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探究生物保护色对生物体的保护作用
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保护色有利于动物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为了探究生物保护色对生物体的保护作用,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捉了100只菜青虫,将它们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甲组乙组
实验材料菜青虫50只菜青虫50只
生活环境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菜叶上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放入6只家鸽放入6只家鸽
实验结果一分钟吃掉12只一分钟吃掉39只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两组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处理都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4)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菜青虫的体色在____环境中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而在____环境中,菜青虫的体色失去保护作用,属于____(选填:有利;不利)变异,从而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也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选填:相对的;绝对的)。
(5)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
2024-0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步骤1:材料处理取同种且相同大小的叶片30片,平均分为3份千铺于三个锥形瓶
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后备用
步装2:实验操作A组B组C组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遮光处理、去除氧气遮光处理、通入氧气正常光照,通入氧气
步底3:恒温培养
足够时间
30℃30℃X℃
实验结果叶片未被分解叶片被完全分解叶片被完全分解

(1)实验步骤1中“高温蒸煮”的目的是:对实验材料进行___处理。
(2)如果A和B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根据A,B组的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变量对细菌分解落叶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若B,C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步骤3中“X”代表的数值是___,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保___
(4)通过比较B,C两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2024-01-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下表所示是用该种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情况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5月25日—6月16日0→6.20→31.0
6月17日—8月3日6.2→10.231.0→72.9
A.在研究时段内,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比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更高
B.在研究时段内,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生长速度更快
C.从实验数据可知,可随意灭杀蚂蚁使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的更好
D.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蚂蚁和金合欢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
2024-01-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生活中,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如果人吃了,就可能会引发相关疾病。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的肠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以健康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利用豆浆等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①准备新鲜无霉变的黄豆500克,提前制作豆浆并灭菌,冷却备用;
②将备用的灭菌豆浆分成2份,对其中一份接种霉菌,另一份不做接种处理,25℃恒温培养24小时;
③选取20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分成A、B二组,进行等量豆浆灌胃处理,每天相同时间段灌胃一次(具体灌胃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他食物、饮水等条件相同且适宜,能满足小白鼠正常生存;
④在适宜条件下,连续喂养3天后,统计每组中有肠炎状况的小白鼠数量。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组别小白鼠数量(只)处理方法
A10用灭菌后未接种霉菌的豆浆3mL灌胃
B10用灭菌后接种霉菌的豆浆3mL灌胃
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探究课题是___
(2)该实验为保证单一变量采取的措施有___(写出一点即可),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
(3)预期结果与预测结论:
预测1: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都没有出现肠炎症状,则说明___
预测2:若A组小白鼠没有出现肠炎症状,而B组小白鼠大多数出现肠炎症状,则说明___
2024-01-0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平遥县某中学开展了一场《花式馒头争霸赛》的项目学习。该项目学习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功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花式馒头?
以下呈现的是课堂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导引课上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酵母菌发现: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
材料二:探究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序号物质温度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45℃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4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4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10℃有少许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不明显
水+葡萄糖+酵母菌7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材料三:展示课上每组代表向我们展示了小组制作的花式馒头。
(1)根据材料一可推测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___
(2)材料二中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需要糖作为营养来源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填装置序号)。
(3)同学们经过思考还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___。能验证假设的依据是哪几组实验___(填装置序号)。
(4)请根据材料二推断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
(5)假如你是展示课上的评委,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评价制作的馒头?___(答出两点即可)。
(6)除了制作馒头,酵母菌在生活中还可以有哪些用途?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4-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A光照、清水、河泥
B光照、清水、水草
C光照、清水、水草、河泥
D无光、清水、水草、河泥

(1)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2)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_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
(4)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______,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023-1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材料一   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材料二   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如表所示:

鱼缸

模型形状与颜色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做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照。
(4)如果去掉2、3号实验,只考虑1、4号的实验,你认为得出的结论准确吗?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5)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
2023-1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
8 .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破坏性极强的农业重大害虫。自入侵我国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下表为某中学生物学小组在探究3种不同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效果时,得出的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别

农药种类

草地贪夜蛾三天内死亡率/%

对人的毒性

第一组

农药甲

96

第二组

农药乙

92

第三组

农药丙

76


(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甲、乙两组或甲、丙两组都可形成__________实验。
(2)本实验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应保证三组农药的用法、用量、浓度要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防治草地贪夜蛾应选用农药乙,原因是__________
2023-12-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评估卷生物试题
9 . 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_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_____
(6)我县作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你可以做点什么维护城市公共卫生?(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9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保护色有利于动物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生物兴趣班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
组别甲组乙组
实验材料菜青虫100只
生活环境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色菜叶上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放入1只吃虫鸟放入1只吃虫鸟
实验结果一分钟后,吃剩88条一分钟后,吃剩75条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2)实验变量是____,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
(3)乙组的实验材料“?”处应该填的是____
(4)同学们发现实验设计中有一点并不完善,请对其进行修改:____
(5)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环境变化导致菜青虫原来的保护色失去保护作用,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也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填“相对的”或“绝对的”)。菜青虫的体色在青色菜叶上是____变异,在黄色菜叶上是____变异。
(6)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
2023-1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