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2-03 23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歌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
A.商周的宗法制B.西周的分封制C.秦汉的郡县制D.元朝的一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周天子权力至高无上C.礼乐制度被破坏D.贵族世袭特权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2017-11-17更新 | 49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个旧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3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宗法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2016-12-13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历史学家钱穆说:“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作者肯定了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太尉B.御史大夫C.内阁D.枢密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句话反映了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2019-04-05更新 | 6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前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照搬B.始终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
C.制度成效与制定者初衷违背D.分封制复辟是历史必然趋势
2020-12-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明B.秦、唐、元C.汉、宋、明D.秦、元、清
2020-01-17更新 | 634次组卷 | 158卷引用:2010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如下,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姓名官职出身
萧何相国县吏
樊哙左丞相狗屠
灌婴太尉布贩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军功爵制
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6-11-18更新 | 2452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广东广州市番禹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年福建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宋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承相
C.废除宰相
D.分化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4. 北宋时期在地方上派文官作知州,负责监督知州的是
A.郡守B.御史大夫C.通判D.军机大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019-01-30更新 | 3336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B.
C.D.
2016-11-03更新 | 47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7.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2019-01-30更新 | 3798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故宫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雍正皇帝得以“以一人治天下”的措施是
A.恢复丞相制度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设立军机处
D.重用议政王大臣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下列制度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①③
2019-01-30更新 | 181次组卷 | 19卷引用:东北三校201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1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依次指出材料一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些朝代的制度?

材料二 英特尔高级院士C。ne Meicrar,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析,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浙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2)据材料二,指出“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表现?并概括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材料三 宋承唐制.抑又甚百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时掌大政。天下材赋.内庭诸司.中外笼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扶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座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列,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


(3)据材料三概括抬出宋代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4)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020-11-11更新 | 59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20.94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3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40.4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宗法制单题
50.85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宗法制单题
60.85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70.65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郡县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80.94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90.85监察与谏议单题
100.85郡县制单题
110.85郡县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120.8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30.8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4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150.4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160.65内阁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70.8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8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90.65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单题
200.65科举制单题
210.8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220.6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230.6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240.8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250.6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260.8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270.85内阁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280.8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290.85郡县制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300.8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秦朝中央官制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320.65隋唐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