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多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所提出的有关议案、意见、提案和各方建议,不少被吸纳进草案。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材料二   甲公司设计并生产的一款灯具,其外观高度模仿了乙公司设计并建造的雕塑作品。同时为了提高该款灯具的市场销量,甲公司在产品标签上注明设计者为国内某知名设计师胡某,而胡某对此却毫不知情。


(1)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本案中甲公司侵犯了当事人的哪些权利。
2022-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修改地方组织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对这部法律进行了第六次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充实“总则”内容。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完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的设置,充实、细化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明确地方政府建设的原则要求;完善地方政府职权和工作方面的有关规定;明确地方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优化协同高效以及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
★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
★明确区域发展合作机制。
★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并完善相关规定。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022-07-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④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收到留言100多万条;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这说明( )
①公民通过行使决策权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国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④党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

6 . 材料一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材料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社会各界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讨论。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1)结合材料一,简述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2022-06-2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治,美好生活的保护伞,民之福祉,法之所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2021年的三次审议,可谓十年磨一剑。“家庭教育法”的总体思路是,政府领航掌舵、社会共同推进,突出强调了社会协同的重要性,明确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全社会的责任。该法的出台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的新纪元,把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由过去的“家规治家”向“依法治家”转变,营造“以德正己,依法治家”的社会新风尚,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小家之事”背后的“大国之治”。
2022-06-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

8 .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

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

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
2022-06-22更新 | 12328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组织制度、选举制度、代表制度、议事制度、立法制度。监督制度等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下列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着我国的国体
②它扎根于中国国情,也借鉴了人类现代制度文明
③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④它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9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海淀区人大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作出了铿锵有力的“海淀表达”。

坚持在区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人大工作,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年度工作要点、区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党组工作开展情况等重要事项率先尝试设立就职宣誓制度,依法由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常委会通过任命后,适时进行就职宣誓。海淀的生动实践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确立宪法宣誓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重要参考。

结合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评议。人大代表当“考官”,政府部门来“应考”,提高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改进了工作作风。

指导各街镇认真落实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通过代表信息公开、选民接待日、代表进社区、“代表联系选民月”、代表集中述职等形式,密切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听取民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海淀表达”所彰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