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首先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 2013年3月4日,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展览内容由“光辉榜样,时代楷模”和“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两部分组成。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②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④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1-26更新 | 6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阶段复习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13-14高二·吉林·阶段练习
3 . 20多年前的一天,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在喝下午茶,有人向她报告说,中国电视机销往英国,言外之意应当重视中国的竞争力。但撒切尔夫人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省的话:这算什么?等中国电影大片进入英国时你再向我报告。材料表明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应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0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教学评估政治试卷(一)
12-13高二下·吉林延边·期中
4 . 在喜迎党的90岁华诞的重要时刻,中组部作出对全国4万余名司局级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党性培训的重大部署,并且依托中组部独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开展“重走红军百里挑粮路”的体验式教学,让干部们回归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这是因为(   
A.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B.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决定人生的发展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转化为人的精神力量
2016-11-2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微博微信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和分享的需求。随时关注、发送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微博微信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微信是人人参与的草根文化,而青年则成为其天然的主体。
一方面,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加快文化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有效工具,为各项建设事业发挥着正能量;政府也开始大胆尝试使用这一平台,用微博传递正能量,以期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微博微信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同时微博微信在扩大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人际交往的部落化和江湖化;使人们迷恋于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儿”,从而丧失了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和大胸怀。
(1)微博微信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大舞台。请结合材料,谈谈用微博微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文化意义。
(2)利用微博微信传递社会正能量,中学生应如何做?请你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提出两条建议。
2016-11-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读书故事和“开卷有益”的社会共识。但曾几何时,国人这种爱读书的文化传统似乎已风光不再。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着当下的读书危机:中国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2.37本,韩国11本,俄罗斯超过20本,日本32本,以色列最多达62本。
为什么当下中国会出现“阅读危机”?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有人怪罪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没有大把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有人说是信息科技惹的祸,它诱发了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浏览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浅阅读”陋习;有人认为全民阅读氛围难以形成,阅读危机积重难返,阅读的软、硬件差,人们爱读书的习惯不可能再培养起来。
材料二:全民阅读,意义重大。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不同声音”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就“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3)为配合“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请你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计一项具体活动并说明理由。(例如:各班开设图书角,理由: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你设计的活动:
理由:
2016-11-2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7 .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全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①文化富有的国家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5-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黑两省八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11高三·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9 .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最美的洗脚妹”刘丽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016-11-21更新 | 8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政治试卷
11-12高二上·云南德宏·期末
10 . 材料一   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文化现象?
(2)你认为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并为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提出一些建议?
2016-11-26更新 | 8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汪清县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