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从一定意义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加强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增强诚信意识,在砥砺自我中通过奋斗走向成功
③在生活实践中发掘潜能,通过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④掌握职业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职业理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22更新 | 1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宁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什么是“学”?让我们从古老的汉字说起(见下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学”了。到了金文和小篆,基本已具备“学”的字形结构。“学”的上面有两只手,手里拿的是“爻”,“爻”是算筹,是一种算算数的教学工具。再下面是“子”,谁来学习?当然是小朋友!在“子”的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房屋的形状,一般认为它代表古代教室。由此可见(     

①“学”字的演变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学”字在融汇多种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形体简化
③“学”的字形结构是对学习这一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
④“学”的构字内涵表明学习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读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我们头脑中就会闪现出一番美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由此可知(       
①头脑中的美景是美江南的写照
②头脑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的才华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时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下表中“用典一”与“用典二”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用典一用典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