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食物中的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图一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二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图一中饭后1小时(BC段)血糖浓度出现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营养物质中葡萄糖被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②从图二可以看出,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由此可见,正常人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人体对血糖调节的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反射。
(2)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甲鼠乙鼠
1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2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3重复步骤2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①预测实验结果:______鼠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实验中,设置乙鼠的作用是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设计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修改______
2023-04-08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青岛专用)
2 . 塑化剂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随着时间推移会从塑料制品中渗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生物体,进而影响生物的生殖等功能。

(1)图1是雌性小鼠的生殖结构。小鼠的生殖过程与人体相似,交配时,雌性小鼠[a]______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 ______在[b]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移入子宫过程中开始细胞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子宫角继续发育。
(2)为证实塑化剂会影响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步骤:
a.利用玉米油溶解不同浓度的DEHP(塑化剂的一种),给予每组成年雌性小鼠不同浓度的DEHP处理。
b.停止处理后让这些雌性小鼠与正常雄性小鼠进行交配。
c.统计怀孕比例,结果如图2.
①对照组成年雌性小鼠的处理是口服等量 ______
②据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与卵巢分泌的 ______作用类似,从而导致小鼠体内分泌失调,使得子宫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终影响生育能力。
3 .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__瓶。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D.瓶颈的长短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______。为什么_____
(5)从“鹅颈瓶”实验,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B.腌制法C.脱水法D.冷藏法
2024-01-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初中生物
4 .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小雨同学进行了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实验前将小白鼠饥饿处理12小时,再放进迷宫入口,表格中的数据是他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不同时间内小白鼠走迷宫平均转错的次数的曲线图。
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267秒
第二次193秒
第三次90秒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行为,主要是通过___的作用,由______获得的。
2.上述实验中,在迷宫上方盖上一层玻璃板,然后把小白鼠换成蜜蜂,食物换为蜜蜂喜爱的食物。
①让蜜蜂从入口进入,到出口处找到食物,结果蜜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体内的___决定的。
②通常蜜蜂找到食物后会通过舞蹈等形式告诉同伴,起到了传递___的作用。
③蜜蜂营群体生活,成员之间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___,这是行为的重要特征。
3.实验前将小白鼠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__
4.由图乙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白鼠走迷宫时___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
2023-10-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沙蚕又称海蜈蚣,不仅是鱼虾嗜食的饵料生物,而且福建、广东等沿海居民还视生殖腺成熟的沙蚕为营养珍品。沙蚕喜欢栖息在沿海的沙泥中,我们在见光的沙滩上游玩时较少看到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沙蚕的分布,某兴趣小组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究竟。
步骤1:取大小相同的沙蚕10条,放在实验装置(如图1)的中央,静置一定时间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沙蚕数量,并记录。
步骤2:按步骤1方法,再重复进行4次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图1,一边是湿土,另外一边是______土,目的是控制_________
(4)步骤2重复实验后,需要将统计的数据(图2)进行处理,求出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分析数据(图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6)假如要继续探究“湿度对沙蚕分布的影响”,应该将前面探究的装置(图1)改动:
A.______(填“增加”或“去掉”)一块黑纸板;
B.土壤湿度控制:两边土壤湿度要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2023-11-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霞浦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小明用培养好的天竺葵设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天竺葵光照几个小时后,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首先进行脱色,即放入盛有_____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结果发现______(选填“A”或“B”)叶片变蓝。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水,它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___运输的。
2024-01-21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正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为了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同学进行了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补全实验步骤:___→3→2→4。
(2)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步骤7的目的是___
(3)[5]是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使叶片含有的___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___
(4)步骤[2]向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填“遮光”或“见光”)部分的叶片变蓝。可见,绿叶在光下制造出了___
2024-04-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蚂蚁和蚁蛛(蜘蛛中的一种)外形上很相似(如图一所示),但它们又有不同之处。蛛蚁会挥舞着自己的两条前腿来模拟蚂蚁的触角,不仅如此,它连运动模式都能够模仿蚂蚁,包括走路的姿态、停下来的样子和转弯的角度等。该行为对其生存率有何影响呢?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视频采集蚁蛛正常姿态影像蚂蚁的姿态影像
实验过程让蚁蛛的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攻击反应
数据记录记录捕食者的攻击次数,结果如图

(1)蚁蛛和蚂蚁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其在结构上的不同点又决定了它们属于节肢动物中的不同类群,其中蚁蛛属于______,蚂蚁属于______
(2)②组视频采集的是______。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做几组实验,将捕食者的攻击次数取______后再计算攻击概率。
(3)比较图三中②与①、③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
(4)蛛蚁模拟蚂蚁的行为是由______决定的。
(5)与蚁蛛不同的还有一点,蚂蚊群体内有一定组织,不同蚁种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9 . 下图中的曲线(I-Ⅲ)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图中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_______,该器官适于消化吸收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______________
(2)参与曲线II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
(3)曲线I表示的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
(4)为探究影响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应该为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3-08-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传染病,蛔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消化道内,患者常出现厌食、营养不良、贫血和腹泻等现象。为预防蛔虫病,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一般抵抗力偏低的人群(5岁以下的婴幼儿、60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均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1)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一中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______.依据感染病原体的分类,蛔虫病属于______病。
(2)如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图中的甲表示______细胞,乙表示______细胞的作用。
   
(3)如今甲流又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于是有同学提出:甲型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能否用现阶段的流感疫苗来预防不感染甲流呢?同学们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①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注射______,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入______,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若两组小白鼠______,说明流感疫苗可以用来预防甲流。若两组小白鼠______,则说明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甲流。
2023-08-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