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359次组卷 | 21卷引用:《小题狂刷》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狂刷07 世界的物质性
2 .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下列体现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的是(  )
A.认识某一对象前,先确定其具有的性质
B.研究植物,要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式、功能等
C.要想区别不同的血型,必须区分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
D.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
2024-02-06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把握辩证与分合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下列关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与“苹果”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B.“有心脏的动物”与“有肾脏的动物”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C.“中学生”与“球迷”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D.“马”与“动物”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4 . 2023年2月,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经过一系列实验,首次在蚕体中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膜转运蛋白基因(簇),揭示了家蚕绿茧形成及茧色演化的遗传机理。该理论成果对选育和创制高品质的新型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①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识之物
③遵循规律的特殊性,意识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理论能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海派文化”以“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著称,这一方面指上海文化发端于历史悠扬的江南文化;另一方面指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汇中,上海文化对复杂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理解、吸收与转化。由此可见,“海派文化”(     
①坚持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②在体现文化竞争的同时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③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说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17更新 | 23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8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32次组卷 | 60卷引用: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的思维观念(一)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是一个综合性、长周期、高成本的系统工程,经历了由动物试验和安全评估,到人体试验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数个阶段。如选择小白鼠、仓鼠和长臂猿、恒河猴与人类非常接近的优势,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规律。然后再将这一试验结果用在人体上,对人体进行1-3期实验,以评估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见,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过程中动物实验起到了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重要桥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经历了由动物试验到人体试验。这一过程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推理方式?这种推理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2)这种推理方式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应具备哪些条件?
8 . 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到底哪一个下落得更快?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伽利略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轻的物体会拖住重的物体的速度,下落速度会比重的物体慢;但绑在一起后,两个物体的总重量比重的物体大,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的物体快。最终伽利略得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②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具备科学性
③伽利略的结论体现了逻辑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④伽利略的结论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客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八次双周考政治试题
2019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一段时间以来,文化市场上掀起了“红色经典”改编热。“庄严的历史人生思考成为嬉皮笑脸的市井闹剧,侠肝义胆的英雄成为小肚鸡肠利欲熏心的政客,卖国求荣无恶不作的汉奸成为侠骨柔情的义士……”在漫无边际的扩充与稀释中,名著被涂改得面目全非,经典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文化市场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表现
②这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③这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密切的关系
④这反映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19-11-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1月19日《每日一题》必修3——文化生活的“喜”“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