又如,医疗题材短剧《仁心》,虽然每集仅有短短的2分钟,但展示了主人公不仅治愈疾病也治愈“人心”的价值追求,好看而又富有温情。这种不拜金、不炫富、不猎奇、不洒狗血的作品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说明温暖的现实主义能够赋予微短剧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发挥好平台的规范引领作用,压缩劣质作品的生存空间,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传播机会。微短剧的传播高度依赖渠道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汇聚了大量作品的平台,不仅是单纯的播放渠道,也是创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的“孵化器”。平台鼓励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会直接影响创作者对于题材和创作方向的选择。我们看到,一些微短剧平台常常通过平台号召、创作扶持的方式来吸纳和培养创作者;还有一些平台通过举办微短剧大赛来发现和培养创作人才。这些都为优质微短剧的涌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平台要加强对微短剧内容的审核把关,提升自身发现、审核、处置问题内容的能力。

(摘编自刘俊《微短剧,吸引人更要留住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网络微短剧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正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B.网络用户选择网络微短剧可以获得“替代性满足”,他们认为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C.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网络微短剧的品质,因而聘用好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能提升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能力。
D.如果微短剧作者缺少精品意识,不讲究作品内容,走网剧、网络电影“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很难有大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如果剧情富有吸引力,就更易于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
B.网络用户沉浸在微短剧剧情中,将自身感受和认知投入其中,使微短剧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并实现自我求解。
C.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不能压缩主题,需要继续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作品创作质量。
D.如果劣质的作品在微短剧平台泛滥,就会挤占优质作品的传播空间,也会影响微短剧的健康发展。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以研究报告为论据,通过具体的数字展现了网络微短剧蓬勃发展的现状。
B.材料一在介绍网络微短剧时,主要介绍了其优点,而对其具有的问题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C.材料二以《胡同儿》《仁心》为例,展现了具有温暖现实主义的微短剧作品的魅力。
D.材料二使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微短剧平台比作“蓄水池”“孵化器”,使论述生动形象。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网络微短剧,请结合材料分析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网络微短剧获得网络用户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3-12-12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只要孩子愿意读就可以了,读总比不读好,多读总比少读好。实际上,只有思考才能真正把阅读到的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家长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有效地指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真正从阅读中受益。

在孩子阅读期间,家长要指导其真切地了解相关阅读内容所涉及的事物、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怕孩子提问,甚至应引导孩子多提问,因为提问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另外,要让孩子多一些真实的生活体验,只有当孩子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及了解,当他阅读到相关内容时,才能更有效地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阅读材料。

因此,要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获得相关知识的可能性,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地走出去,给予他们拓展视野、认识事物、增长见识的机会,比如平日多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让孩子借机认识更多的事物、体验更多的场景,进而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也帮助他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更多的了解与思考。孩子对阅读内容中的相关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掌握得越多越真切,其在阅读过程中就会越有兴趣,对于其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也会掌握得越牢固和扎实。

(摘自2023年5月13日《文摘报》)

材料二: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病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先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努力苦读的学生还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其固定的规矩形式,就像现代的哲学博士论文一样。当年那种考试,要符合某些标准,须要下过某等的苦工夫,要有记住事实的好记忆力,当然还要一般正常的智力。智力与创造力过高时,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好多有才气的作家,像词人秦少游,竟而一直考不中。苏洵的失败,其弱点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须要有相当的艺术的雅趣,措词相当的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因为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一的荣耀成功之路,父亲名落孙山而归,必然是懊恼颓丧的。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受伤的荣誉心便不药而愈。这时两个青年的儿子,在熟记经史,在优秀的书法上,恐怕已经胜过乃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了。后来,苏东坡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的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上,却比他父亲更渊博。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若因此对儿子高中还不能坚信不疑,那他才是天下一大痴呆呢。说这话并非对做父亲的有何不敬,因为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我们并非不知。这个家庭的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孩子愿意阅读,家长尽量有效指导,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从阅读中受益。
B.阅读大量的经史诗文,在古代是应付科举考试固定的规矩形式,学生必须下苦功夫。
C.苏轼、苏辙的目光和朗朗书声治愈了在科考中铩羽而归的父亲那受伤的荣誉心。
D.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不仅需要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更要让他们走出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多了解阅读内容中相关观念及其相互联系,是使孩子提高阅读兴趣,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B.古代苦读的学生学习经典时,传统的老方法是先弄清文章的句读,再抄写一遍,对文章所知就会更深刻。
C.苏洵科举考试的失败,与他的阅读习惯有关,阅读时太重视经书等的思想观念,忽视了精巧工稳的措词。
D.受益于其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等方面的教育,苏轼借助适合他自己的学术思想,终有大成。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B.郑板桥说:“读书以过目能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
C.曾国藩说:“吾辈读书”,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D.吕祖谦说:“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方为有益”。
4.材料一提出阅读要有思考,请结合材料二,谈谈苏轼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将思考融入阅读中的。
5.家校共育联系会要写一篇班主任发言稿。经讨论,确定文稿关键词为:阅读·思考。请围绕关键词并结合文本写出发言稿内容要点。
2023-12-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网络综艺节目是在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探索和形成规模之后的一个新兴品类。

网络综艺节目可以借助网络传播,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与观众的无距离互动,即时收到观众的反馈。观众在观看节目期间可以在视频页面对节目进行即时的评论,与其他观众交流观感并对节目内容进行讨论。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把节目内容转帖在微博、人人网、QQ等社交网站上,与好友进行讨论分享,大大增加视频的点击率。

网络综艺节目不受篇幅时长的限制,由于话题的不同,主持人谈论的多与寡,可能导致节目有不同的时长。网络娱乐节目也不受具体播出时间的限制,由于其拥有网络平台自身的特殊属性——储存性,只要节目上传后,观众可以选择在任意时间进行观看,而且不受节目期间广告的困扰,任意地快进选择感兴趣的片段或者重复观看,网络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符合广大网络观众的观看习惯。

网络综艺节目中经常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以达到更好的笑果。这些网络语言主要来源于网上的热点事件、日和漫画、方言以及游戏等,如人艰不拆、十动然拒、喜大普奔……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四个字的网络流行语,近来被称为“网络新成语”。此外,由于网络娱乐节目的受限较传统娱乐节目的少,因此主持人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主持风格也更为活泼,整个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更趋年轻化。

传统的电视节目考虑到节目的受众以及收视率等指标,选择的题材多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而网络综艺节目的指标是点击率,所选题材多为年轻化网民所喜欢的具有创新性的节目,以及能够满足多样性网络观众需求的各类节目,如音乐类节目、盘点类节目、游戏类节目、脱口秀节目等,以及电视台所缺乏的非主流、个性化的小众化节目。

(摘编自刘昊、夏清泉《网络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材料二:

网络综艺节目作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还需要兼顾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然而近年来频频爆款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网综却把文化变成了“监狱”和“滑稽游戏”(尼尔·波兹曼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其主要危害:一是渲染虚假人格。一些明星在面对镜头时往往刻意展现人性真善美的一面,而在镜头之外却挑战社会公序良俗。二是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明星们的巨额收入蛊惑人们的投机取巧和一夜暴富成名的心理,误导未成年人滋长不切实际的成功幻想;一些爆款网综传递“颜值即王道”,听任弹幕文化中的低俗不堪内容,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治理爆款网综乱象,势在必行。

倡导低碳美学和低碳艺术理念,为创作优秀网综提供理论支撑。一些爆款网综之所以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更可能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确创作理论的匡扶、指导和评判。就此而言,低碳美学和低碳艺术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低碳美学和低碳艺术原理根据自由情感之于审美主体的价值高低、大小与正负,把艺术分为快餐艺术、低碳艺术和高碳艺术。快餐艺术就是以契合人类经验的外在形式刺激审美主体生理感官而产生的浅表性的精神愉悦、适量接触有助于主体缓解精神压力但对心灵的滋养价值较小的艺术;低碳艺术就是以特定的内容价值刺激主体的心灵官能而产生的自由情感、对主体心灵和情感具有陶冶和净化作用的艺术;高碳艺术就是以特殊的外在形式刺激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官能而产生的具有强烈致瘾性、蛊惑性或刺激性的精神愉悦、对主体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的艺术。大部分爆款网综因其强烈的致瘾性、蛊惑性和感官刺激性,隶属于高碳艺术或快餐艺术的范畴,而够得上低碳艺术范畴的则很少。

将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作为网综创作的核心伦理。网综创作者应始终将鲜明的主流价值导向作为艺术创作的首要伦理,即始终在创作中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道德理性。在这方面,以《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爆款网综和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已经走在了前列。这些综艺节目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与原创性紧密结合,运用先进、吸睛的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展现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充满着强劲的正能量。网综创作需要学习借鉴的是它们的原创性和正确鲜明的价值导向。

建构法理思维,严格规范和创新网络综艺节目选星、造星、追星机制。除了恪守艺术伦理外,网综的生产、传播、消费和监管还必须建构现代法理思维、法治意识和若干规范性的体制机制。事实上,部分爆款网综及其所营造的某些“饭圈文化”行为已经逾越了艺术伦理的疆界,甚至构成侵犯他人权利的违法犯罪,因此必须用法理思维和法治手段进行强有力的管控。

(摘编自马立新、马苗苗《爆款网络综艺节目的生产逻辑、问题与对策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娱乐节目的储存性让观众能够在观看选择上有极大灵活性,这使得网络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的娱乐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B.“人艰不拆”等“网络新成语”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它们主要来源于网上的热点事件、日和漫画、方言以及游戏等渠道。
C.网络综艺节目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近年来频频爆款的网综却把文化变成了“监狱”和“滑稽游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危害。
D.只有恪守艺术伦理,建构现代法理思维、法治意识和若干规范性的体制机制,才能让网综的生产、传播、消费和监管符合社会需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围绕网络综艺节目话题展开,材料一采用并列结构,侧重论述特点,材料二采用递进结构,先分析存在的危害,再给出对策。
B.网络综艺通过互动分享的方式能够大大增加视频点击率,可见在网综节目中设计一些互动分享环节可以提高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C.一些爆款网综渲染虚假人格,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必须要用法理思维和法治手段对其进行管控。
D.高碳艺术、快餐艺术、低碳艺术都能影响人的精神或心理,不过低碳艺术值得提倡,高碳艺术和快餐艺术要合理地去粗取精。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低碳艺术”要求的网络综艺节目是(     
A.《一馔千年》第二季以复原典籍美食为切口,在制作、探索和品尝中擦亮中华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让观众感受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B.《心动的信号》让明星团来反观和解读素人单身男女日常相处的生活细节、情感交流和心动信号,观众可以从中缓解压力,获得共鸣。
C.《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沉浸式探访山水间的村庄,聚焦新农村的新风貌、新气象和村庄在乡村振兴号召下产生“山乡巨变”的历程。
D.《2023七夕奇妙游》讲述当下新“七夕”故事,选取与“爱情”相关的人文典故二次创作,是新时代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网络综艺节目具有哪些特点。
5.请阅读下列文字,结合材料二具体分析爆款网综《种地吧》取得成功的原因。

《种地吧》口碑和收视率逆袭国内各大王牌综艺节目。节目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以农业生活为主题开掘,真实记录10位年轻人用192天,在142亩土地上,从播种、灌溉、施肥到收获小麦的全过程,带领观众沉浸式体会农业生产的苦与乐。播出方式另辟蹊径,采用“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的组合方式,长视频主要呈现种地过程,短视频展现了少年美食类、知识分享类等内容,直播则重在展示每日日常、重大节气事件,让用户与种地小队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

2023-12-1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对人类现有语料库的深度学习,实现不同话语风格和差异表达方式。从当前ChatGPT的一系列语言试验来看,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文本虽然尚未达到与人类写作完全一致的水准,但已初具标准文本的逻辑规范,甚至在某些模式化的应用类文体方面超过人类写作的平均水平。随着语料库的持续更新与算法的不断完善,未来人工智能在写作方面全面赶超人类似乎并非绝无可能。

不过,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样态来看,人工智能写作尚不具备完全取代人类写作的可能。当前所谓的人工智能写作本质上是数据算法支配下的符号自动生成,虽然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类文学特征,但却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类情感与想象的编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无法实现并不是当前人工智能功能的局限导致的,而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根本差异决定的。人工智能只能以数理逻辑的方式运行,任何超出数理逻辑规范的存在都会被视为错误而被排除。人类则除了数理逻辑之外还有情感与想象等方式理解和把握世界。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人类的情感与想象无法实现编码化,而是情感与想象无法在人工智能的运行机制中实现无差别的兼容。对人工智能而言,符号只是符号本身;但对人类而言,符号除了符号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意义。符号与其承载的意义之间不是人工智能可以纳入计算的关系,而是只有人类才能体验到的象征关系。如果将写作的范畴严格限制在文字符号的逻辑排列之中,则存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写作的可能。但毋庸置疑的是,写作除了符号的逻辑关系之外,还有符号的象征关系,而抽离掉象征关系的写作是绝非完全意义上的写作。因此,人工智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人类写作的某些特征,却无法实现对人类写作的根本取代。

虽然人工智能写作在短时间内并不具备完全取代人类写作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高枕无忧,无视奇点可能来临的风险预警,更不能忽略作为技术手段的人工智能在社会化普及与广泛性应用后潜在的多重危机。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虽然不能直接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写作,却具备强劲的间接影响力,即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人类观念认知的改变影响未来人类对写作的审美判断与价值追求。

(摘编自赵耀《人工智能写作的局限性》)

材料二:

人工智能写作的主体虽然看起来是人工智能,但从根源上看还是人。人工智能是人创造的产物,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凝结了人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每一次人工智能的迭代都凝聚了前期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人工智能生产的产品内嵌着价值理性,倾注了人的心血。因此,人工智能写作内含着人的主观意志,从根本上来说仍旧是人在写作。换言之,人工智能写作的迅猛发展,从赋能八股文式写作到日渐灵活化写作的跃升,彰显的是人的主体性作用的高度发挥。如果说传统人工写作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性,那么人工智能写作则体现了高科技工作者主体性的迸发。部分作者通过与人工智能写作应用的互动获得了创作灵感,是人的主体性的深度开发。人工智能写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的能动性,但更多凝聚的是人类智慧劳动的结晶,代表的是人的主体性作用更深入的发挥。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写作看似以人为本,实则被资本裹挟,资本逻辑演化出人工智能写作的负面效应。在高效率生产、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下,快而不真、多而不精、博人眼球而不注重社会价值观营造的人工智能新闻信息层出不穷。美国媒体情报公司的一家客户公司曾因机器人对于一则虚假新闻报道的故意放大和扩散,市值下降几十亿美元。ChatGPT等智能化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貌似让大众实现了写作自由,收获了大批活跃粉丝,产生了巨额的粉丝经济效益,但这些公司只关心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如大批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完成了课程作业,大批学者完成了学术论文创作,但这却给社会的公平正义带来严峻的挑战。那些伏案疾书的作者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些字字敲打成文的作品有可能不被待见。那些用辛勤汗水铸就的文章,有可能敌不过人工智能基于热点生成的泡沫文章。那些生活在数字边缘的人群没有机会接触人工智能写作工具,从而无法享受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所带来的产品福利。而那些有条件并且热衷于利用人工智能写作应用的人,却能够在快速借鉴乃至抄袭的基础上形成文章。尽管存在着诸多争议与问题,人工智能写作应用依旧一路高歌猛进,大量资本争相追逐。换言之,人工智能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写作与阅读需求,但也要看到资本逻辑驱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摘编自吴雨星《人工智能写作的人学审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在模式化的应用类文体方面已经有超过人类写作的平均水平的范例,将来也可能全面赶超人类。
B.人工智能与人类存在本质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无论如何定义写作的范畴,人工智能都无法取代人类写作。
C.人工智能写作在本质上还是人的写作,其中凝聚着人类智慧劳动的结晶,高度发挥了人的主体性作用。
D.当下人工智能写作被资本裹挟,有的公司凭借智能化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获取经济效益,但忽视社会效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文学作品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功能存在的局限使其只能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类文学的特征。
B.人类的情感与想象丰富复杂,机器无法对其实现编码化,但随着算法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C.两则材料都客观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写作,都指出了人工智能写作本身的局限和带来的影响,但两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D.在资本逻辑的演化下,利用人工智能写作新闻很可能会爆出一些不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假新闻,对个人或企业造成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正在从事的最为深刻的研究方向之一,它甚至要比火与电对我们的影响还要深刻。
B.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智能机器能否产生情感,而是机器是否能够在没有情感基础的前提下产生智能。
C.有些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令人类自卑,但任何有头脑的人单是观察花朵就应该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D.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怎样发展,只要是作为技术,也就是处于工具地位,是作为人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工具。
4.为什么说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尚无法实现对人类写作的根本取代?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5.关于人工智能写作,巴黎政治大学要求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国内外众多期刊也明确禁止使用ChatGPT生成的论文。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您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

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 (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

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

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

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

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

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

(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制片人、作家迈克尔·伍德》,《中国社会科学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

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

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而忽略人伦的和艺术的

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伍德认为历史上的大乱并没有打破中国人对“斯文”的信守,汉字对文明的这种长期存续具有重要作用。
B.在伍德看来,杜甫的作品相较于李白的作品,更加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也更加能告诉当下的我们何为中国人。
C.“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静”句,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中以文化人的思想,与西方信奉的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
D.面对当今世界的时代难题,中华文明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华礼乐教化等文明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儒家文化仍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说明今天的中国人依然有必要学习儒家的核心文本。
B.中国有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歌所涉内容极广,且具当代意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杜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C.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根基和前提。
D.文学作品中平凡的细节描写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文化人的巨大力量。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孙犁《荷花淀》中,与水生嫂相约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沈从文《边城》中,翠翠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于是胡思乱想“要坐船下桃源县”“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点了灯笼火把去找”。
C.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对天发誓:“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如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
D.茹志娟《百合花》中,新媳妇明知道小战士已经牺牲,“却像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4.为了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迈克尔·伍德使用了哪些事实性论据,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
5.孙犁的小说《嘱咐》描写水生在参加战争八年之后回家时的情景。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小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及下面的选段阐述你的理由。

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看见房屋并没有烧,街里很安静,这正是人们吃晚饭,准备上门的时候了。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

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

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一抽一抽一搭搭地哭了。

(节选自孙犁《嘱咐》)

2023-12-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从“以古观今”的共情视角,使受众对历史传统的抽象记忆与固有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动力,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建构起今古互通、悠远深长的共情空间。

(摘编自张志坚《以短视频构建诗意的共情空间》)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戏腔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音乐元素、名师讲解古诗词受到用户热捧、非遗传承人进驻短视频平台……以往“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何以能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

有人说,短视频催生了一个“读秒时代”,越来越少用户有耐心等待视频播放结束,90%的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息,而是观看体验。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转变为更具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也正凭借着传播技术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体验空间,不断吸引用户注意力,在多感官的交互中丰富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往,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往往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受众圈子,按照他们的认知和趣味来“派单”。这样的分众传播难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影响力。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得以传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关键在于持续收获新的认同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7770万,占网民整体的94.8%。面对如此丰富的受众“宝矿”,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正从“分众”走向“大众”,频频与年轻群体实现“双向奔赴”。

短视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审美主体,呈现出大众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创作者围绕这一特点,打造出具有文化记忆的作品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耳熟能详的故事融入大众化的体验之中,确保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编码与用户对其的转码相一致,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引起用户的共鸣。

在时间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把过去与现在相连,将过往的经验与记忆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当下不断触动用户的情绪,引起用户的回忆,并引导用户重新关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被逐渐淡忘的传统文化。如过年系列短视频《挂灯笼、贴对联、备好年货过大年啦》,展现的是炸蛋酥花生、缝制新衣、制作糖葫芦和糖画等过年细节,这些是每个人的儿时经历,视频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并引起了众多用户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

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叙事与当下传播社会大众共同经历相结合,构造出一个具有共同情感经验的意义空间,并通过角色、情节等来影响用户的情绪,拉近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视频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共情效果。某视频账号通过国风变装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其视频内容以“遇到困难—放弃—解决困难—实现变装”的线条来呈现。在《好彩无借力,何以落九天》一集中,主人公因不想当“没人看的里子”而放弃敲鼓,后又为传承舞狮文化而回归敲鼓,最终实现舞狮变装。也正是因为主人公坚持做热爱的事情,使用户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经历,将“我”投射到短视频的内容之中,从而产生了共情,实现了有效传播和意义传达。

(摘编自刘文辉《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破圈”传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可短视频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且都提到要以短视频构建共情空间。
B.材料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比较晦涩难懂,所以这类文化类短视频经常曲高和寡,难以产生共鸣。
C.材料一认为,传统文化短视频立足当下,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出发,注重“以古观今”。
D.材料二认为,很多用户在一个短视频上的停留时间很短,这说明很多用户其实难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强调体验感,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这也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
B.文化传播不应该提前预设某些明确的受众群体,而应该注重广泛性,扩大传播影响力。
C.传统文化视频的创作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大众的体验中,体现大众性的特点。
D.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始终追求“破圈”传播,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和意义传达。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从注重“以古观今”和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及凝聚性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一第二段,主要从历史和现实对接的角度论证文化记忆怎样产生情感共鸣的问题。
C.材料二第二、四两段列举详细数字,准确概括了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现状。
D.材料二最后两段列举了部分事例,具体分析了一些短视频“破圈”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材料二充分体现了议论类文章的通俗形象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如果班级将要制作一个有关端午民俗的短视频,我们在制作视频时除了形式方面的因素,还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12-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劳动创造人类,恩格斯指出,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制造工具最初是将自然之物通过人类的加工使其成为能够打猎或捕鱼的工具,将自然的石块、动物骨头等加工成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艺,这使得前人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因而手工艺劳动在起源意义上就是创造人类的劳动。手工艺劳动从创造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发展到满足人类对美的需求,从磨制石器到制作玉器,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如陶工所制作的陶器,从简单粗陋到不断精致化,使得陶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美的欣赏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使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换言之,工匠就是从小学徒而终身从事某种匠工的人,如铁匠、铜匠、建筑泥瓦匠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农业之外的各种手工艺工匠已经形成规模,称为百工。这些工匠能够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技艺水平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在我国的工艺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鲁班、李春、李冰、沈括这样的世界级工匠大师,还有遍及各种工艺领域里像庖丁那样手艺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就是工匠群体展现出的良好职业素养和精神品格,是对工匠所具有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的概括。工匠精神是在劳动精神基础上的跃升,实现了从爱干、苦干、实干,到乐干、细干、巧干的跨越。因而,工匠精神既体现了敬业之美的精神原色,又表现了创造之美的品质追求,更展现了追求之美的价值升华。

工匠精神不仅是大国工匠群体特有的精神品质,更是广大技术工人心无旁骛钻研技能的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充分体现了匠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内在包含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等精神品质。

执着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坚实基础。执着专注,在古代主要体现为择一事终一生”“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专注精神。在中国古代,专一坚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界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对工作、事业的态度。古代工匠劳作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性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技巧,而这种经验性知识、技能、技巧,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获得,特别是在制作条件极其简陋的早期社会,因而特别需要有专注和执着精神的保障。工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坐得住冷板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永不服输,永不气馁。这种精神,就是执着专注精神。正是由于执着专注,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巧而生精,才能够铸成精品、终成大器。庖丁目无全牛解牛术的获取,靠的就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一生磨一剑的执着与专注。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其内在的深刻道理,也在于此。

在信息网络时代,虽然很多工艺流程已经被机器、电脑所取代,但工匠这种执着专注的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不是工匠手工操作的表面形式,而是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对工作的执着专注态度。这种态度,是成就时代伟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保障。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职业操守。所谓精益求精,意为在已经很美好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美好,这是一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极致的精神。精益求精,不但体现在对所有产品的精益求精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整个制作过程的精益求精上。工匠之所以能够不断精进技艺、提升质量,靠的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精神的加持。工匠笃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永不自满,永不停歇,永不懈怠,从而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制成了匠心独具、超凡脱俗的产品。在这种永无止境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工匠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融入到作品、产品的制作之中,赋予作品、产品以灵动的气质和永恒的生命力;工匠也在这一过程中升华了自己,提升了自我,并为自己筑成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产品质量、性能上下硬功夫、苦功夫、实功夫;需要我们奉行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人生信条,尽心尽力,尽善尽美,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人生境界。

(摘编自郑兴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初的手工艺是将自然的石块、动物骨头等加工成工具,它使人类迈出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
B.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人的统称,他们从小学徒并且终身从事某种匠工。
C.随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传统手工工匠已不复存在,但出现了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
D.工匠精神是工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品格,体现了其对自身工作及职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工”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各种手工艺工匠的称呼,其中不包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夫。
B.在制作条件极简陋的早期社会,工匠如果缺乏专注执着精神就无法获得经验、技能和技巧。
C.在当今高科技时代,虽然很多工艺流程已被取代,但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仍需大力弘扬。
D.精益求精意味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极致,它体现在所有产品乃至整个制作过程之中。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从我国第一座公路钢箱梁斜拉桥,到第一座采用整体节点焊接结构的钢桁梁桥,王汝运不断创造焊接工艺的“第一”。
B.杭州市设立工匠日、工匠文化馆、工匠文化公园等,营造工匠文化的氛围环境,进一步激发工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C.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D.大国工匠高凤林四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终于把焊接误差控制在0.16毫米之内,并将焊接停留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当今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12-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媒体时代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是,信息生产量巨大和信息传播速度快、获取便捷。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读者毫无抵抗力,因为信息包含了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全部内容,诸如经验、知识、故事、传奇等。而小说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只不过是小说家对信息艺术化、个人化处理之后以艺术作品之名进行的传递。那么,在时代与小说之间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信息落差”,当读者在自媒体的无数信息中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精神启蒙和精神满足时,如果当前小说没有超越这些信息的优势——足够的叙事吸引力和精神震撼力,那么读者势必将会远离当前小说,小说的艺术创造活力也势必随之而衰。

在口头传播时代和书籍报纸时代,读者和小说家之间几乎不存在“信息落差”,甚至小说家的信息量大于读者;而到了电视时代,这种“信息落差”出现了,但缝隙不大,所以本雅明感叹“小说作为讲故事这门古老的手艺衰落了”;在前两个时代,一个聪明的小说家尚能弥补这种“信息落差”,但是如今,一个小说家如果不是足够聪明或者伟大,他将很难填补这种“信息落差”。毫无疑问,信息的爆炸现场对小说写作造成了重大挑战甚至威胁,读者的逃离是挑战和威胁之一,而真正的挑战和威胁来自小说家的无奈——“想象力已经落后于极端的花哨现实”(乔治·斯坦纳语)以及无法创造艺术的征服力去弥补“信息落差”。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无数的光怪陆离的信息和现实奔涌到小说家面前时,是否为小说家打开了一扇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之门呢?当然是。所以,找到处理信息的原则和方式,将信息进行艺术的转化成为关键。

如果我们将信息分为日常生活和传奇经验两种,我们会发现,小说艺术的呈现大致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或理论:如果我们写的是一个日常生活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写出它的传奇性;如果我们写的是一个传奇经验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写出它的日常性。日常生活的传奇性和传奇经验的日常性,这二者的平衡处理,实质上是在独特、生动的“个”和普遍、宽阔的“类”之间展开,最终做到“个”中有“类”,“类”中有“个”,如黑格尔所说“艺术不应该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必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东西”。

“日常生活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却展示了时间的内涵”“它是一切,包围着我们”“但像时间一样,不知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学者徐前进如是形而上概括。日常生活的特点注定了当我们把日常生活原封不动搬进小说时,因其无限重复、缺乏奇异、丧失意义感,它不仅摧毁读者的阅读耐心,也难以迈入艺术的层面。所以,要超越日常生活的重复、狭隘与功利,就必须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化,即写出它的传奇性——赋予日常生活断裂、惊奇和伟大。小说艺术也正是在日常生活这种传奇性的转化中完成的。写出日常生活的传奇性是完成信息到艺术转换的途径之一,反之,还有另外一条途径是写出传奇故事的日常性。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降临,制造传奇和讲述传奇如更大的旋风一般席卷我们的世界。只要打开网络热搜或进入短视频平台,千奇百怪的信息和传奇经验或故事层出不穷地冒出来,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极端的花哨现实”在各个数字终端被观看、被消费,甚至被轻而易举地添油加醋地“创作”之后再一次被传播,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因此而诞生。制造、讲述、消费传奇在今日自媒体时代俨然已成为一桩全体网民参与的大生意,大受平台和资本青睐。

毫无疑问,这些传奇信息或故事不仅对普通网民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对小说家们也是如此,这是他们单调匮乏的日常生活和书斋经验之外写作素材重要的来源和补充。但是,当小说家把目光投向这些传奇经验或故事,借助想象力和虚构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小说时,我们看到了传奇经验或故事转换为小说的种种遗憾。有些小说只是传奇经验或故事的扩展版,如啰嗦的新闻事件;有些小说描摹的人物大起大落,多写的是时代热门之事,如社会变革“大事记”……这类小说在艺术上是失败的。对传奇经验或故事的处理丧失了想象和虚构的能力,导致了这类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叙事美学偏向,用张爱玲的话来说是:“许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

如何从传奇经验或故事的“力”中呈现出“美”来,有一策略:便是写出它的日常性来,即写出“飞扬”中的“安稳”来。传奇经验的“这一个”与日常性的“这一类”在小说中相遇的瞬间,艺术的化学反应随之发生,传奇经验的“力”被普遍性的日常伦理削弱,而表现出小说的“美”来,诸如那种人类的普遍关切、情感以及认知等。

(摘编自石华鹏《在日常与传奇之间——自媒体时代小说写作的两种叙事策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信息所吸引。信息中有大量的故事,因此小说这种“讲故事”的文体必然会衰落。
B.写出日常生活的传奇性和写出传奇故事的日常性,是从信息转换到艺术的两种途径,也是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途径。
C.自媒体时代为传奇经验或故事的疯狂生长提供了完备的技术和丰厚的营养,传奇包围着我们日常且琐碎的生活。
D.要想平衡好日常生活的传奇性与传奇经验的日常性这两者的关系,不妨参照黑格尔所说,保持个性化,去除普遍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本雅明的话,是为了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与小说家之间出现了信息落差,这给小说家带来了挑战。
B.文中“极端的花哨现实”是指如今千奇百怪的信息和传奇经验、故事,类似于网上流传的“比小说更魔幻的是现实”。
C.文中引用徐前进的话,是为了说明日常生活是无限重复、缺乏奇异、丧失意义感的,因此不能把日常生活原封不动地搬进小说。
D.文中引用张爱玲的话,是为了警醒当今时代的小说创作不能只有传奇和故事,还要有想象和虚构的能力。
3.下列篇目中最符合文中所讲的“写出日常生活的传奇性”的一项是(       
A.《促织》B.《祝福》C.《哦,香雪》D.《别了,“不列颠尼亚”》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王蒙说:“创作的兴趣就是,每一篇作品都是新的,是让你激动的。”请根据文本分析,在自媒体时代小说家应该如何保持创作的活力?
2023-12-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