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4-15高三上·福建厦门·期末
1 .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18-09-29更新 | 56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考辅导训练(一)政治试卷
2 . 2017年9月4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题,围绕“扬帆未来”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呀·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出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几内亚独立纪念碑、俄罗斯夏宫、墨西哥玛雅文明遗址、印度拉克什米维拉宫、塔吉克斯坦索莫尼雕像、南非自由公园、泰国大皇宫、中国天坛,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由此可见
①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③金砖国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归属感
④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1611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老黄历”, 其作为文化遗产已没有价值。对此,你可以选择以下观点加以反驳
①“二十四节气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二十四节气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二十四节气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4 . 在全球化广受质疑,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充满困惑和疑虑之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阐明中国立场,提出治理全球经济的“中国方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方案”的提出,有利于
①改变发达国家左右游戏规则的局面,使各国同等得到收益
②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③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④改善全球治理结构,让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更多收益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6-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5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4-28更新 | 66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2016年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讲话中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并宣布中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A.求同存异思想,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B.合作共赢理念,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13-14高三·江苏宿迁·阶段练习
7 . 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将到访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B.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9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考辅导训练(二)政治试卷
13-14高三下·北京丰台·阶段练习
8 . “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请回答下题。
1.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4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上线运行,率先实现“双微服务”功能全面融合,在统一平台上发布政府信息,倾听百姓呼声,为百姓服务。这样做有利于政府部门:
①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有限政府     ②回应社会关切,创新服务方式
③强化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拓宽民主渠道,广泛集中民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2-12更新 | 6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考辅导训练(三)政治试卷
2014·广东茂名·二模
9 .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始终难以赢得国内观众的喜爱,而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 )
①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支持国产电视剧的发展
②自觉抵御韩剧入侵,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坚持兼收并蓄原则,推动国产电视剧的创新        
④韩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鼓励韩剧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383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递的不仅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苜蓿和葡萄、南亚和东南亚的奇珍异宝、欧洲的玻璃和雕塑,还有各地的音乐、绘画、舞蹈、宗教,以及甘英出使大秦、马克·波罗访问元朝、郑和下西洋等中外交流创举,为当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通、人文沟通交流创造了条件。我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材料二: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置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