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3-11-29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上所记录的占卜文字即甲骨卜辞。卜辞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A.原始汉字开始出现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159次组卷 | 96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柳宗元对秦制给予高度评价:“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与这一评价相对应的史实是
A.确立皇帝制度B.车同轨书同文C.废分封设郡县D.修筑万里长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7-13更新 | 622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汉书·严助传》记载“旧法,专使丞奉计岁”,这些审计人员还可以由郡国长官推荐;《唐六典》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考功司专门负责。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行政效率提高
C.官员管理的制度化D.官员腐败严重
2022-01-21更新 | 40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作者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     
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涉及而广百姓莫安其居
2022-07-04更新 | 371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世纪末,维新派首倡禁止缠足。中华民国成立后,妇女解放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北洋政府颁布《女子教育条例》,规定女性有受教育的权利。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允许女子参加文官考试。由此可知(     
A.男尊女卑的观念被摒弃B.女性解放成为社会潮流
C.时代变迁推动女性解放D.女性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B.政党已经沦为专制工具
C.资产阶级政党局限性初显D.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
2022-07-15更新 | 152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借鉴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宪经验,而且也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先进思想,与此同时,"五四宪法”充分总结和考虑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且结合当时过渡时期的特殊国情,吸收外国经验,以世界性的眼光确立了中国式的风格。据此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B.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宪先河
C.彰显了制宪主体的广泛性特征D.坚持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2021-09-19更新 | 4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在一五计划期间所报道过的工业劳动模范(不论是个人或是集体)达30篇以上,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时间,全国各地工人纷纷掀起学习劳模的热潮。这些宣传报道(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使国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2022-07-06更新 | 2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新中国初期,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拒绝”或“观察”;新时期改成“加入”与“适应”;现在变成“争取更大发言权、承担更多义务”,由体系外的“反对者”到体系内的“参与人”再到体系中的“较强者”。与上述观点相对应的外交成就是(     
A.参加万隆会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
C.“一边倒”-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共建“一带一路”
D.“另起炉灶”-进行“复关”谈判-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古西欧的教会学校教授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虽以宗教为目的,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表明教会学校(     
A.推动自然科学发展B.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宗教伦理教化D.促进理性思维形成
2024-02-14更新 | 107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利变化
2023-06-10更新 | 166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监督也由至少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机构来担任,由此,产生了独立于普通司法系统的行政法院。由此可见,大陆法系的国家
A.以成文宪法为唯一的判决根据B.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
C.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限制D.司法判例没有参考价值
2021-01-21更新 | 1618次组卷 | 59卷引用: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萨尔本是德国的一个省份,是德国的重要重工业区之一。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将萨尔从德国中划分出来归国联管辖。1935年国联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萨尔未来将归入德国还是法国,90.3%的公民投票支持萨尔回归德国。1935年1月17日,经国联理事会批准,萨尔重新回归德国。这一事件体现的国联原则是
A.民族自决B.大国一致C.委任统治D.集体安全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16.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D.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2022-10-11更新 | 1919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史记》

材料二   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三   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存在的隐患。列举汉代统治者为消除上述隐患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元朝行省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近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   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宪法名称核心内容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认实行工农兵民主专政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
1946《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修律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作为历史概念的民族主义,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涵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强调个人权利的启蒙思想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每一个公民组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权力”走向“权利”》等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写出启蒙思想家的问题指向和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主张对法国政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近代历史上中法两国民族觉醒内涵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并运用“远因—近因”的思路分析中国民族觉醒内涵独特性的历史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也纳体系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的爆发,期间维持了“百年和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正统”王朝即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19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

——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材料二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及压迫的现状没有改变,列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反而与日俱增。此后的分赃不均又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地区解放运动不断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对等的发展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似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6
2
政治史(旧)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6
世界史
7
选修(旧)
8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单题
20.4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30.85郡县制单题
40.65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5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60.65王安石变法单题
7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80.65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单题
9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单题
100.6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110.6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单题
120.65宗教伦理与教化单题
13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14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单题
150.65国际联盟单题
160.1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180.65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19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新三民主义
200.65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