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湖南卫视推出《朋友请听好》节目,以声音陪伴为内容核心,采取“电台直播+真人秀”的形式,关注现实社会中最为平凡的个体,敏锐地抓住当代人“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并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困惑给予对方真实建议,达到传递正能量,治愈人心,疏导心理的作用。该档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挖掘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②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
③发挥主体作用,打造文化品牌       ④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10更新 | 1710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美术是人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年画纸马,剪纸皮影、陶瓷器用、雕刻彩塑等民间美术存续在生产劳动、衣食住行、礼节礼仅、节日风俗的各个方面,是劳动者的艺术创造,也是民族的艺术之源。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将艺术创作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不断从基层,大众和民间汲取养料,深入学习和研究木版年画、剪纸,彩塑、木刻等艺术形式,力求形成主题性创作的“民族化”和“大众化”风格特征。改革开放后,民间美术正式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民间美术调查、保护与展览等工作进一步展开,民间美术出版物大量涌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启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间美术进一步回归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表征。

在70年的社会发展中,民间美术在更新迭变中积蓄了新的生命力,民间美术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滋养民族精神,支持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1)有人认为,只要从大众和民间汲取养料,民间美术就能积蓄新的生命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民间美术需要融入生活的原因。
(3)民间美术滋养民族精神,请为民间美术更好地发挥滋养民族精神的作用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0-05-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三全国统考模拟文综政治试题(六)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材料一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媒体融合要主动适应变革,讲究策略、优化布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积极发展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材料二作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新华社,成功写下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全球首个合成新闻“AI合成主播”,开创了新闻领域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着力构建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多短视频,微动漫等微传播轻量化产品,实现了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加强传播话语方式创新,传播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时代强音,让网络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动;打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发稿体系,账号NewChina在脸谱,推特、VK等六大平台用19种语言发稿,总粉丝数突破1亿,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礼赞中国的真情在网络上传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紧迫课题。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新华社为什么能够成功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
(3)新自媒体在丰富大众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哗众取宠、挑逗大众情绪,迷恋尖叫效应等“弊端”。有评论指出,自媒体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挥拳须止于别人鼻尖。请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就自媒体经营者如何克服其“弊端”,提三点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动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对全党全国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关于宪法的修改,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有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宪法要及时确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原因。
(3)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守法学法用法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请写出两条你的行动计划。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2日,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式公映,影片传达的正能量引起观众共鸣,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
材料一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记录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从圆梦工程、
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示了我国的大国风采。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让全国百姓参与到拍摄创作中,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接力“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厉害了,我的国》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们凭着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材料二《厉害了,我的国》导演卫铁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力求通过普通人的经历和讲述来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全景及作为中国人内心的敬畏与感动,同时告诉世界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是我们的目标。当谈到该影片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时,卫铁给出了三个关键词一一家、国和世界。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当你转身离开故乡时,故乡就在你身后。当你走得再远点,身后是你的国家。当你回头看到家乡、祖国,转头向前看的时候,你想到强大的祖国在你身后支持你,这种幸福感、骄傲感,是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的原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厉害了,我的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国、世界的关系”的理解。
(3)请列举一位你心目中“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楷模或榜样,谈谈他(她)带给你的积极影响。
2018-05-09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4月)适应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技术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为人们是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势头。
   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互联网企业曾一度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一些国外的互联网企业为增加利润而把他们在国外的技术和成功经营模式复制到我国。因我国与国外的互联网政策和环境有较大差异且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不同,许多海外互联网企业在我国国内沉沙折戟。生存下来的国外互联网企业虽然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经验。如今,我国部分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的提出与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些国外互联网企业开始学习我国的技术和互联网企业模式,互联网行业正在实现由“Copy to China”向“Kaobei from China(从中国拷贝)”的转变。
(1)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分析材料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忧。高三某班为正确使用互联网开展讨论,请你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列出发言要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决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的文艺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获得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沾染上了铜臭气,当了赚钱的奴隶,在文艺创作中,把低俗当成通俗,把欲望当成希望,过度放大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作品创作追逐猎奇、媚俗甚至“重口味”, 并冠以“创新”。 这样的作品不仅不能激发力量、砥砺精神,反而会消磨意志、诱人向下,追求低级趣味,产生的是负能量。
习近平强调:“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对出现文艺低俗现象的原因加以剖析。
(2)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探究我国如何促进文艺实现真正的创新。
(3)面对低俗文艺现象的存在请教如何拒绝文化污染,对自己提出两条要求。
2017-03-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9 .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如一阵和煦的春风向我们迎面扑来,给我们带来2017年初春的一场精神盛宴。
       本届《中国诗词大会》的入选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大会”引领人们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高度关照。
       从第一季开始,《中国诗词大会》一直走在创新路上。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中国诗词大会》造成万人空巷,普通农妇、高中学妹成为“国民网红”,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文化盛事,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成功案例。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鉴。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必须关注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请你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10 . 共筑中国梦,需要文艺工作者有担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不少的选秀节目,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有些作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个别艺人涉黄、涉毒、涉赌等事件频现,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等。
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文艺工作者应有的作为。
2016-12-1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重庆市高三高考预测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