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晋穆侯与两位夫人的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是西周贵族生活的物质反映,对于研究晋国历史、西周历史以及西周的礼制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描述符合晋国晋穆侯时期的有(     )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②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
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据史料记载,在西汉时期,有的地主家有租种土地的佃户千家,这些佃户要交纳收获物的一半作为租税,即所谓“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由此可见(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②地主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受雇于地主,成为佃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汉书 王莽传》记载:“(王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即国有)田’,奴婢日‘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以前)无田,今当受田者,如(按)制度.”这一改革最终彻底失败,其原因可能有(       )
A.未给予农民充分的人身自由B.生产关系调整落后于生产力
C.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D.未彻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锁
2023-10-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主角“小玉壶”出逃的使命就是将流失海外文物们的心声,用信件形式带回国内。漂泊在外的“唐小马”在信中诉说自己身在牢笼里,依然记得与同伴跑遍大好河山的誓言。在“唐小马”出生时(     
①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城市开始出现
③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个体劳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发明和应用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春秋时期,齐国任用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倡“相地而衰征”。“衰(cui)”是等差的意思,国家分田到农户,按照土地质量和产量,让农民将收获的一部分粮食以赋税的形式交给国家。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齐国的改革(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使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确立了私有制
③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进步
④使经济基础适应了上层建筑的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一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②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③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④收取苛捐杂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汉书·王莽传》记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一改革最终彻底失败,其原因可能有(       )
①部分生产关系设计过于落后,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把土地改革设想的过于简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未给予农民充分的人身自由,未彻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锁
④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激化了千疮百孔的阶级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使用天然金属,后来学会了制作纯铜器,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随着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由此确立,随之也出现了阶级,墓葬之间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小墓墓穴十分简陋,只有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

材料二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哗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三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藉。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1)结合材料一,分析原始社会为什么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0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这句话描述的是(       
A.奴隶主制民主政治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
C.西周的分封制D.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
2023-10-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