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 高一 期末 2020-03-04 3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STSE、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3.0 molB.1.5 molC.1.0 molD.0.75 mol
2022-09-15更新 | 936次组卷 | 62卷引用:09—10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3. 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用大量SO2漂白馒头
B.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10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②在11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③在100份质量溶剂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④在90份质量溶剂中溶有10份质量溶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液态氧、碘酒、稀盐酸依次是盐、单质、混合物、电解质
B.干冰、生石灰、硫酸、碳酸氢铵依次是电解质、氧化物、酸、盐
C.氯化氢、氨气、水银、草木灰依次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
D.冰水、空气、泥水依次是溶液、胶体、浊液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6. 已知还原性:Fe2+>Br。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3.36L(标准状况)Cl2,反应后的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 mol·L-1B.1.5 mol·L-1C.1 mol·L-1D.0.75 mol·L-1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7. 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是
A.B.
C.D.
2020-11-08更新 | 36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C.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
D.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有下列三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在反应中当1 mol 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
2020-02-03更新 | 1117次组卷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下列相应条件下不能发生电离的电解质是(  )
A.硫酸氢钠溶于水B.高温下氢氧化钠熔化
C.固态醋酸熔化D.酒精溶于水
12.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e可被磁铁吸引。由此推断a、b、c、d、e依次为
A.Fe、Cu、Al、Ag、MgB.Mg、Cu、Al、Ag、Fe
C.Mg、Cu、Al、Fe、AgD.Al、Cu、Mg、Ag、Fe
14. 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瓶壁有黑点和白色粉末,不能说明(   )
A.二氧化碳显氧化性B.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C.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D.助燃和不助燃是相对的
15. 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mol-1B.mol-1C.mol-1D.mol-1
2021-10-19更新 | 3166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6. 若浓硫酸的组成用SO3·xH2O来表示,则98%的浓硫酸可表示为(  )
A.SOH2OB.SOH2OC.SO46H2OD.SO2H2O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已知硫酸中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A.0.500 molB.1.00 molC.0.250 molD.0.125 mol
2019-09-21更新 | 44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 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0.6 mol NH3 0.2 mol H3PO49 g H2O ④标准状况下22.4 L He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21. 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轻易制备出超高强度和超高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关于二氧化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C.由CaCO3+SiO2CaSiO3+CO2↑可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2020-01-12更新 | 56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Cl2
①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③O2+4HCl(g) 2H2O+2Cl2
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O2>MnO2>KMnO4
B.KMnO4>MnO2>O2
C.MnO2>KMnO4>O2
D.O2>KMnO4>MnO2
23. 在一定量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下列哪一种溶液可使获得的沉淀量最大
A.硫酸铝B.盐酸C.二氧化碳D.硫酸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
B.某物质的焰色试验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
C.焰色试验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
D.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2020-11-18更新 | 1626次组卷 | 2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1
25.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溶液鉴别Mg2和Ag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Cl
C.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D.用碳酸钙固体鉴别盐酸和硝酸
2020-03-0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6. 某同学需要配制0.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50mL,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A.等于3.6gB.等于3.60gC.大于3.6gD.等于0.36g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27.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NH3与金属氧化物MxOy反应生成M、N2、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a中试剂是浓氨水。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仪器b中装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
②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2)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ⅰ.NO+NO2+2OH-=2NO2-+H2O
ⅱ.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①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从左向右连接):A→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28. 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a.碱石灰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烧碱溶液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试剂,然后应先________(填Ⅰ或Ⅱ)。
Ⅰ.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Ⅱ.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上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 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016-12-09更新 | 1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9. 如图所示每一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加热X生成的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为常见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F是__________
(2)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的性质为______
(4)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mol C完全转化为G,理论上至少需要D___ mol。
解答题-有机推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0. 下列框图涉及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C为黑色氧化物,E为紫红色金属单质,I为蓝色沉淀(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铝遇到G的浓溶液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E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25 ℃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VL的B气体溶于100 mL水中,得到密度为ρg·mL1的溶液M,则M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   L·mol1,不必化简)
(4)分别蘸取B的浓溶液和G的浓溶液的玻璃棒,接近后的现象是_________
(5)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写出SO2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
(2)酸雨是指pH___________(填“>”“<”或“=”)5.6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醇可以用粮食作物发酵或有机物合成而来,原料来源丰富
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
C.完全燃烧产生的尾气没有污染物
2021-01-05更新 | 391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32. 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mol NO2m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______
③用含n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STSE、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6
解答题
4
填空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
有机化学基础
4
化学与STSE
5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根据n=m/M进行相关计算
20.85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
30.94二氧化硫  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人体健康基本维护
40.85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溶质成分有关的计算
50.65分类方法的应用  无机物质的分类
60.4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氯气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Fe2+的还原性
7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80.8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90.8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氧化铝  氧化铝与酸反应  氧化铝与碱溶液反应
10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10.9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的电离
120.85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铁的物理性质
130.85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定义及分类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40.85镁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5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根据n=N/NA的相关计算  根据N=m·NA/M的相关推算
160.85硫酸  物质含量的测定
170.85亚铁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180.85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根据n=N/NA进行相关计算
190.65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区别
200.8522.4L/mol适用条件  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根据n=N/NA进行相关计算  以N=m·NA/M为中心的有关基本粒子的推算
210.65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20.8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230.65偏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铝三角转化
240.94焰色试验
250.85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260.6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综合考查
二、解答题
270.65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题
280.4氨气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题
290.65无机综合推断  氨的还原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  铵盐的不稳定性无机推断题
300.65无机综合推断  氨的还原性  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有机推断题
三、填空题
310.65汽车尾气消除  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化石能源   煤的气化
四、计算题
320.4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氨的还原性  二氧化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