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古人赞美玉兰花“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小丽在“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跨学科实践中,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对玉兰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光照

全光照

光暗交替

全黑暗

玉兰种子萌发率/%

36.07

26.82

21.35

A.全光照条件最适宜玉兰种子萌发
B.光是玉兰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中温度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在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收集了A、B、C、D等4种面包酵母菌种,开展了“比较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效果”实验。在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中分别加入如下表列出的物质,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4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观察气泡多少

组别

物质

温度/℃

现象(气球开始胀大的时间/min)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A

30

10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B

30

18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C

30

15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D

30

12

(1)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为确保变量的单一性,加入物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效果最好的酵母菌种是 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
(3)实验中气球胀大的原理是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了 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稻鱼鸭生态系统采用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与池塘养殖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稻田转变成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鱼在稻田里摄食病虫害,鸭子在稻田里捕食鱼类,鱼和鸭在稻田中清除杂草、蚊子和虫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无机肥,互利共生,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小明要探究鱼、鸭粪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在实验室内设计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鱼、鸭粪便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吗?
作出假设:鱼、鸭粪便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制订计划:1、两片等大水田种植长势、数量相同的水稻幼苗并分为甲组、乙组。
2、甲组:不做处理,乙组:施用适量的鱼、鸭粪。
3、观察并记录两片水田中水稻的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鱼、鸭粪便会促进水稻的生长。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甲组是_____组。
(2)请你预测一下,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
(3)本实验不能只采用两株水稻的原因是_____
(4)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需_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日常饮食中更容易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即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等一系列问题。长期高脂饮食甚至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探究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身体健康大小及生理状况等基本相同的小鼠60只,平均分成A、B、C三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方式如下表,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饲喂方式(等量)喂养时间是否运动6个月后血糖(平均值)
A普通饲料6个月不运动a
B高脂饲料6个月不运动b
C高脂饲料6个月前4个月不运动后2个月每天保持适度运动c
(1)A组和C组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
(2)测量血糖时,科研人员对每组20只小鼠的血糖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3)若A组小鼠平均血糖a在正常范围内,且a<b,则可以证明_____
(4)若A组小鼠平均血糖a在正常范围内,且a<c<b,则可以说明运动能_____(填“降低”或“升高”)高脂饮食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5)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注射_____治疗。
2024-05-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外实践中,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获得的数据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环境应在同一时间测量
B.每个环境至少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
C.相对湿度最大的是茂密的灌丛
D.该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2024-05-2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科研小组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淀粉培养基处理方式温度氧气48小时后乳酸浓度
1100mL高温灭菌后,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35℃无氧0
2100mL高温灭菌后,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35℃无氧20g/L
3100mL高温灭菌后,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35℃有氧0.1g/L
4100mL高温灭菌后,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0℃无氧0.1g/L
(1)上述实验中共有___组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第___组。
(2)1组与2组相比,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
(3)实验中2、3、4组的处理方式一样,目的是为了___
(4)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2024-05-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香烟烟雾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品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环境中6小时,重复七天后用跳台实验(躲避电刺激跳回站台)错误次数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环境中香烟烟雾浓度

跳台错误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组

无烟

129

46

第二组

1支香烟烟雾

198

185

第三组

2支香烟烟雾

214

210

据表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取同品种的小鼠完成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与第一次相比,小鼠第二次跳台错误次数减少最多的是第______组,随着香烟烟雾浓度增加,小鼠跳台错误次数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该结果表明______
2024-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取12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分为6组,每组20只,按如表剂量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血液稀释倍数越大,表示免疫效果越好),所得平均值如下表所示,以此反映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
组别注射物血清稀释倍数
A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40
C组103倍的稀释液10
B组104倍的稀释液10
D组105倍的稀释液<10
E组乙脑灭活疫苗原液40
F组不做处理<10

(1)本实验设置F组的目的是作对照,取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是为了______
(2)在该实验中,A,B,C,D组的变量为______
(3)由上表分析得出结论______
(4)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结果如图:

结合题表中实验结果,比较A组和E组,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E组。
(5)由上述研究可知,注射______疫苗更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
2024-03-1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降低,青年患病人数在增加。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某科研团队为研究游泳训练是否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体型、体重大致相同的同龄健康雄性大鼠50只,培育并筛选出实验所需的健康大鼠15只(A组)和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B、C两组)。
第二步: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三步:实验开始,各组都正常饲养。C组大鼠每天连续游泳训练90min;A、B两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训练。实验持续8周后,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大鼠健康情况

数量(只)

起始空腹血糖平均值(mmol/L)

8周后空腹血糖平均值(mmol/L)

A

健康大鼠

15

5.76

5.61

B

糖尿病大鼠

15

17.07

15.31

C

糖尿病大鼠

15

16.80

8.15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实验进行8周后,______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下降最多。大鼠空腹血糖平均值降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具有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功能。
(3)该实验设计中,使本实验结果更可靠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请根据所学知识,对糖尿病的防治给出合理化建议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6-07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安宁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为提高种子萌发率,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种子数量赤霉素浓度(mg/L)第一粒种子生根时间(d)生根率(%)
10颗05870.45
10颗1005679.42
10颗3005389.48
10颗5005982.14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的种子大小基本相同且数量一样多,目的是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浓度为_____的赤霉素对小麦种子处理效果最好,可用于扩大种植使用。
2023-06-0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