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2021·贵州贵阳·二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

中国非物盾文化遗产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展示中国广博、深厚的非遗文化艺术成果,增进摩洛哥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摩两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通过中摩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优秀的非遗资源,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典雅气韵和匠心传承。展览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实景布展基础上,采用“科技+非遗”手段,借助AR技术拍摄制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数字展厅,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赋予崭新活力。

对于非遗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对其进行文化创意赋能,开发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入生活,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必要性。
(3)“当好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20世纪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掌握了敦煌学的国际话语权。根据规划,敦煌文化专家将完成升级版敦煌遗书全集编纂,红外摄像等新技术将与古老文献结合,为人们呈现更多信息。同时,中国学者将继续力促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的发展。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始终有顽强的生命力
②敦煌文化的研究学者是敦煌文化发展的主体
③借助红外摄像技术等途径,推动敦煌学发扬光大
④敦煌文化需要在借鉴、交流、融合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广东卷)
3 . 切碎的韭菜与鲜肉馅入味拌匀,卷入鸡蛋薄饼中,入锅蒸制,清香与鲜美最终交汇,香气满溢,这是家住胡同中的老奶奶的过年拿手菜——“鸡蛋卷”。40多年来,这道菜年年被作为“保留节目”与邻居分享,不变的“年味”令人关注,引发思考。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年味”来自民间,人民群众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不变的“年味”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③分享“年味”之举,树立了“和谐”“友善”价值追求的典范
④对于“年味”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播问题的深度思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人类开启了探索“微观世界规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论的出现,在上世纪引发“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14年,英国《自然》杂志吹响“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号角。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环境、信息等需求的重要手段。展望未来,量子通信融含量子计算技术,构成高速、安全的“量子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相结合,可为人类生活增添无限可能。

进入21世纪,日益强大的国力、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和报国之志,多支科研团队的奋力拼搏,使中国崛起为世界的“量子劲旅”,与此同时,我国与德国、荷兰等多国科学家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世纪初肇始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当时的中国只能做看客。而今启幕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国不仅是参与者,更是重要的推动者、引领者。2016年8月,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将“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推进了一大步。


(1)在量子科技领域,我国实现了从“看客”到“推动者、引领者”的转变。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当前,中国量子通信商业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请为量子通信的商业化应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1-04-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广东卷)
5 .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从“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域维度展现出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家乡蓬勃发展的新面貌,唤醒了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和依恋,激发了人们对家乡巨变的骄傲和自豪。这说明(     
①人们对家乡的浓厚情感是电影创作的源泉
②人们对家乡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电影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电影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河北·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方向的群山之中,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的开凿,形成石窟20多座,为后人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建筑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

20世纪上半叶,天龙山石窟惨遭盗凿,大量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这是人类文化的浩劫,更是国人心中的伤痛。在国内,遗存的是残缺的石窟,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在国外,展出的是孤独的造像,无法还原其在洞窟和林泉山水中美的意境,为让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了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2019年7月,作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成功在法国展出。2020年7月,展览云平台上线,海外流失文物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展览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创造了观众能够高度参与互动、沉浸体验、愉悦震撼的陈展方式,广角度、多层次、近距离展示了天龙山石窟被盗凿前的原貌,重现了美轮美奂的天龙山石窟艺术。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知识,分析成功举办“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2021-03-22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第八模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潮州、汕头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企业等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情况。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广济桥、广济门和广济楼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强调,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同时,要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侨批”是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潮汕地区应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潮汕文化。
8 . 2020年10月9日,西藏昌都各族各界隆愈庆祝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上演了大型群众歌舞表演,分“红旗”“回望,传奇昌都”“明响·幸福昌都”“见证,巨变昌都”“走向美好”等章节,再现昌都解放的历史画卷,展现都解放70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讴歌伟大的新时代,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这启示我们,优秀的文化活动应该(     )
①突出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并和享用者地位 ②全面维承传统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在不忘本来中构筑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引 ④在吸收外来中不断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1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政治题
9 . “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而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相关产业的生产中来,这样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
④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2-26更新 | 254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传统服饰记录着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民生经济、思想潮流、精神信仰、审美观念,不仅承载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厚,还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价值、审美风尚、审美观念的外在表达。

2020年11月7日央视大型非遗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开播以来,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审美”为宗旨,聚焦中国传统服饰,通过讲述服饰故事,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基因和审美表达。节目邀请著名文化学者、顶级艺术家以及传统服饰研究者、制作者、传播者、爱好者、设计师、科研创造者、明星等群体从新时代视角出发,运用创新的艺术表达,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艺术性的转化和传播。同时通过科技感的舞台与极致跨界大秀,向观众展示中华传统服饰之美和文化之美,展示服饰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情感与寄托,从审美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衣尚中国》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