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18-01-08 3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人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韩非“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以法治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
B.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C.以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D.用法律来约束所有人的行动
2017-12-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2019-01-30更新 | 233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存天理,灭人欲”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019-10-22更新 | 3180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B.“火”旁的“炮”最早始于明代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图是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下列关于15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的束缚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制约
C.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
D.封建专制对思想文化的禁锢
2018-01-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代表这一时期特有的表现形式,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念奴娇》等词牌
B.继承了唐代以来词的发展
C.出现女词人李清照
D.苏轼是南宋豪放派代表
2018-0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主要作品《黄甲图》,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3.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019-01-30更新 | 1736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2019-01-30更新 | 235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596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存在前后两个时期的差异,以五四运动为界,前期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为核心,后期则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由前期到后期的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
A.新文化运动倡导思想自由兼容
B.救亡图存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C.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极力推崇
D.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8-01-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7.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民报》《时务报》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D.《海国图志》《天演论》
2016-11-27更新 | 161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2019-01-30更新 | 156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2020-08-25更新 | 365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C.“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018-12-03更新 | 224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2017年新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遵义会议、“十二大”
B.“八大”、“十三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D.“七大”、“十五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课题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邓小平传》
2018-0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董仲舒传》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摘编自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经济背景。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至深至巨”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5)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018-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授课素材简表

项目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背景图片
(只填写杂志名)
历史人物康有为陈独秀
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科学

材料二“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四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请回答:

(1)根据提示,将材料一中①②③所对应的知识点补充完整。

(2)概括材料二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指出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及主要意图。

(4)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018-01-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3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4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用所学知识证明,材料二中“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论断的正确性。

(3)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三图5所示历史现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6所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8-0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2018-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2,3,6,8
3
政治史(旧)
4
经济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道家单题
20.65法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30.65儒家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单题
40.85儒家单题
50.65焚书坑儒的批判和黄老之学单题
6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儒学的复兴 单题
70.65陆、王心学单题
8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90.85宰相制度的废除单题
100.65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单题
110.85宋词单题
120.65中国画单题
130.8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洋务运动单题
140.65康梁维新思想  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150.6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16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170.6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18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190.65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200.65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单题
210.65伟大的历史转折单题
220.85邓小平理论单题
230.8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单题
240.85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邓小平理论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儒家  儒学成为正统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李贽
260.65魏源与《海国图志》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康梁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7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280.4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新三民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