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探究实验过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随手扔掉B.放进垃圾桶中C.放回大自然中D.用作鱼饵
2024-03-14更新 | 23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种类有9000多种,我国就有600多种。请回答:

(1)蚂蚁属于昆虫,其触角_________(填“分节”或“不分节”),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2)蚂蚁营群体生活,在其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蚂蚁不会发声,它们靠什么传递信息呢?请根据图1的实验分析: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无食物,能观察到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大部分蚂蚁都爬向A岛。根据这种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10分钟后,爬上A岛的蚂蚁发现并没有食物,A岛蚂蚁减少,C岛蚂蚁增多,接着,用镊子夹起连接B、C岛之间的“桥”。用棉签蘸取白醋,均匀地涂抹在“桥”的下表面,5分钟后观察到C岛上蚂蚁数量下降了,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小组在野外观察时发现,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2),此时蚂蚁是依靠_________进行通讯的。
2024-01-2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抗生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

①实验步骤: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然后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再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另外两片浸了蒸馏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见下图)。把培养皿盖上盖,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
②实验现象:一天后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这个步骤是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温度设定在3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浸有蒸馏水的两个圆纸片周围没有出现清晰区,它们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实验现象时,看到的细菌菌落的形态特点是:菌落比较小,表面____________。每个菌落_________个细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5)实验前要将培养皿、营养琼脂、圆纸片等各种器具进行高温灭菌,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__
(6)营养琼脂煮沸后胶化为固态物质用来培养细菌,这些固态物质叫作_________
(7)青霉素是由_________产生的物质,这种生物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冬季时人们常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挖凹坑,淋些凉开水;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左右;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正确步骤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第①道工序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______过程。
(3)小明模仿他们的工序制作的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出来。小明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小明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故设置了以下三种装置探究如何保存糯米: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6℃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①A组可与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②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淀粉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是否都有关,加碘后是否还有淀粉的存在,做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Ⅰ号Ⅱ号Ⅲ号
馒头处理适量碎屑
加入液体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2毫升
搅拌情况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37℃0℃
10分钟后滴加碘液变蓝
(1)在实验前,他将馒头用小刀切成碎屑,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作用,这是一种物理性消化。
(2)表中I号的现象是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表中有两组对照实验,请问Ⅱ号与Ⅲ号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Ⅰ号与Ⅲ号形成对照,其变量是______
2023-09-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郡德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各选项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A.温度和水分B.30℃和0℃
C.有光和无光D.有土壤和无土壤
2023-09-14更新 | 171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作出假设   ②实验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和交流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⑤②④
2023-09-0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能量的实验。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水温的变化来比较两种食物所含的能量
B.花生仁和核桃仁的重量可以不一致
C.重复实验3次, 取平均值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D.若实验过程中不注意挡风, 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9 . 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在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图分析回答: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________(填“消化道”或“消化腺”)器官,其分泌的________不含消化酶而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图甲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X、Y分别代表物质。图中X可代表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Y可代表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
(3)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的第二大病因。为研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100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A和B。
ⅡA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54度白酒,第1﹣3周按8mL/kg灌胃,第4﹣7周按10mL/kg灌胃,第8﹣16周按12mL/kg灌胃,同时以10%的白酒为唯一“饮用水”;B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等量蒸馏水,饮用水为自来水。
Ⅲ在第4、8、12、16周的周末随机取样观察小鼠肝脏以及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①实验中B组起________作用,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②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________
③酒精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结果如图乙。由图乙可知,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________(填“ALT”或“AST”)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基本结构名称)受到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因此可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
2023-08-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A.B.C.D.
2023-04-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09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