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尝试制作青梅酒。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制作的青梅酒品质的影响,结合青梅酒的色泽、亮度和滋气味等因素,给出感官评价以确定青梅酒品质,满分为10分,最终以平均值确定其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

温度

酵母添加量/g·L-1

感官评分

甲组

13℃

0.20

8.3

乙组

18℃

0.20

9.4

丙组

0.10

7.3


(1)甲组和乙组作为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使用的青梅的大小、数量应相同且适宜,目的是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酵母添加量对青梅酒品质的影响”,“?”处应是_______________
(4)制作青梅酒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能将青梅果中的_______________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一些芳香性物质,赋予青梅酒独特口感。
(5)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和酵母添加量对制作的青梅酒品质都有影响,当____________时,青梅酒的品质更好。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2 .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哪些因素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呢?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大小、重量相同白菜20棵,分成4组,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加入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上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后,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2)兴趣小组针对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3)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分析曲线,随泡菜制作时间增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浓度为_______的食醋比较合适。
3 . “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_________℃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速度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其中的水和__________被根直接吸收,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2023-03-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在实验装置(图1)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图2)。
步骤二:再按步骤一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三:求5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是:_____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该实验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的______
(3)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5次,并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分析图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鼠妇喜欢______处。
2022-01-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汉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为了解学生课桌表面和手机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提供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多个、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等材料)
(1)提出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
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2、3),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②用不同的无菌棉棒依次蘸取手机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处,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分别记录为a(手机表面)、b(课桌表面)、c(不作处理)。
(3)若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___________b>c(填写“>、<或=”)时,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实验数据的___________值。
2022-01-0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____(变/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2022-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侵食”金合欢,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下表是实验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月存活率/%4372
幼苗生长的高度/cm5月25日至
6月16日
0→6.20→31.0
6月17日至
8月3日
6.2→10.231.0→72.9
(1)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有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___(填“低于”或“高于”)没有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蚂蚁和金合欢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____
(5)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1-02-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就“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方案:
(1)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制定方案:把两组一样的蒜黄,甲组用不透光黑色塑料袋罩住,乙组不罩,同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几天后,去掉塑料袋,观察现象。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如果该实验的现象是甲组仍为黄色,乙组为绿色。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1-02-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B步骤中,天竺葵叶片的X部分未遮光和Y部分遮光,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实验。
(2)实验D步骤中,把天竺葵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经过E、F步骤后,G中___________部分(填写“X或Y”)变成蓝色,说明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经过E、F步骤后,G中X、Y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5)天竺葵等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有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
2021-01-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1

35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8℃

2

35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

3

35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18℃

4

35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18℃


(1)如果用培养皿1与2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
(2)若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1(有空气)和4(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1组种子能正常萌发,4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的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18℃);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_______(填“没有”或“有”)影响。
(5)小茗同学为了节约材料,实验中每个培养皿中只放置1粒种子,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