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72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某班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测量绘制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范围内的数量明显多于小花生
B.统计结果时应计算大、小花生各自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C.大花生果实的长度值普遍比小花生大,这是两个品种的花生
D.测量所用的大、小花生果实都应尽量挑选个大的
2011·湖北孝感·中考真题
2 .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2019-01-30更新 | 137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生物
3 .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两只蚂蚁、一杯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个滴管。
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滴管各滴·上一滴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①若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不定向爬行,就说明____________
②若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就说明_____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
(5)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__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
2022-10-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做了下面实验,其操作过程: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莴苣叶(菊科),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十字花科),将菜背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植物的叶;实验时应该选择菜背虫的数量是1条还是10条?___________条。
(2)如果菜青虫去啃食白菜叶,却不吃莴苣叶,就可以得出结论:菜青虫总是取食___________
(3)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__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___(填“遗传物质”或“组织”)决定的。
5 . 螳螂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螳螂的胸、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据此推测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在胸、腹部,也有些同学认为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头部,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吗?
实验材料:清水,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螳螂,试管。
提出问题: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儿?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并注入_____________的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状况相同的活螳螂分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试管中螳螂_____________浸入水中,露出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螳螂的____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螳螂的存活情况
④结果:甲试管中螳螂活着,乙试管中螳螂死亡。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甲、乙两组分别只有一只螳螂做实验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3-10-21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大白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也是东北冬季的“当家菜”。在农科院蔬菜研究专家的培育下,餐桌上出现了紫心、桔红心、黄心等彩色大白菜新品种。

(1)紫心白菜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细胞结构的______中。
(2)白菜叶球有白心、紫心、桔红心、黄心等不同颜色,这属于生物的______现象。
(3)将白心叶球和桔红心叶球两种白菜进行杂交,子一代叶球全是白心,说明叶球心的颜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桔红心是______性状,已知白菜叶球的白心和桔红心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B、b表示),则桔红心叶球白菜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若将子一代白心叶球白菜之间进行杂交,子二代白菜应该有______种颜色的叶球心。
(4)冬季,人们用白菜制作“酸菜”时,参与发酵的主要是乳酸菌;属于______生物。
(5)乳酸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______,酵母菌是靠______进行生殖的。
(6)在制作酸菜时,将白菜装坛后密封的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____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原料中含有的______转化为乳酸。
(7)科研人员发现不同浓度的食醋对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具体做法是:
在等量含有7%盐水的泡菜坛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制作天开始,每天测亚硝酸盐含量,测量10天。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
(8)分析曲线,随着炮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并在第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9)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具体说明)
2021-07-02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凌海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____(填A/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入________,看到甲图_______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甲图中的三个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____________两个装置。
2022-01-2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同学们在自然水体中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开展了探究活动。
(1)分离草履虫,并进行纯培养。
采集到的水样含有草履虫和其它小型生物及杂质。查阅资料发现草履虫在微弱电流刺激下会由正极游向负极,于是设计了水槽电极法分离草履虫装置(如图1所示)。

①草履虫遇到电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其对环境的__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
②取水样滴入图1装置的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一侧。草履虫依靠图2中__________的摆动,几分钟后到达水箱另一侧。用吸管吸取无杂质的草履虫,注入培养液中培养备用。
(2)为了研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水质,同学们收集生活污水,摇匀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处理步骤如下表所示。
       烧杯A烧杯B
Ⅰ加入生活污水300mL300mL
Ⅱ加入液体15mL草履虫纯培养液?
Ⅲ静置一段时间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Ⅳ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明显减少无明显变化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①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B中应加入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③步骤Ⅲ中“将烧杯放置在同一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体重增长值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但乙丙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丝毛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
2022-04-0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条件
生活中我们发现,夏天食物很容易发霉,而冬天则会好很多。潮湿的食物很容易发 霉,而干燥的食品则能存放很久。那么,霉菌生活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呢?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将一块干馒头平均分成三等分,进行灭菌处理后分别置于三个洁净无菌的培养皿中,进行如下处理:

装置(培养皿)

1组

2组

3组

操作过程

滴入少量蒸馏水

不滴水

滴入少量蒸馏水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子

25℃(恒温箱)

25℃(恒温箱)

5℃(冰箱)


(1)该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所设置的对照及其变量分别是              (可多选)
A.1 组与 2 组对照;水分B.2 组与 3 组对照;水分
C.1 组与 3 组对照;温度D.2 组与 3 组对照;温度
(2)连续观察几天后发现,最先长出霉菌菌斑的是第_______________组。这说明霉菌 生活除了需要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3)受到上述探究的启发,小华进一步探究了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装置如下(弯玻璃管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放在温暖处。

如果实验结果为甲试管中肉汤腐败变质,乙试管中肉汤新鲜如初,则能得出结论:肉汤的腐败是由_________造成的。然而几天后小华却发现,两个试管中最初加入的澄清(新鲜)肉汤都发生了变质,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类微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需依靠现成的________,营________(选填:寄生;腐生)生活。
(5)根据上述探究,请你提出防止家中食品、衣物霉变或腐败变质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022-11-2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