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39 道试题
1 . 探究酸碱度是否影响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
为了探究酸碱度对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影响,同学们准备了胰蛋白酶、蛋白琼脂培养基、缓冲剂等材料,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浑浊的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形状及深度均相同的凹洞。
第二步:在每个凹洞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等量不同酸碱度的缓冲剂(后者可使液体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并加盖,如图所示。共设置5套同样的装置,分别编为1~5号。

第三步:将5套装置同时放在37℃恒温箱中保持24小时。
第四步:测量每个凹洞周围透明区的直径大小。(说明:培养基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后,培养基会由浑浊变得透明)
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凹洞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2号3号4号5号平均值
A213222
B8116978.2
C222023242122
请分析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人体内,胰蛋白酶存在于胰腺分泌的_____中,后者会通过导管流入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为使A、B、C三组间只有这一个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________等。
(3)实验中要记录5个培养皿中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结果显示,A、B、C三组中,凹洞周围的透明区最大的是____组。据此你推测人体内的胰蛋白酶发挥分解作用需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碱性)条件。
(5)根据表中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15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在第1天和第11天,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组别培养液植物重量/g增重比例
培养第1天培养第11天
A土壤浸出液26.74257%
B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26.34571%
C蒸馏水273737%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每组分别称取5株植株的重量,再求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
(3)A和B组的青菜长势良好,C组生长最慢,说明_______。B组的青菜又比A组长的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5-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率最高的最佳温度为16℃
C.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024-05-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恰逢龙年新春,2024年2月9日,神舟十七号航天乘组从中国空间站送来新春祝福。下列空间站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太空厨房的空气循环系统制造氧气
B.航天员开展天宫课堂进行授课
C.航天员在太空厨房中加热饭菜
D.太空菜园中的生菜种子长成幼苗
2024-05-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
B.“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
C.“惊起一滩鸥鹭”——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变异现象
2024-05-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生命现象属于同类型的是(  )
A.螳螂捕蝉B.龙生龙,凤生凤
C.红杏出墙D.金鱼吐泡泡
2024-05-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1)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实验。
(3)向1、2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将4号、5号试管10分钟后取出,再滴加碘液,则2支试管的颜色都______,说明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必须在适宜的______条件下才能进行。
(5)分析试管1、2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形状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
温度及时间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验证“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表中的“?”处应加入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进行37℃水浴的目的是______
(3)请你判断,滴加碘液后,[_____]号试管不变蓝,另外两支试管都变蓝,出现不变蓝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日常进餐时要注意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_____分别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理论。
2024-05-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10 . 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024-05-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