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4-09 1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据统计,历年出土的商代青铜容器达数千件,兵器、车马器和工具等更以万计,其中许多青铜器构思精巧、雕镂精美、造型逼真。这表明商朝(     
A.统治阶级残暴B.饮酒之风盛行C.青铜工艺高超D.分封制度确立
2022-09-11更新 | 190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A.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残暴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2024-02-22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
2022-06-18更新 | 75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盛唐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阊阖chānghé:宫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旒1iú:天子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诗句主要描绘了唐朝的
A.政治制度B.经济状况C.对外关系D.社会风气
2022-06-24更新 | 119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数;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异彩纷呈。这反映了当时(     
A.铁犁牛耕出现B.城市经济繁荣C.土地兼并严重D.海外贸易发达
2022-09-11更新 | 178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2022-06-23更新 | 249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6-23更新 | 129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民国初年,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论战。一方认为,用“粗俗”的白话文代替优雅文言文是一种倒退: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死气沉沉,白话文更有活力。这场论战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22-09-11更新 | 166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A.进军井冈山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转战陕北
2022-09-05更新 | 96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提高粮食产量B.解决温饱问题C.缩小城乡差别D.维护人民利益
2022-06-28更新 | 103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求同存异”的方针
2022-06-29更新 | 69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明确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别的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因此,发展中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     
A.和平共处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合作共赢方针D.一个中国原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以下大事年表的名称应是(     

时间

1640年

1688年

1787年

1789年

1804年

事件

英国议会重新召开

英国发生

“光荣革命”

美国宪法制定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法典》颁布

A.封建时代的欧洲B.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22-07-16更新 | 218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A.煤炭和钢铁B.电力和石油C.冶金和采矿D.交通和化工
2022-06-23更新 | 1390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B.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D.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2022-07-16更新 | 233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1921年秋天,往日沉寂的苏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每逢星期日,一些大的村庄开始举办集市活动。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农业集体化完成
2022-06-24更新 | 100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8. 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基于这一认识,苏联(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D.成立“华约”组织
2022-07-05更新 | 94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国或地区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这一机制
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
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面
2022-06-24更新 | 99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背景

丝绸之路开通16世纪“三角贸易”开站

郑成功收复台湾17世纪荷兰进行殖民侵略

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巴黎和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7-16更新 | 166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
(2)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①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②仿照示例,写出图片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夏,亦即甲午战争前夜,孙中山曾到北京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采纳他提出的仿效西方、以求“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的改革主张。但因时局紧张等原因,李鸿章并没有接见他。上书的失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使孙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试”,于是于这一年的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3月从这里(西柏坡)出发到北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魏四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材料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bo)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确立了民族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下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动员令,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陈远章《“强起来”的战略思考……关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思考(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孙中山为实现该梦想而接续奋斗的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其中“新”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键一招”是哪一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说明“新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奋斗目标二”的具体内容。
综合题 | 较难(0.4)
23. 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期间,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表现在20世纪50一一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

——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二,列举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和对抗”的表现。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
(3)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大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4-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0,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青铜器 单题
20.8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3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4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遣唐使单题
50.65宋代商业单题
60.4京剧单题
7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8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9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0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110.65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20.8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3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4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1787年宪法》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单题
15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电气时代  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16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17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80.65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19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200.65陆上丝绸之路  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巴黎和会的召开单题
二、综合题
210.4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22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一百年
230.4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国冷战政策  马歇尔计划  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