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11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指出:“总统先生今年4月对中国进行成功访问以来,中法各层级交往快速恢复,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取得不少成果。2024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这意味着(     
①中法关系发展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中法关系的变化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③中法关系的发展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中法关系由取得不少成果到迈上新台阶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5月,某粮食生产大省遭遇大范围“烂场雨”天气,致使多地出现小麦黑穗、发芽、倒伏等情况,导致小麦产量减少、品质和食用价值降低。由于芽麦可以替代部分玉米用于畜禽饲料,缓解玉米供应压力,降低饲料生产成本,该省一些地方政府制定方案,通过与饲料加工企业签订订单,收购芽麦等举措,化解了卖粮难题。材料表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具有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某校学生社团开展“研读经典致敬伟人”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
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能够反映资料共同主题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随着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4月以来,湖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在主题教育中谋划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全面走访下基层,瞄准靶心找问题,解剖典型查根源,集思广益问良策。从哲学角度看,湖南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是基于(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李强总理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②要遵循“普遍—特殊—普遍”的认识秩序
③调研是深化发展认识、作出科学决策的必要条件
④工作态度和方法的差异源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3-12-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材料二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就是告诉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嘘!“静”字号高铁列车驶来了。中国铁路官微日前发布消息,铁路部门在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乘客登录铁路12306客户端后可按需购票。

其实,“静音车厢”并非新鲜事,京沪高铁早在2020年底就曾试点推出。此次铁路部门由点及面扩大试点范围,“静音车厢”驶上了更多高铁线路,铁路部门的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不过,“静音车厢”并非贴上“静”字符就一劳永逸。有的静音车厢只能约束到遵守规则的人,对于不遵守规定故意发出噪音的乘客怎样形成真正的约束力?同时还应看到,乘客的出行需求参差多样,“静音车厢”的设置不意味着普通车厢就能随意吵闹喧哗,也不意味着接打重要电话等正常行为成为禁区。

高铁“静音车厢”来了,但“想静静”的诉求还需文明出行的“火车头”牵引。毕竟,公共空间噪声综合治理的难度在于,它处于法律强制与个人自律的中间地带。“静音车厢”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背后是对文明出行和“以他人之心为己心”的呼唤。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打造“静音车厢”对我们的启示。

8 .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23-10-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联赛。这说明(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摆脱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道路依赖”;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道路,提供了借鉴经验。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从二○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党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