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培 养 皿

编号

种子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

境条件(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

种子萌发数量(粒)

1

30

无水,25℃

0

2

30

少量水,25℃

28

3

30

少量水,4℃

0

4

30

水淹没种子,25℃

0

(1)1号和4号瓶能形成对照实验吗?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2号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收镜
D.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现象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37℃
10分钟碘液
2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3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4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0℃

(1)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搅拌”模拟的是_____的搅拌,属于_____(填“物理/化学”)性消化过程。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编号____的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
2024-05-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 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
(1)做出假设:____
制定计划:
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
②取 2 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 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2 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 1 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 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 n。
③将该滴管洗净,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 2 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m。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多次。
(2)讨论完善计划:该计划确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____
(3)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请 你预测 3 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n<m,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 C ,黄瓜生吃更好。
若n>m,说明____
若n=m,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 C 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 C 含量。
2024-05-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两个实验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曾经用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者熟肉做过图甲的实验,甲图的三组实验中____组与C组互为对照,其变量为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个瓶中的肉都腐烂了,但是只有____组的肉长出了蛆,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从动物的分类上,苍蝇属于____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2)乙图中玻璃仪器A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区别是A中无____,正负电极模拟的是____。一段时间后在B溶液中检测出有机小分子,该实验说明____
2024-04-09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每份均加入等量7%的盐水,鲜姜和辣椒,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9%。重复做三次,从第一天开始,测定10天,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制作泡菜需要利用发酵的细菌是 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一组,目的是 _______,实验中除了食醋浓度不一样,其他都保持相同,目的是 _________
(3)分析曲线,随着泡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___________,并在第 _____天达到最大值。
(4)依据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乙卷)
7 . 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___,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身体和附肢都___
(2)步骤2的空白处应填写___
(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
2024-02-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本草纲目》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根据国家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对蚯蚓粪的检测,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蚯蚓粪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还可以分解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1)蚯蚓是人类的好帮手,在观察蚯蚓时,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部,这些突起称为___,对蚯蚓的运动起辅助作用。观察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2)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发现蚯蚓在___上运动得比较快,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
2024-02-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菌作用。抑菌圈是大蒜提取液周围不长细菌的区域,抑菌圈的大小代表了抑菌效果。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稀释液。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第五步:照相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实验探究的假设是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______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将三个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说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
(4)图1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______。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______
(5)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实验结果更可靠,还需要______
(6)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写出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______
2024-01-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同学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针对该探究实验,请作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要求选取的其它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面第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________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如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其它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下列相对合理的是      组。
A.   B.   C.   D.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023-12-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双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