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升学备考 共20套

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收藏

共20套| 浏览:5624次| 更新:2024-05-22 | 尊享会员免费下/PLUS会员8折下 立即升级

在中考考前冲刺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复习尤为关键。为此,学科网特邀深耕中考备考领域的一线名师,为考生量身打造《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微刊系列,旨在提升最后阶段的备考效率,强化考生的应试能力,固“本”培“元”,赢在中考,欢迎下载使用!

整卷下载 全部加入试题篮
2024-05-20 1218次

中国古代史

考点透视 命题预测 应试必备 真题回眸 名校预测 名师押题

1.史前时期: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

2.夏商周时期: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3.秦汉时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5.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6.辽宋夏金元时期: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7.明清时期: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可能注重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增加了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重,命题情境可能会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跨学科的交融,以此来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具体命题趋势如下:

1.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趋势:在2024年的中考中,考试可能会涉及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夏、商、西周的变迁,以及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重要历史节点。

2.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分封制的形成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以及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介绍和评价。元朝的行省制,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

3.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如汉朝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与吐蕃的交往,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明朝的郑和西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

4.治国策略和政策:如重农抑商、休养生息、重文轻武、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文化与科技成就: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成就;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成就;以及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二、中国古代史阶段及发展特征

1.先秦时期:这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政治上:出现了夏朝的王位世袭制以及西周分封制等政治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

经济上: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农耕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逐渐推广,土地私有制出现。

文化上: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士阶层开始崛起。

2.秦汉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社会阶段

政治上: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巩固,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民间手工业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

民族上: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上: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民族上: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文化上: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

4.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社会时期。

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全国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

文化上:文化辉煌灿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5.宋辽金元时期:这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政治上: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民族上: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民族交融主体多元、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6.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

政治方面: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同时,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清朝则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鼓励农田开垦、移民等,以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文化方面: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和文化专制。

对外关系方面:明朝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然而,随着明中后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受到了阻碍,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遭受到外来侵略,但中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三、中国古代史高频及易错知识总结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秦朝建立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御史大夫监察
军功爵制度、推举制
汉朝巩固
①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③设中朝(内朝)
郡、县制,“推恩令”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制度
察举制(品德)
隋唐完善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
御史台
科举制(才学)
北宋加强
①设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权力
路、州、县(设通判,转运使)
元朝发展
设中书省,其长官为宰相
行省制
明朝强化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②明成祖: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下辖府、县
都察院
清朝顶峰
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省、道、府、县

2.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3.中国古代主要货币的演变

4.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奠定传统主流思想基础
秦朝
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焚书坑儒
汉朝
①初期:采用道家学说,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②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推行儒学教育,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隋唐
科举制建立与初步发展,儒家学说成为主要考试科目
两宋
重文轻武,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明清
“八股取士”,思想僵化

5.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时期
史实
地位或作用
春秋战国
争霸、兼并战争同时,中原诸华、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
奠定基础
秦汉时期
秦:北击匈奴,移民戍边;北筑长城。
汉:汉高祖和亲、汉武帝时三次大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往、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末年:五胡内迁
建立和巩固
魏晋南北朝
西晋后期以来:人口大迁徙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交融
隋唐时期
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大败东突厥、册封回鹘、南诏、靺鞨首领
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
北宋与辽、西夏和战;南宋与金的对峙;
元朝:民族交融(回族形成)、加强对西藏(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台湾(澎湖巡检司)的管辖
发展
明清时期
西南:(西藏)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
北部:(蒙古)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
西北:(新疆)康熙、乾隆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
东南:(台湾)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东北: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
巩固与发展

6.中国古代的文明交往

时期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了丝绸之路,佛教传入中国
隋朝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宋朝
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入欧洲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火药、印刷术传入欧洲
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玉米、甘薯传入中国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闭关锁国政策

7.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时期
史实
两汉时期
(1)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治疗方法;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麻醉药);创编“五禽戏”。
(3)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地位)。
(4)造纸术: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宋元时期时期
(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明清时期
(1)《本草纲目》是明代的李时珍写的药物学著作。
(2)《天工开物》是明朝的宋应星的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的农业科学巨著。

四、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答题模板总结

1.商鞅变法:

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的国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②为此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百家争鸣: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3.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丝绸之路:

①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

②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5.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远影响。

6.官渡之战:为曹魏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7.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8.北魏孝文帝改革:①促进了民族融合。②增强了北魏实力。

9.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南北朝时期):

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0.隋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1.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2.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①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专权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13.指南针: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4.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15.郑和下西洋:

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16.闭关锁国政策:

①正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负面: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023·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如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图片和这段史料记载共同反映的是战国后期的水利工程(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隋朝大运河
2023-10-30更新 | 44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历史真题

(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的挖掘出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用来研究(     
①商周时期的历史 ②印刷技术的改进 ③汉字字体的演变 ④书写材料的变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0-20更新 | 5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下面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2023-10-10更新 | 58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草木皆兵D.三顾茅庐
2023-10-30更新 | 64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下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2023-08-24更新 | 73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       

   

A.农业发展B.海外贸易C.朝政腐败D.民族关系

(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生产工具的改进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的是( )

            

A.铁农具B.耧车C.曲辕犁D.秧马
2023-10-13更新 | 74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  )
A.社会风气开放B.科学技术领先
C.都市商业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
2023-10-22更新 | 66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A.西域都护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
2023-10-13更新 | 53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海南·中考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耕织图》于南宋问世,经明清两朝帝王不断修订,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南宋《耕织图》广受欢迎B.明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绘画风格有变化D.清代《耕织图》版本很多
2023-11-06更新 | 89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2)将活动二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①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②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③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

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023-07-07更新 | 86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海南·中考真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____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读右图,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__(填字母),在今____________(填城市名)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民族关系
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2023-11-06更新 | 96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2024·吉林·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列考古证据中与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相契合的是(     

A.项链装饰品B.骨耜C.彩陶盆D.骨质蚕雕
2024-05-19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图片最能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这一结论的是(     

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B.发掘的烧骨
C.神话传说D.史书论著
2024-04-01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2024·河南南阳·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如图是上海博物馆馆藏“商鞅方升”,青铜质地,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七十五字铭文,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据此判断该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A.反映青铜铸造技术进入高潮B.商鞅方升是用于丈量长度的工具
C.奠定中华文明经济秩序基础D.印证秦统一文字的举措
2024-05-21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河南开封·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这幅图可用来研究(     

A.南方的频繁战乱B.班超出使西域的背景
C.淝水之战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北京海淀·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西晋永嘉年间,“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十之八九”,至北魏时,洛阳城街巷整齐,人口繁多,“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洛阳城出现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原战乱致大量人口南迁B.北魏统一北方并恢复经济
C.大运河保障洛阳物资供应D.晋商和徽商推动商品流通
2024-05-19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北京海淀·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以下图片反映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有(     

①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②唐代吐鲁番少年卜天寿的《论语》抄本③玄奘西行邮票④契丹人制茶壁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5-19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山西临汾·二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数据统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的表格内容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朝代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
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
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
A.宋朝经济的发展B.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民的赋税繁重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4-02更新 | 2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山西晋城·二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的娱乐活动已十分普及,甚至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C.商业贸易十分繁荣D.民族关系亲密融洽
2024-04-06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江苏苏州·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发生在如图阶段④的经济现象是(     

A.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
C.中国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活动中形成大商帮
2024-05-19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甘肃武威·二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某学习小组搜集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图确定最适合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古代科技发达B.中外交通便利
C.商业贸易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
2024-05-19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广东阳江·一模)

综合题 | 适中(0.65)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李老师以“民族交往与交融”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历史更替】

材料一   见下图秦汉疆域图

     

                  秦朝形势图                                                       汉朝形势图
任务二【历史趋势】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任务三【历史回眸】

材料三   经过孝文帝的主动改革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观察材料一中秦朝形势图与西汉形势图,简述这一时期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以及体现的历史趋势。
2024-04-11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图1所示为距今约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图2所示为距今约7000多年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图1                                               图2
A.我国稻作农业栽培地呈现多元化B.贾湖先民农业出现社会分工
C.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已传播到北方D.我国水稻种植技术领先世界
2024-04-16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三县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商鞅变法时写到:“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引发这一变化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B.鼓励耕织C.确立县制D.严明法度
2024-05-19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绘制时空坐标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①处应为(     

A.文景之治B.汉武帝的大一统
C.三国鼎立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4-05-19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临沂·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料中“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是由于陈胜吴广起义
B.大泽乡起义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
C.刘邦率领军队攻入咸阳取得最终胜利
D.说明战乱频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2024-05-19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我国古代(     

A.文学艺术比较繁荣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农耕工具非常落后D.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2024-04-22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表明“此项制度” (     
A.缩小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忽视对读书人品德考察
C.杜绝了世家子弟的入仕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4-04-25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隋唐时期,扬州(古称江都)经济繁荣,有“扬一益二”的美誉,诗词中也有“淮浪参差起,江帆次第来”的描述,结合下图,当时扬州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政治文化中心B.位居长江口,海运发达
C.大运河的枢纽D.全国最主要产粮区
2024-05-19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宋濂《元史》中提到:“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长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借矣”材料中反映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察举制
2024-04-13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赣北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严格禁止中外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2024-03-28更新 | 33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东南亚一带明朝政治威望极高。1405年明成祖封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酋长为国王,暹罗(今泰国)发兵夺其印。1407年郑和到满剌加举行封王仪式,“是后暹罗莫政侵扰”。这表明(       
A.郑和下西洋主要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B.明朝是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C.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伟大壮举D.明朝的航海事业因为消耗过大而终止
2024-04-23更新 | 3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民族自信的源泉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摘自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思想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材料三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16-18世纪,儒学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热烈反响。

——摘自人教版《历史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习近平著作选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至2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后采取的措施。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请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
2024-04-1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