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项民俗,燃放烟花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放鞭炮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凝结着人们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024年春节前夕,烟花爆竹是禁是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在此大背景下,大多数地方保持“禁放”政策不变,一些地方松绑“禁改限”,一些地方“限改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所说的“不合法”,指的是“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而非“全面放开”,不加任何限制。因为根据现有法律,在一些情况下是允许地方政府在烟花燃放的区域、时间、种类上作出限制性规定的。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春节烟花爆竹燃放问题。
(2)有人认为:只有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才能增添节日气氛。有些地方节日喜庆氛围浓郁,所以这些政府调整了“禁燃令”。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该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

2 . 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一项最新调研数据展示“99%的老年人在家养老,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问题已成为养老工作面临的核心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居家养老更契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期盼,成为养老的主要选择。

但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存在子女工作忙、照顾不周,缺乏医疗条件、护理压力大,易引发家庭矛盾、就医不及时等痛点、难点、堵点。面对居家养老的不足,近年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发展如火如荼,有效加强了我国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养老水平,让广大老年人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在未来,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将成为养老发展的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如何破解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
2024-05-08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等六校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的相关消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民俗,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放鞭炮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凝结着人们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如今,随着环保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解禁烟花爆竹燃放的呼声日益高涨。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2023年,多地已松绑“全面禁燃令”,河南、广东、辽宁等地将“禁止”改为“限制”,规定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既绽放了年味儿,又活跃经济,引来一片叫好声。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的理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

过渡时期党的总任务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党的八大规定的党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表为A校高三学生摘抄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表述:

弘扬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国际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解读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不同任务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知识,分析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青春·使命·梦想”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5-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先享题】2024年新高考政治模拟卷(江西专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让所有课程都流淌着爱国主义“血液”,汇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在充分发挥校内教育和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各校要积极打造“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一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要将爱国的种子埋进年轻一代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坚持理性、包容、开放,尊重各国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材料三   有同学摘抄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部分条文。

第二章   职责任务

第十一条   中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1)针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后,某班以“将爱国的种子埋进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有观点认为,只要学校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必修课,就能将爱国的种子埋进年轻一代的心中。结合材料三,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4-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信息押题卷(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它代表着高科技、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材料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该如何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3)结合材料三,分析新时代青年学生怎样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写2条建议,紧扣主题,观点明确。
7 . 下列选项最符合漫画《膜拜》蕴含的哲学寓意的是(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C.要在事物内在矛盾推动下进行自身否定
D.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024-05-06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与下图漫画(文字:生活是一部多幕荒诞剧,在不同的场次里人们变换着不同的角色)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错过飞花逝水间,追悔莫及已成梦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2024-05-06更新 | 4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最近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唯美大气的形式,夺得了“亚广联”电视娱乐节目奖。《诗画中国》以“诗画合壁”的全新样态和视角,让寄托着风骨气节的“诗”与描绘着山河万景的“画”“活”了起来,尽展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中国诗画本身就饱含动态美,无论是宋朝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感,还是清代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中隐藏的“大型京城纪录片”,都在静默的文字与画作中流淌着动态的美。《诗画中国》正是抓住了中国审美特质,运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与多元艺术形态,让诗画动起来。丰富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山水园林移步异景的舞台设计,还是开卷、入卷、品卷、合卷的节目编排的四个环节,为观众至现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中华文化壮美图景,以及保留绘画本色的质感和诗歌流韵的意境,尽显“气韵生动”之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诗画中国》的成功之道。
(3)请你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10 . 2024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主席开宗明义地说,“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把握不同事物矛盾的不同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重视量的积累,为新的质变创造条件并开辟新的道路
④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8-9题 哲学部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