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年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明值日打扫教室,弄得一地鸡毛。班主任叫他重新打扫,他消极对抗,推着帚帕,昂着头在教室走了三圈就完事了。班主任生气地说:扫除都做不好,学习还搞得好吗?”“来,我教你!班主任一边做一边说,《韩非子》有言:‘事成于密败于疏,行成于思毁于随。’做事因勤奋努力而成功,因懒惰疏忽而失败;德行因善思而成,因随性散漫而败。做扫除不仅要勤奋,不怕脏不怕累,也是要动脑筋的。比如你得先安排好扫除流程,先清扫除大的垃圾,再拖地;拖地前得洗净、拧干帚帕,拖地时人应退着走,这样才不会踩脏刚拖好的湿地板。……

细嚼班主任的一番话,小小扫除的确包含了许多治学之道,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证明“扫除都做不好,学习还搞得好吗?”不是一句气话。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的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猜疑,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惟我独尊。)

——《论语·子罕》

材料二

人类感知有很大的局限。首先是视觉局限,人类肉眼可感知的可见光波长范围仅为390nm780nm。低于390nm为紫外线,高于780nm为红外线,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只能看见很小的一个波段。

其次是听觉的局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可以看到紫外线和红外线,也许这个世界会被重新定义。因为我们不仅能在夜间看见任何有温度的东西,也能在自然灾害来临前提前收到次声波信号。

材料三

当下最稀缺的资源不是高智商,而是谦卑和敬畏。

——老魏

在当今人人都是演说家和作家的时代,这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想。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谋定而后动。”

——《孙子兵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2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树立了主天地沉浮、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劳动模范张秉贵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你刚步入人生新阶段,对理想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南田家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见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当代人往往不容易看见时间,更不容易看见自己。“看见时间 ”和“看见自己”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01-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有人说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落的苹果砸到了,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人说瓦特看见壶里的水汽冲开了壶盖,发明了蒸汽机。但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等创新不是胡思乱想,创新成果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突破、认识突破。

以上材料对广大青年学子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1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白面对被赐金放还的命运,心中郁闷,纵声怒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来抒发躬逢盛世却功业犹未成的悲苦心酸。中唐诗人孟郊面对多次科举考试接连落第的命运,愁肠百结,吟出出门即有障,谁谓天地宽?来怨天尤人。

面对人生困境,有人慨叹自身命运不济,有人抱怨世道不公,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08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林因为赶着去单位上班,买回来的豆腐忘了放冰箱里,结果馊掉了。

小林的老婆先下班回家,看到馊掉的豆腐,将怒气对准了小林:“买回来的豆腐不放在冰箱里,存的什么心?”

小林本就丧气,因为买豆腐迟到,还被新来的大学生抓住,也是一腔的火气:“一斤豆腐,馊了就馊了,谁也不是故意的,何必说个没完没了?”

就这样,两人吵了起来,本来吵吵就算了,小林又把去年打破暖水壶的破事给提出来。

老婆这下火了,把小林上月打碎花瓶的事也拿出来说事……

一场家庭大战就这样无可挽回地爆发了。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是否因为一些不相关的小事纠缠,而导致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偏差?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4-01-0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830日,华为mate60mate60pro手机发售引起世界轰动。面对美国不惜举全国之力并联合其他国家的打压,长达3年多的政治逼迫、技术封锁、芯片断供……华为依然绝不低头,独立研发,奋起直追。新款华为mate60mate60pro手机一经问世,震惊全球——卫星电话、超可靠玄武架构、第二代昆仑玻璃、麒麟9000s国产芯片、鸿蒙4.0操作系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企业突破技术封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是坚持独立自主的一种体现。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