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作茧自缚是一种磨难,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自我的磨砺。只有经历了作茧自缚的痛楚与洗礼,才能有破茧而出、羽化成蝶的欣喜与升华。下列诗句与材料所体现的观点一致的是(     
①病危当自泪痕陈,初愈欣得换润身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心情荡漾观新景,枯木逢春树自栽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国潮文化兴起,引领文化复兴。近年来,在以诗词热、汉服热、文物热等为代表的国潮文化崛起背景下,一系列相关题材的作品、节目成功“出圈”。从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到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深受观众喜爱;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到三星堆文物出土、汉文帝霸陵确定引发高度关注;从各地定期举办汉服文化节等国风活动再到故宫、国博等众多文博单位出品的文创产品成为网红受人追捧,从博物馆文创考古育盒火爆网络,到舞蹈《只此青绿》引发“青绿腰”模仿热,国风、国潮,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引发了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掀起新时代的“国潮”。中国“只此青绿”的服装亮相巴黎、米兰、纽约时装周,受到国外消费者青睐。

2022年3月5日的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首次将“古籍保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成为许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云南某校高三文科班举行“国潮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主题班会,甲同学认为守正比创新重要,只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国潮文化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乙同学认为创新比守正更重要,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国潮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国潮文化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请对甲、乙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3)请你为国潮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另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 . 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休息区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素材,反映了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冲锋在防疫第一线、奔赴在冬奥会医疗服务保障队伍中、投身于援外医疗最前沿,集中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无私奉献、人间大爱。该小品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无私奉献,高尚的人生是忽视小我,成就大我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劳动与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咬文嚼字》发布2021年十大流行语:野性消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减、碳达峰碳中和、小康、鸡娃、元宇宙、破防、赶考、躺平等词入围,十大流行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特征,词义内涵受多种因素影响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年度流行语必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流行语能给社会带来深刻持久的积极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也是文化繁荣的结晶。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2021~2023年)创建周期第一年。

文明城市需要你我共创,创城过程中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些城市的凡人壮举。H市经营户魏秉龙响应创城要求,主动拆除了自家搭建的40平方米的户外顶棚。他说“可能有人觉得我傻,一天不做生意还把自家东西给拆了,可我觉得值,毕竟享受环境改善成果的就是我们自己。”G市志愿者梁伟元在旧楼加装电梯事宜之初,引导大家更多设身处地、与人为善地理性协商,在考虑自身利益时,也充分尊重体谅邻里的利益和关切,最终旧楼和谐装电梯,邻里关系更投契,当凡人壮举与金字招牌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真正迎来更文明的城市和更和谐的社会。


(1)有人认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是城市“得牌”;也有人认为,创建的目的是群众“得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的知识,说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时,城市凡人壮举的正确性。
(3)T中学高中某班级将举办一次以“学榜样促创城”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制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②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6 . 2022年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舞台上,残奥运动员为梦想奋斗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残健融合、彼此温暖的一幅幅动人画面,生动诠释着“勇气、毅力、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谱写了冰雪运动的一曲生命赞歌。残奥运动员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要明确人生方向,在实践中追寻自我价值
③要勇于应对挑战,在努力拼搏中创造价值
④要善于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18岁的谷爱凌以中国国籍的身份参加2022冬奥会,并以“空中1620度转体”夺得冠军,创造中国冰雪历史。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时,谷爱凌就立志要参加北京冬奥会,让更多人认识滑雪这一运动项目。在她成功的背后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个几秒的滑雪动作通常要练习无数遍才能成功一次,这无数遍的背后除了伤痛还是伤痛。材料表明( )
①价值观对人生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13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7年艰辛努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国关注,举世瞩目。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举办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闭环内数万名工作人员,舍家忘我、坚守数月,展现了感动人心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意识。同志们深情地表示:“为了冬奥圆满成功,困难再多也嚼嚼咽了,一切付出与奉献都值得。”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牢记党和人民嘱托,争分夺秒、刻苦训练,在冬奥赛场上敢打敢拼、超越自我,胜利完成各项比赛任务。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这次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的事迹,集中体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不仅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冬奥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知识,分析“冬奥精神”对青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启示。
(3)北京冬奥会上,志愿者们用灿烂的笑容、友善的眼神、温暖的言谈、勤勉的行动,诠释和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校团委准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提出两项活动建议。
2022-05-13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开幕伊始,2021名鼓手响彻云霄的鼓点声带着观众追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接着,演员们身着唐代服装翩翩起舞,将人们带回气象万千的大唐盛世。秦腔表演艺术家结合现代唱腔和歌词演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台上,嘉兴红船缓缓驶过;革命圣地延安的形象又出现在观众眼前;歌曲《社会主义好》将人们带回到那段建设新中国的火热岁月;一首《小康欢歌》随后响起,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身着防护服的抗疫斗士奔跑入场,医生、护士、警察、工人……代表各行各业的演员簇拥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象征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疫情取得胜利,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最后,一首《我爱你中国》引发万人大合唱,燃爆全场。一个民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文化,开幕式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不是没有原因的。

材料二   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运动会。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面接轨“奥运争光计划”,从“共享全运”“节俭办赛”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运会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和风向标。全运会在新时代有新使命,伴随着综合国方的腾飞和中国体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国家逐渐重视全民健身,坚持举办全运会可以实现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双管齐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全运会开幕式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坚持举办全运会。
(3)2021年8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请你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提出两条主题口号。要求:具有标志意义和传播价值,每条字数控制在16个字以内。
2022-05-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文综政治试题(一)
10 . 郑辛遥的漫画《奉献的爱心会放大,传递的爱心能增值》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产生价值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每个人都应该作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