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剑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 高一 期末 2020-01-17 4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气体有颜色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CO2B.Cl2C.O2D.CO
2016-12-09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物质在反应中可表现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下面方程式中划线的物质,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表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有(  )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C+2 H2SO4(浓)===CO2↑+2SO2↑+2H2O
③8NH3+3Cl2===6NH4Cl+N2
④3NO2+H2O===2HNO3+NO
A.①②B.①④C.③④D.全部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H2还原CuO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CuO
2016-10-14更新 | 53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关于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分子数之比为1∶1B.原子数之比为1∶1C.电子数之比3∶2D.物质的量之比2∶3
5. 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产生一氧化氮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D.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
7.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32-是还原剂B.Y的化学式为Fe2O3
C.a=4D.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硫
C.二氧化硫、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
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
B.“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C.“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2020-01-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剑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32 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 g 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目相同,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
A.32 gB.32 g·mol-1C.64 g·mol-1D.64 g
单选题 | 适中(0.65)
11. 可以说明二氧化硅是酸酐的是(  )
A.它溶于水得到相应的酸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
C.它与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若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
2019-01-30更新 | 148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国卷II)

二、未知 添加题型下试题

未知-未知 | 适中(0.65)
14. 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10-22更新 | 241次组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
2019-01-30更新 | 110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H+=H2O+CO2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BaSO4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2021-01-23更新 | 4228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0年株洲市二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氢氧化铁胶体区别于氯化铁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2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6g NH3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500mL 1.0mol/L碳酸钠溶液中所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B.FeCl2是否被氧化(KSCN)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D.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25. 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4HNO34NO2↑+O2↑+2H2O
2022-04-20更新 | 107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2011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现黄色,显色的原因是(       
A.氯化钠受热挥发B.氯化钠受热分解
C.钠离子中电子跃迁D.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27. 下列关于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类似
B.晶体硅其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C.硅是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天然单质硅叫硅石
2020-01-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剑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2019-02-02更新 | 641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图:

注:Al(OH)3和Cu(OH)2受热易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且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
(1)写出渣料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为____
(3)操作A的名称为__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理论上5.0 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__mol   CuAlO2,至少需要1.0 mol•L﹣1的Al2(SO43溶液__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晶体,其基本操作是____、过滤、干燥。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工业上,向500~600 ℃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4)已知:向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可以生产无水氯化亚铁。为防止有杂质FeCl2生成,可在装置____(填字母)间增加一个盛有________的洗气瓶。
(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为防止水蒸气影响无水氯化铁的制取,请你提出一个对装置D的改进方案: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取少量装置C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X。证明溶液X中含有FeCl3的试剂是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018-08-07更新 | 164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31. 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④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⑦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⑧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017-02-17更新 | 218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实验班高一12月考化学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3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Na2O2+2NO2===2NaNO2+O2
假设二:Na2O2+2NO2===2NaNO3
[查阅资料]
2NaNO2+2HCl===2NaCl+NO↑+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实验探究]
Ⅰ.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Ⅱ.通入二氧化氮至过氧化钠反应完全,然后对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进行检验。
[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氮按“假设二”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氮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装置B中的反应不符合“假设一”。
①实验操作:取玻璃管中的固体置于试管中,________
②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只要直接观察C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就可以判断B中的反应符合哪一种假设,这种想法________(填“对”或“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4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剑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33. 如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D是_____,G是_____,H是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F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2019-06-20更新 | 108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新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7
未知
1
解答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认识化学科学
3
化学实验基础
4
化学与STSE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氯气的物理性质
2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30.85仪器使用与实验安全
40.85以N=m·NA/M为中心的有关基本粒子的推算
50.85自然界氮的固定
60.94物质的量的含义
7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80.65漂白粉和漂粉精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90.65大气污染来源及危害
100.85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区别与联系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110.65二氧化硅
120.65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30.8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50.6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16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70.8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180.85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根据n=m/M进行相关计算
190.85胶体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200.65过氧化钠的相关计算
210.85分类方法的应用  无机物质的分类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220.85根据n=N/NA进行相关计算  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根据n=m/M进行相关计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230.65铁盐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240.65物质的检验
250.8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  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260.85焰色试验
270.85硅单质
280.65
二、未知
140.65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未知
三、解答题
290.65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  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工业流程题
300.65氯气  铁盐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制备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310.4过氧化钠  物质含量的测定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题
320.65物质性质的探究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题
330.65无机综合推断  氨的还原性无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