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免费通过网络对预约公众开放,观众可以漫步宫墙上观灯,听中央民族乐团现场演奏与畅音阁传来的戏曲声,赏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这表明,故宫举办元宵灯会
①继承传统,对接了元宵赏灯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
②是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领略故宫文化之美的有益尝试
③通过网络营销提高了故宫的文化品牌和形象
④通过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24更新 | 24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近年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依托传统节庆,打造了覆盖台湾超过三分之一县市及超过十分之一人口的“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大陆每年邀请近千名台湾文教界、政界、新闻界知名人士来大陆参访;开展了“台湾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分京昆豫剧、杂技曲艺、民族舞蹈等7大艺术门类培养岛内传承人才;举办“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创展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醒狮,作为狮舞的一种,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邪避祸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2006年,广东醒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2018年9月28日至30日,历经5年筹备、13稿打磨、70次修改、5个月封闭式.排练,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广州大剧院首演。“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演出最后,屏幕上亮出这样一-行字,让每一位观众都热血沸腾。随着舞剧在广州的精彩亮相,有着共同文化基因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外华人都对《醒·狮》充满期待。在《醒·狮》的总导演史前进看来,能把这部有着岭南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剧目推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既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能够召唤起全球华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乡愁。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醒·狮》舞剧的热演给我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启示。
4 .
上图四幅邮票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中国古代居官汜直、廉洁内律的历史场景。它们所展示的廉政文化,对当今反腐倡廉有积极意义。这表明
A.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时代价值
B.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方式
C.传统文化对人们现代生活有决定作用
D.一切传统文化都有益于推动时代发展
5 . 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6 . 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如何认识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如何明确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方式?201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四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彰显中华特色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善用外部备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文章提出,要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说明应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加快文化“走出去”能为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请你为如何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出两条建议。
11-12高二上·山西临汾·期末
7 .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迄今为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不懈追求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5-01-27更新 | 204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