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文学之都”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居民对文学的参与程度,强调了一座城市的文学底蕴对人心的滋养、对社会的濡染、对城市的推动。材料说明(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②文化素养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6-2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在抗击疫情大决战中,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用诗歌、绘画、音乐、小品等各种艺术形式积极投身抗疫主题的文艺创作,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极大地缓解了公众的恐慌与焦虑,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士气。这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决定人的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22更新 | 42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份月检测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加强劳动教育(  )
①有利于奏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②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能够厚植家国情怀,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之基
④有助于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节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持续性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指明方向。落实该意见,需要各方努力突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面临的困境,比如有些人劳动观念淡薄,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社会分工不同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大众的职业偏见;学校教育中存在劳动课程课时难以保障,人才、资金投入有限……只有各方同心合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3)请你以“如何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新风尚”为主题,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写一篇策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和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0-06-03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调研政治试题
5 .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提高辨别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D.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2020-06-02更新 | 14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政治(江苏专用)精炼检测九文化与生活

6 .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从广义上讲,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阻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因此,要“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8年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较上一年大幅提升32位,位列全球第四十六名。实践告诉我们,为实体企业创设良好条件,无论优化服务还是产业扶持,无论减税降费还是金融输血,都应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相对外部环境的改善,转型升级的专注力、搏击商海的精气神,才是真正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要以质取胜、凭自主创新和品牌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总靠“山寨版”、拼成本乃至卖苦力维持。然而克服惯性、提质增效,攻关高精尖、突破“卡脖子”,工匠精神的塑造、经营策略的求变,无不需要锲而不舍的笨功夫,考验的正是抗干扰能力。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2)有人认为,只要优化营商环境,实体经济就能健康发展。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工匠精神。如果你是某市人大代表,请围绕“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塑造”向政府写一份建议。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04-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学情调查政治试题
7 .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表彰对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典型,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等6人“友谊勋章”,授予于漪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实施国家表彰
A.基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基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D.能给人以深远持久的健康文化熏陶,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020-04-19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两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如皋中学、如东高级中学)
8 .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国家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
①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②因为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零模)政治试题
9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都源于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先进文化具有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A县依托太行山水资源,打造农业优化发展区和先行区,在基本种植业生产基础上,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通过“合作社十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梅花鹿、鲟鱼等特色养殖业,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注重打造品牌,将特色养殖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海内外市场。

A县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突出实用性、本土性、教育性,将“德善文化”礼堂建设,以好人榜、好事榜、能人榜、寿星榜、学子榜“五榜”为重点,全方位展示当地好人好事、能人名人、让农民群众“学有所循”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全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提档升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A县的做法何以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2020-03-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