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明确内涵的方法
(1)定义。
①含义。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________的方法。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_
②构成。定义由被定义项、________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③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________,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2)正确定义的要求。
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________,正确地认识________,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________。否则,就会犯“________”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________。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________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________。否则,就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2021-10-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4.2明确概念的方法

2 . 材料一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材料二   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


(1)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2)真理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2023-08-13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案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议题 概念的含义

情境分析

材料一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要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首先,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类事物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其次,由于概念更普遍、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直观的局限,真正理解客观事物。再次,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结成果,又是人们获得新认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作出判断,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总之,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只要我们在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

材料二   《三国演义》中,侍者夜间为曹操拾被,被曹操所杀。曹操杀了侍者并说自己追悔梦中杀人。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思维碰撞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什么是概念以及它是如何反映事物属性的。
(2)利用概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杨修的话的认识。
4 . 科幻小说《月球旅店》中展现了月球旅游的详细过程,大量真实严谨的技术细节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带入到游客和设计师的角色中,亲身体验月球旅游和设计这个宏大工程的真实与震撼。科幻小说《月球旅店》(     
A.表明人的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的合理的反映
B.说明人们认识利用规律能够把梦想变为现实
C.拓展了人类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源于人们对太空的主观想象和对理想的追求
5 .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思维方法的运用。先秦思想家孟子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下列对“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②“后知后觉”表明思维能够确定认识对象的状态
③“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相互独立无法关联
④“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具有超前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中国邮政于2021年11月24日发行《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一套5枚,选取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5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别为:“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华龙一号”、“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科技创新邮票(     

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载体,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②用简练概括的画面表现深奥的科学原理,表明艺术创新思维源于合理想象
③以简单朴实的视觉元素展现国家发展进步大主题,设计者正确处理了系统要素关系
④蕴含的虚实相生创作手法将写实与抽象表达有机结合,体现了意识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0更新 | 1054次组卷 | 4卷引用: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学案
7 . 议题 科学思维的含义

情境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坚持运用科学思维作出的战略抉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也需坚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等科学思维。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拥有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等多方面的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运用战略思维高远瞩、统揽全局,特别是要扭住战略基点,坚持战略方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供需两端的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来谋划推进。我们必须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以辩证思维抓关键。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认识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以便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规律。

以底线思维防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思维碰撞
(1)结合材料说明,什么是科学思维?其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科学思维是基本的思维形态吗?为什么?
2021-10-2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8 . 对漫画《摇身一变》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摇身一变》作者:王铎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②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④名人效应影响价格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3857次组卷 | 60卷引用: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32次组卷 | 60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2.1“逻辑”的多种含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超前的认识
④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