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氧气释放量是否有影响”,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相同的三组装置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一段时间后,各组装置氧气释放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植物光照强度处理方法氧气释放量
(单位:mL)
等量金鱼藻正常自然光照11.5
等量金鱼藻遮阴处理5.3
等量金鱼藻自然光照加补光灯20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选取甲组和乙组作为一组______实验。
(3)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昨日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小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课题,并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实验。其具体操作如下:选取四种水果:桃子、橙子、苹果、梨,将他们分别榨汁备用。制备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在四支试管中分别装入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将四种水果汁分别滴入四支试管中,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褪色为止,记录所用的水果汁滴数,结果如下表:

分组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试管D

水果汁种类

桃汁

橙汁

苹果汁

梨汁

水果汁滴加量(平均值)

9滴

5滴

14滴

8滴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应用___________支滴管滴加不同的水果汁。
(2)根据实验结果,四种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水果名称)
(3)甲同学用紫色葡萄汁代替橙汁进行实验,乙同学认为不合适,请你帮他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2滴碘液0℃10分钟
(1)探究牙齿在口腔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作用,应该选择______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
(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某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上面表格判断,加进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预期4号试管内溶液出现的现象______
(3)温水应控制在37℃左右,是为了模拟______
2024-05-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为了比较柑橘和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在两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
(二)用滴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柑橘汁和苹果汁,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
(三)重复做三次这个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果汁类型

所滴入的果汁滴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柑橘汁

20

24

22

苹果汁

100

102

101


(1)分析数据可知,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因为使用的果汁的滴数越____(选填“多”或“少”),说明含有的维生素C的含量越大。
(2)这个实验之所以要测定三次,所得的测定数据应取其____,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
(3)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除控制变量不同以外,需要保障其他条件均____
2024-05-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探究实验过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随手扔掉B.放进垃圾桶中C.放回大自然中D.用作鱼饵
2024-03-14更新 | 23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发现这个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可能会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探究步骤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024-02-18更新 | 34次组卷 | 9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127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孩子:“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信号。”妈妈的回答在实验探究方法的步骤中属于(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实验D.得出结论
2023-12-06更新 | 37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杏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一)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某学习小组准备对盱江河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卵的孵化率”,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2023-11-24更新 | 286次组卷 | 50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表格中数据,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
蚕卵数100010001000
培养温度16℃20℃30℃
培养湿度75%75%75%
实验结果(孵化率)90%98%68%
(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2)A、B、C三组的培养湿度都控制在75%,其原因是:______
(3)A、B、C三组都用1000粒蚕卵而不是用几粒做实验,原因是:______
(4)结合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孵化率),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在分类学上,家蚕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这类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2023-10-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
(2)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_
(3)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______℃的水中。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2号试管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唾液对淀粉有______性消化作用。(填“物理”或“化学”)
2023-09-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第一三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