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依据。
2 .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励人们奋发向上②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④深入挖掘时代精神,丰富爱国主义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18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全国上下纷纷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挖掘、宣传一批坚定信念、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一线劳动者,展现他们以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理念,激励广大劳动者胸怀理想、团结拼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一大批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一线劳动者通过此次系列活动脱颖而出,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受到了全社会的热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和特点的知识,说明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系列活动的依据。
(2)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出发,分析宣传最美劳动者的意义。
4 . 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共同践行“公筷行动”,浙江多地出台了多种宣传方案,以接地气、贴民心的方式将公筷推广进行到底。由此可见,“公筷”成为一种新风尚需要(       
①改变人们天生的文化素养②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③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④通过社会变革强制改变生活习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强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因为思政课(       
①对人们的影响都是强制的有形的
②具有更加突出的价值引导功能
③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在培育时代新人上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8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亲子阅读持续升温。2020年4月20日,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比2018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2.92次,略高于2018年的2.87次。亲子阅读受重视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是被动接受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5更新 | 58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开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在抗击疫情大决战中,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用诗歌、绘画、音乐、小品等各种艺术形式积极投身抗疫主题的文艺创作,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极大地缓解了公众的恐慌与焦虑,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士气。这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决定人的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22更新 | 42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届时,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同时,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0-06-17更新 | 737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某贫困地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宣传扶贫政策,讴歌勤劳创业、脱贫致富的故事,让群众看文化、懂文化,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扶起自主脱贫的志气,脱贫工作取得了实效。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给人打上深深的文化印记
③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④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决定着脱贫工作的成效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04-17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开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70次组卷 | 8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