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我国古诗词和民俗谚语的解释,不恰当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物的生长发育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C.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有机物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024-03-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
2 .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方案。请作答:
装置实验对象处理方法实验结果
A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不做处理1000mL池塘水,饲喂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等量饲料26天发育成小青蛙
B1000mL池塘水,饲喂等量饲料37天发育成青蛙
C破坏甲状腺1000mL自来水,饲喂等量饲料发育停止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通常涉及______、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过程。根据上表,你为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B组的处理方法“?”处应填______。请指出并改正C组实验的错误:______,处理完成后应将三组实验装置放在______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
(3)本实验中______组为对照组,若A、B对照,变量是______。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
(4)若用C组实验进一步证明实验结论,应怎样操作?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青蛙?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
2024-03-09更新 | 52次组卷 | 256卷引用:2018中考生物(济宁)复习 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模拟试卷(二)
4 . 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无机盐类型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适量含①的无机盐
实验现象叶片正常叶片异常叶片异常叶片异常
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
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光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2023-01-31更新 | 129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2023-01-03更新 | 122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A.AB.BC.CD.D
2022-12-08更新 | 26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4月学业水平模拟检测生物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时,科学家提出的看法是: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这属于探究实验步骤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相关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
2022-11-25更新 | 61次组卷 | 83卷引用:山东省莱芜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生物试题 (3)
9 . 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_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_,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_
(3)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将若干份等量的馒头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并记录如表,请回答:
组别条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A温暖潮湿没有发霉少许霉菌.很多霉菌许多霉菌长满霉菌
B低温潮湿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
C温暖干燥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
(1)如果将A和B作为对照实验,那么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如果将A和C作为对照实验,那么实验变量是______
(3)为了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还需要进行______实验。
(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霉菌适合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5)霉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物成分中的______ ,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