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标题中为什么选用“改造”这个动词?能不能换用“改变”或者“改进”?
2024-01-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2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讨论县城经济发展和就地就近城镇化,是因为它具备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的市场基础。”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春季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宇鹏指出,城市化外溢效应、工业化和信息化叠加以及农业功能转变三重作用共同叠加,为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带来了机会。

在何宇鹏看来,“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但同时也是看得见的‘脚’,这个‘脚’就是农民工的脚步”。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人口分布经历了三个阶段,恰恰反映了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空间变化。

以前,农民工吸纳主体为小城镇,他们“离土不离乡”。1998年开始,异地吸纳成为农民工吸纳的主要方式,在1998—2011年,异地吸纳以大规模跨区跨省流动为主。

若将省内流动视为就近城镇化,在异地流动中,最近十年,就近城镇化开始成为吸纳农民工的主体。数据显示,2011年开始,农民工省内流动比例达到52.9%,成为异地流动的主体,到2020年省内流动比例进一步上升到58.4%。

2020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

单位:万人、%

按输出地分外出农民工总量构成
外出农民工外出农民工
跨省流动省内流动跨省流动省内流动
合计1695970529907100.041.658.4
中部地区46247193905100.015.584.5
中部地区621035932617100.057.942.1
西部地区549025572933100.046.653.4
东北地区635183452100.028.871.2

“在金融危机之前,即2003—2005年我国就已迎来‘刘易斯拐点’。但当时我国域镇化还未达到50%,当时希望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来解决农民工转移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何宇鹏表示,如今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已经具备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的市场基础。

(摘编自《三个作用共同叠加,为就地就近城镇化带来机会》)

材料二:

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点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和安家的需求,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产业衔接和分工配合。

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

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利于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发展路径。

(摘编自《充分认识推进县城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三:

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要科学确立功能定位,决不能“千城一面”,需要在“各具特色”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尊重各个县城的发展规律,根据全城资源、人口等要素流动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同时,要“跳出县城看区域”,综合审视所在区域、经济带、交通线、物流网络中的战略定位,在深挖区位禀赋、区域资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提炼县城发展定位,确立核心产业体系、重点产品群、供应链网络和目标市场,明晰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协作关系,培育和强化被心竞争力,提升对人才、人口、企业的有效吸引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需要立足县城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面向市场融合、产业融合、人口融合的大趋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有文兴文,培育有影响力、有感召力的区域品牌。全国每个县城都需要立足县城实际,认真思考什么最拿得出手,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同时,还要坚决加店要放在第一位,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集群。

(摘编自《用特色优势“照亮县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宇鹏指出,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在城市化外溢效应、工业化和信息化叠加以及农业功能转变的共同作用下迎来了机会。
B.推进县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多种好处,如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C.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健全市政公用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都是县城建设的范畴,都是用来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
D.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决不能搞成“千城一面”,要在“各具特色”上下功夫,最关键还要“跳出县城看区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98年至2011年,异地吸纳成为农民工吸纳的主要方式,以大规模跨区跨省流动为主;2020年我国农民工跨省流动比例为41.6%。
B.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大,县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等城市的三分之二左右。
C.要综合审视所在区域、经济带、交通线、物流网络中的战略定位,在梳理提炼县城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深挖区位禀赋、区域资源。
D.如果能立足县城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好各方面需要,就能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3.三则材料都涉及县城建设和发展,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编者按:

今年,我们将迎来第74个五四青年节。历经社会百年变迁,青年有过迷茫、有过困惑,但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也因此催生了“鼠鼠文学”“孔乙己的长衫”等一系列以自嘲自讽方式应对社会矛盾的文化趋势。

青年的自嘲自讽反映出的是“不妥协”的态度。面对“青年失落”,我们不能一味批判,而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致力于解决其背后的社会主要矛盾,解答新的时代课题。《教育家》特邀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当下一些青年文化进行解读,一起走进青年的世界。

01“标”:卑微自嘲与发展困惑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秘舒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大学教育定位成精英教育,大众自然对其有更高的期待,即通过更高等的教育实现所谓“阶层的向上流动”。然而,今日的大学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培养模式来说早已不同往昔,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甚至突破了千万大关。这批高质量劳动者,虽然可以满足产业升级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但他们的自我价值期待却在不断降低。

在应对来自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时,有一部分青年会选择回避,故而生出“啃老”“宅”“躺平”等带有明显躲避性的亚文化;还有一部分选择直面压力,但迫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们会把自己定位成很卑微的角色,选择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自省,试图让自己接受并融入现实,正如“孔乙己文学”“谁人不在浪浪山”等网络热词的出现。这种消极情绪在网络的传播下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加剧了青年人的压力和焦虑。

从青年一代的成长过程来分析,他们大多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中成长起来,所以在面对如今多元开放的社会和丰富多元的文化时,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内心对生活的预期、对自我价值感的期待和一贯以来所受的评价方式、行为约束存在矛盾,导致他们一方面想要按照自己的预期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整个社会长期以来对青年发展评价的桎梏。我们的教育一直期待为学生树立一种“学习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选择、收获幸福人生”的观念,但应试教育留下的“硬伤”、根深蒂固的教育功利化思想,以及“996”“内卷”“学历竞赛”等社会现实,极大降低了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02“本”:社会流动与青年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李荷

在当下的知识青年对社会发出的种种叩问中,“尊严”是我们必然要谈论的话题。孔乙己的故事中,由于存在严格的等级秩序,“长衫”和“短衣帮”成为泾渭分明的身份符号,穿长衫的人即使生活潦倒,也不愿脱掉长衫,成为短衣帮,这恰恰说明短衣帮地位的卑微、生存的艰辛和社会尊重的缺乏。体力劳动者在物质和精神上处于双重劣势。社会越是分化,底层人民的社会尊严就越无法体现。当他们的子女终于上了大学,希望以此提升自己与家人的身份地位时,却发现千辛万苦得到的文凭“贬值”了,大学生依然面临为了生计而滑向“短衣帮”之势。这是什么样的无望!只有在一个“人人虽然不同却有同等尊严”的社会,青年的成长之花才能绽放,生命的选择才能多样。

面对社会结构性问题,教育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但有一些地方确实需要反思和警醒。长久以来,教育的一大问题在于它在实践中,偏执于以“绩优”来要求和衡量人的成长,用数字化、工具化的方式评价人,导致形成“高度竞争”的教育环境。杜威强调的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培养内心充盈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能够宠辱不惊、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03“药”:晴耕雨读与情绪激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荣华

面对时代洪流下的无奈与迷茫,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因为无论是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迁还是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对于个体而言都无力改变,唯有调整自我和适应,但这对于缺少社会磨砺和时间洗礼的青年来说,不是一件易事。

古人适应环境的智慧是“晴耕雨读”——下雨了,不如将原本外出劳作的计划变成在家读书、喝茶,偷享浮生半日闲;等雨停了,人也休息好了,更有精力投入农耕。对待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和焦虑,可转变心态:人力不可及的,坦然接纳;人力可及的,积极有为。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身能改变的事情上,保持良好心态,以待来时。

根据泰勒·本·沙哈尔的理论,幸福是“对于快乐和意义的全然体验”。如何帮助青年人找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通常来说,自我要求高的人总是容易“求不得”,因此会经常不满、抱怨,活得很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允许他们“找乐子”,让他们感受“当下的快乐”。但是,“当下的快乐”带来的积极情绪有可能不持久,从长远角度来看,需要用人生价值和意义来积蓄长期的情绪动力。所谓的“药”,就是给正在做的事情赋予当下的快乐和长远的意义。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4月刊第1期,原标题为《青年失落的“标、本、药”》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编者看来,“孔乙己的长衫”是新时代青年面对挑战时的一种自嘲,其精神内核仍然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不应对其进行批判。
B.“啃老”“宅”“躺平”“孔乙己文学”等网络热词带有的消极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加剧了青年人的压力和焦虑。
C.在孔乙己的故事中,“长衫”是一种身份符号,能够与地位的卑微、生存的艰辛的“短衣帮”区分开来。
D.现代青年经常不满、抱怨,活得很累,是因为其自我要求高,常常处于“求不得”的境况之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家》杂志特邀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当下引发热议的“孔乙己的长衫”进行解读,是希望能够解答新的时代课题。
B.当代青年如果能够在多元的评价标准中成长起来,在面对多元开放的社会和文化时,就不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
C.青年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通过打王者荣耀、吃大餐等方式,来感受当下的快乐,缓解压力和疲惫感。
D.三篇选文虽然都谈到了青年困惑,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小标题中的“标”“本”“药”非常精炼的将这种不同指出来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张荣华“晴耕雨读”观点的一项是(       
A.罢官北归,张孝祥在《过洞庭》中写道“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B.被贬黄州后,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C.受到反对者的排挤,屈原在《离骚》中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D.知音难觅时,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说“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编者在选文中标注详细的作者信息,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何用意?
5.如何解决“青年失落”这一新的时代课题?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尤其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增长2.2%,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1年,中国人均GDP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

2021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1890美元,较2012年增长1倍。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GNI排名中,中国人均GNI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68位,提升了44位。

2013—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年均减贫1237万人。据世界银行公开数据,中国贫困发生率从1981年年末的88.3%下降至2016年年末的0.5%,累计下降了87.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5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从42.7%下降到9.7%,累计下降33.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

(摘编自廖宗魁《喜迎二十大·数读非凡十年经济成就》)

材料二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百年大党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对14亿中国人民的又一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目标内蕴的共同富裕思想的一贯坚持与创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强决心与信心,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富之道,为人类社会走向富裕之路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吹响了破解相对贫困难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号角。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道世纪难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坚强的决心与信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的又一庄严承诺。

(摘编自樊爱霞、闫凌波《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理路与特色》)

材料三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的最高值为1,基尼系数越高,说明差距越大;一般认为,基尼系数位于0.3—0.4区间,贫富差距比较合理;进入0.4—0.5区间,差距过大,大于0.5时则差距悬殊。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都可以利用基尼系数进行分析。

12003—2019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动(基尼系数)

国家

基尼系数

德国

0.38

英国

0.33

法国

0.29

22019年几个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对比

财产差距,包括居民的金融资产、房产差距等。2002年测算,中国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约为0.49,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0.45左右。但到了2013年,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63左右,2018年约为0.7。据《中国新闻周刊》920日报道引述瑞信《全球财富报告2021》数据,2020年中国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达到0.704,虽然低于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但高于法国、意大利与日本等。

至于中国财产最多的10%人群和财产最少的10%人群,2002年财产差距约为37倍。到2013年,大概是160倍。财产差距的扩大,主要与房价有关。过去,房产约占居民财产的55%左右份额,现在超过70%。房价上涨,有房的与没房的人之间,财产差距就扩大了。

(摘编自常红晓、何珂《专访李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经济在2020年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只有中国经济才保持了正增长。
B.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2019至2021年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值。
C.1981—2016年,中国减贫的年均速度明显快于全球,2016年末,我国贫困发生率远低于全球水平。
D.财产差距包括居民的金融资产、房产差距等,目前我国居民财产中房产比重超七成,权重过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富裕”既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由2019年英、德、法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可推知,法国贫富差异最小、经济最发达。
C.美国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曾高于0.7,说明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财产差距悬殊的现象。
D.2002年,我国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差别不大,2018年,财产差距明显高于收入差距。
3.我国要推进共同富裕,具备怎样的优势?还面临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4-01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图一:学生喜欢的上课模式(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线上教学2)调查(可选取二项)

图二:你认为线上教育的优点有哪些?(答题人数451人)

(来源:衢州新闻网)

材料三: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省份。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在全国卫视关注度排名进入前10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

“在‘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与工信、广电等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的密切合作是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要保障。线上教育为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薄弱学校、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吕玉刚同时表示,这次在线教育实践,也暴露出网络运行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破解。

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师需要在实时交互的场景下,及时准确地采集学生的学习成效数据,随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在线教育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介绍。

(摘自《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人民日报》2020年5月5日)

1.下列关于“云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云教育”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推广,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工信、广电等部门的积极配合。
B.“云教育”要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分工协作,缺一不可。
C.“云教育”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有共享性、重复性、不受时空限制的便利性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
D.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图一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互动式的线上教学融合最受学生青睐,听讲式的线上教学最不受欢迎。
B.这次疫情中,在线教育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他们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
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两种模式都具有课堂教学不可复制的三大优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D.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为全国中小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3.材料一结尾说:“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复课后“云教育”继续探索的必要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民聚在一起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用来表示时间的字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地支中,子代表农历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子”是指刚出生的带有囟门的婴儿,非指“儿子”“子女”之义。弄清楚了“子”字的初文之义,也就明白了先民为什么要以此字作为时间的始点的道理。十二地支的起点定为0点,《说文》称这时阳气发动,万物开始滋生。新的一天开始了,就好像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一切都是新的。

时间的起点就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先民确定了四季。冬至之后,太阳开始回归,大地逐渐变暖,生命开始滋生,冬至是四季的起点。子的本义原只表时间的起点,但就起点这点看,子与冬至是相同的,故子排在了北方,象征北方,象征一切事物的起点。

正午十二点是一天之中太阳的最高点,“午”亦即时间的最高点,过后则走向相反的时间,寓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先民感知到的时间是周而复始的、循序渐进的有规律的运动,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时间序列。时间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又与方位结合在一起。因此,时间是有意义的,是与人的生命、生活和生产等方面关联在一起的。

(节选自王子林《甲骨文子午卯酉的时间观念》)

材料二:

关于时间的概念,《文子》引老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思想反映出古人对时间与空间的一种流行看法。“宇”字为房屋之形,可知“宇”本是对空间结构的一种描画,可以引申到“四方上下”的意义上来,获得对空间一般性的理解。相较而言,以“宙”为时间并不直观。对于时间的性质,除《老子》在道论意义上认为宇宙“有始”,其他思想家多认为时间无所终始。如《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此处直观表达出了对时间无穷尽的理解。但在这无始无终的时间内部,一般还具备着反复或循环的第二层性质。《吕氏春秋·大乐》中对天地车轮终而复始的比喻,日升月落,星辰轮回,飞鸟往复,荣枯循环,天象与物候两方面的规律性变化,在无数次的周而复始中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时间无穷,可以被标记

因为人们只能通过空间的变化见时间,所以对时间的标记,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比如《山海经》中记载了先民观察太阳在一年之中升落的位置,虽然这种对时间与方位的辨认还较为模糊,但基本上还原了古人对于时间的标记原理。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曾有以太阳和星象为空间坐标确定节气与季节的传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节律之中,内在包含着许多可见、可感、可知甚至可算的循环表象,因此成为人类生活秩序的一个基本模型,无论是微观的生活礼仪、社会生产,还是宏观的王朝祭礼,其制定、发生和校准等均以时间的循环规律为参照,甚至人类历史的行进,也有“终始”规律可循。从王朝更替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不乏权力统治的“开始”与“结束”。因此,“终”与“始”很早便进入了统治集团的历史思考之中,以此为基础,最终于汉代发展形成一类专门讨论历史进程与帝王次序的“终始”之学。在秦汉终始循环的历史观念下,历法这一本以天象为依据测算时间的技术,开始承担起摹写历史的政治功能。“历史秩序”不过是一个关于时间与历史的解释框架,而历法作为时间与历史的双重摹本,在汉代承担起塑造历史秩序的功能。从这一角度上看,刘歆通过《三统历谱》所表达出的对于秩序本身的追求,与中国传统时间观念所衍生出的“天道循环”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渊源。

(节选自贾祯祯《秦汉“天道循环”时间观的形成》)

材料三:

习总书记说:“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如何让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村庄历史文脉,并以“时间”为媒介,打造具有村庄特色的乡村景观呢?

百里峡村,依山傍水,拥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作为一座原本偏僻、贫穷的小山村,1982年因河北省作家铁凝的作品《哦,香雪》进入了人们的视线。1986年,随着野三坡景区的开发,村庄大力发展,成了景区内著名的旅游度假地。

村庄的整体规划以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线。入口香雪广场的景观代表着村庄在2000年后欣欣向荣的面貌,现代的建筑形式和七彩的色彩呼应着新时代的艺术气息。沿着时光廊道,游客从现代走向过去,尽头的“时光宝盒”是村庄20世纪80年代巨变的状态,老旧的村庄和“时髦”的游客冲击着这个村庄的记忆,建筑也从现代的楼房走向了富有年代感的院落。最后的老村犹如桃花源,灰色的毛石围墙掩映着绿植,一座座老院落是村庄美好的回忆。设计师在规划时,以村庄发展年代来串联全村的旅游观光轴线,轴线上的不同节点会通过空间、建筑、景观等各种实体元素展现各个年代的历史文化特色。

百里峡艺术小镇是美丽乡村改革建设的一种尝试,它以“时间”为主角,以空间、建筑、景观等元素创造出不同时间下的文化特色,从而实现了百里峡村的“一村一品”,在“时间概念”的应用上系统性地深挖村庄历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设计语言、材料、艺术创作中融入不同年代的文化元素,形成特征明显的文化链条。

(节选自牛梦媛 张天新《基于时间概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子”是时间的起点,也是四季的起点;“午”寓意时间盛极必反,从而说明时间是周而复始的。
B.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子排在北方,象征北方,这决定了人们只能通过空间的变化见时间。
C.思想家都认为,时间无所终始,但在这无始无终的时间内部,一般还具备着反复或循环的第二层性质。
D.百里峡艺术小镇的整体规划,以村庄发展的历史为时间脉络,旅游观光轴线上的不同节点既形成了特征明显的文化链,也体现了“时间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表时间的汉字为例,阐明时间是循环往复的有规律的运动,时间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服务,时间是有意义的。
B.材料二引用大量材料论证时间可以被标记,但又是无所终始,不断循环的。
C.材料三通过引用铁凝的作品《哦,香雪》来论证百里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它成为美丽乡村改革成功实践的重要因素。
D.前两则选文论证严密,展现了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天道循环”的深刻文化渊源。
3.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时间可以被标记”的一项是(     
A.战国后期流行四方配四时,五行配五方的思想结构。
B.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D.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4.材料一与材料三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表达上也存在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5.“时间是有意义的,是与人的生命、生活和生产等方面关联在一起的。”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这一观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政策,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

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2018年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为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在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B.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加大了对为蹭热度、蹭补贴而进入该市场的电池厂商的淘汰力度,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C.中国动力电池在市场份额和企业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规模够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D.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不仅制约了国产锂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也直接导致国产锂电池企业无法“走出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相应的动力电池行业的跟进迫在眉睫。
B.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新能源汽车为电池产业带来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则是前者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C.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走在动力电池制造的前列,这可能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
D.全固态锂电池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它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也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赞、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戴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域外思想,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枝繁叶茂、结出硕果,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绝不是偶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学理上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融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发展,以及两者之间价值内涵的互补性,是其价值得以融通的前提条件与契合点。辩证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跨越百年时空,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和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它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以及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同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思想资源与精神滋养。正是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文化资源碰撞交流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兴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下,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了新的生命,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充分彰显、大放异彩。

(摘编自李殿祥《从三个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真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只有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既有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只有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又使马克思主义具备中国形式、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好繁荣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放异彩。

(摘编自黄一兵《深刻认识和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责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观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涵能够具有互补性,在于二者在学理上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融通之处。
C.当前我国的“兴文化”,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根,需要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与世界性。
C.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民族形式和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的根本原因。
D.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主流电影”坚持“人民性”原则,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策略,创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看,“新主流电影”是面向大众、邀请大众、期待通过大众检验的文化产品。“新主流电影”通过类型化,加强现实生活的可感性。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类型化程度不断加深,铸造出一批以军事战争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类型大片。如《战狼》《红海行动》等影片。“新主流电影”借助明星效应给现实主义带来契机与挑战。《建国大业》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众多华语明星纷纷进入主流电影生产体系,为彼此带来建设性的符号资本。“新主流电影”努力开拓市场空间,让相关产业服务于民。中国电影在市场化的摸索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电影的档期属性,形成了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三足鼎立”的态势。近年来上映的 “新主流电影”也多集中在这三大档期,而且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主流电影”采用最强大的创作团队、最精良的视听技术以及最有效的发行放映,通过 感官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沉浸,达到综合性的审美效果,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人民认同,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书写、中国学派的建构推向高峰。真实事件是“新主流电影”现实主义美学的木本水源。对于公众来说,历史上曾经发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不断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心理。记忆兼具叙事性、创造性特征。“新主流电 影”只有把“想象的共同体”的记忆经验以各种方式讲述出来,才可以获得不竭的创作动力。真实人物使得“新主流电影”浪漫主义见微知著。把人写好是“新主流电影”的重要标准。观 众看电影,最关心的还是人的故事,他们通过注视电影人物的言语、行为并审视电影人物的思想,寻找生命的参考,回望自己的本心。《中国机长》《中国医生》所创造的高票房、高热度,固然有强烈视听效果的助力,但能否体现出对于具体处境下的人的凝视才是好电影的终极标准。“新主流电影”在商业片视听奇观的轰炸和艺术片喃喃自语的留驻之间,见证“源于真实、高 于真实”的真实事件与人物。“新主流电影”对于现实、对于人类的关注还包括对于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如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硬科幻”类型影片。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也因电影的发展而繁荣,但是“新主流电影”强调:一定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一条无限趋近“人民性”的渐近线。观众即人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理期待是文艺作品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只有真正深入人民群众,体味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命轨迹,揭示时代的进程,解决他们的困惑,确认他们的认同,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所以“新主流电影”视域下的“人民性”,将在“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上不遗余力。在制片、发行、放映的全过程中,“新主流电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沿着“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方向,使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摘编自黄钟军《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属性,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B.文艺工作者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植于生活,就会创作出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
C.“新主流电影”不需要有强烈视听效果,只需要把人写好,让观众通过对真实人物的凝视实现自我观照。
D.“新主流电影”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当两个效益发生矛盾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核心要义,材料二阐述了“人民性”在电影艺术产业中的具体实践。
B.“新主流电影”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的真诚践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足于真实事件,二是还原真实人物。
C.成功的“新主流电影”创作者为了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可能会吸纳众多华语明星进入生产体系。
D.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是文艺作品的灵感来源,作家要深入人民群众,如曹雪芹对清朝的社会生活做过剖析,才创作出《红楼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列宁:“艺术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
B.周作人:“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C.鲁迅:“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D.郭沫若:“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
4.柳青为了创作以陕西关中农民为主体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定居并蹲点在陕西原长安县的皇甫村14年,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文学长廊里的经典形象。请结合材料一说说柳青这么做的原因。
5.如何让“新主流电影”创造更多的“文艺精品”?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2-23高二上·浙江嘉兴·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方略有: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摘编自《人民日报政文·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材料二: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这样的睿智,值得今人借鉴。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材料三:

东西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在原始自然观基础上,原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审视,从卡西尔的思想观念中,原始自然观就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物都属于一种生命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类的生存需要顺应自然,依赖自然,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发明的人工取火,保存火种,制造石器、骨器等,就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成就,从创造的劳动工具方面来讲,人和其他动物就存在了本质的区别,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但本质上仍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性角度来讲,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的快速迭代、科技的进步,体现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观念和行为。但是,从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原始自然观中生命一体化思想逐渐演变为天人合一,具有顺应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双重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继承发展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与工业文明时代中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将自然和社会碎片化,利用技术和资本将其重新组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掠夺、被操纵的一种形态。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从而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工业文明时期,人和自然之间由相互依存转变为相互对立,由于对自然任意开发,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形势逐渐严峻。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之间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金凤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虽没有“生态”一词,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了不违背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生态思想。
B.目前,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面临灭绝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之行。
C.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形态不是掠夺、被操纵,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自然观,顺应当今人类的生存需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讲天地人关系的时候,认为天人协调才是理想境界,人的生产生活不应该违逆自然,逆天而行。
B.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有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生态文明思想是西方环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思想核心是强调对环境的绝对意义上的爱护和保护。
D.无论天人一体、天人对立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对天人关系的有益探索,都有合理的一面。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用来警醒“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一项是(     
A.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毛泽东)
B.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胡锦涛)
C.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D.征服自然的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必然受到神的鼓励。(培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2022-11-1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