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打卡”革命旧址、参观博物馆、瞻仰伟人故居……2021年以来红色旅游“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南起五指山北到松花江,凡有革命足迹的地方都有红色旅游的潮流涌动。人们通过参加红色旅游,在参观祖国山川美景、历史名胜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仰望圣地,净化灵魂。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的
②人们可以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5更新 | 1252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如今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走出去”,到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以期让孩子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种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孩子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方式便是“研学游”。“研学游”有利于()
①让学生走出校门学习,丰富其精神世界②发挥学校教育对人的教化和培育功能
③让孩子真实地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④广泛传播民族精神,发挥文化对人有形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社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理论探索史来看,党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对青少年来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青少年群体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激发青少年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用党的光辉历史鼓舞自己,影响他人,催人奋进,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可见,加强劳动教育(       
①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彻底变革现有劳动教育制度
②要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关键在于潜移默化,重点在于弘扬劳动精神
④需要注重统筹各方,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决定指出,为隆重表彰激励先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表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原因。

材料二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2)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传承、弘扬好“脱贫攻坚精神”?
(3)我市积极进行脱贫攻坚楷模宣传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的开展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材料一   近日,一段来自某辅导机构历史老师的不法言论视频引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该历史老师公然宣称:中国唯一一次被全世界公认的侵略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邱少云的事迹不可信,美国人对中国的援助最大,他们从来没有侵略过别国等等。此视频一出,引起网上一片哗然,事件经过报道后,该辅导机构和该教师在主要媒体上公开道歉。

一部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电影《金刚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来,在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成绩背后,是全剧组不遗余力的日夜奋战,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剧作精良、制作精良的精诚之作。用光影铭刻历史、用演绎致敬英雄,正是电影《金刚川》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影片所展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维护世界和平的壮举,更坚定了每一位观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

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宣传抗美援朝精神的意义。
(2)有人说“斗争可以保卫和平”。结合材料二,用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正确性理解。
(3)某学校要播放两个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请你试着推荐。
8 . 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       
①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
②优秀的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在杭州富阳开展。近年来农民画创作题材不断丰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成为农民画的创作旨要。只有当农民画创作者的创作意识自然地浸润于生活时,才能激发其创作灵感,留住农民画的地域之美、个性之美、艺术之美。由此可见(       
①农民画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农民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④文化决定人们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0年4月8日,上海举行了首个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美术、摄影实体展览,全景式地展现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紧密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使人们深受震撼,激励人们去热爱并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       
①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中既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