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8826544
“使用公筷,筷筷有爱!”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清炖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芹菜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和真菌相比,细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对餐具、公筷等进行灭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在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器材:新鲜的未添加防腐剂的面包一块,洁净的培养皿3个,滴管,清水,冰箱,烤箱,放大镜。
实验操作:将面包平均分成三等份,用烤箱烘干,分别放入培养皿中,再将装置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处理(其他条件都相同)。3天后观察,记录。

装置

实验步骤

滴加适量的水,保持面包潮湿

不滴加水

滴加适量的水,保持面包潮湿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培养皿加盖

26℃室温培养

26℃室温培养

0℃低温培养

实验结果

发霉

不发霉

不发霉

(1)本探究实验共有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甲、乙两个装置作对照,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生长需要__________的环境。
(3)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则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__装置。
(4)本实验设计中,乙与丙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偶然性,该实验还应进行__________实验。
(6)霉菌细胞没有__________因此需要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023-11-11更新 | 10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明明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
(三)明明和他的同学起将实验(一)(二)中主要使用的菌种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将该装置放于阳光下。

(1)实验(一)的三个烧瓶中最可能生产出酒的是__________
(2)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
(3)实验(三)中的图可用于探究有关光合作用的什么问题?__________
(4)酿酒用的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核生物。
(5)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是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的,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放冰箱储存;②用微波炉高火加热5分钟;③脱水储存。其中只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作用的是__________
2021-02-22更新 | 74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的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的食盐水、鲜姜、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一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下图所示: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该类生物属于_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要求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需要的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二点)。
(4)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___________
(5)分析比较四条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结合本实验,请你对家庭中制作泡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
2022-05-18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