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CCTV-1播出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引来好评如潮。习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它是爱国爱党、明智担责、鉴今资政,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该节目让青年学生在真实动人的故事中感受苦难辉煌,在紧张激烈的竞答中学习党史知识,在权威专家的解读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含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2)广大青年如何学习党史提出两点建议。
2022-08-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单元由个人组成。家风,秉承着一个家族或者家庭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具有非常优良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的传统。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瞿独伊说:“父亲瞿秋白留给自己的财富是‘有信仰、爱祖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安徽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宏塔说:考风就是,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用朴实和纯粹传承革命。家里永远挂着祖父李大钊的那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七一勋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农民、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兼职)卓嘎说:“父亲临终时要求她坚持下来,让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家国情怀与家邦文化,家风家教的传承与发扬,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丰富。开展家风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德行教育效果,是践行国家政策,满足社会需求,体现公益价值的多效尝试。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优良的家风对于助力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疫工作总要求,为科学战“疫”指明了方向。中医药专家和人才作为中医药科普传播的重要力量和传播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为做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传播的内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优传播内容,增加优质科普知识供给,使民众在第一时间掌握和应用中医药防控知识,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注重传播路径的创新改革和路径研究,利用新媒体矩阵来拓宽中医药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快中医药科普速度。

最后,要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直入人心,就是要把深奥的知识讲浅显,将复杂的道理弄简单,使枯燥的内容变有趣,通过设计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组织中医药文化活动,把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中医药文化和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这场科学战“疫”正是中医药科普走进百姓生活的契机,要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广大中医药界人士做大做强中医药科普知识传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宝贵的中医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过程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中医药文化在科学战“疫”中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3)某班举行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若你是其中一员,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4 .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天价彩礼、奢侈浪费办婚礼等问题,民政部日前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民政部提出该要求的原因是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自愿的     
③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是自发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11-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文章重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强调推进依法治国,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解决问题靠法。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在我国,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虽然普通话早已被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但是乡音难改,受传统习惯、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程度、传播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仍任重道远。

材料二英国作家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作为语言的重要代表,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方言,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容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1)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2)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好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的关系。
(3)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请你就如何保护方言提出两条建议。
7 . 为宣扬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使道德可以相互感染,相互支撑,相互温暖,相互传递。2015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报纸、网络、手机和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投票评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8 .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却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不以为然,相反地他们会认为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表明(  )。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 1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