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4 道试题
1 . 凤凰单枞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作物。科研团队为了研究凤凰单枞茶果皮的抑菌作用,分别取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皿各3组,向每个培养皿中滴加一滴凤凰单枞茶果皮提取液,置于37℃恒温培养12h后,取出培养皿,测定抑菌圈的直径大小,进行三次重复实验后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大肠杆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
抑菌圈的大小22.67mm18.33mm15.00mm
(抑菌圈: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的透明圈,可根据抑菌圈大小判定待测物抑菌效果)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该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依题可知,抑菌圈越大,说明抑菌效果越______,因此凤凰单枞茶果皮提取液对__________组抑制效果较好。
(3)有人提议用凤凰单枞茶果皮提取液作为果蔬表面的一层涂膜,能防止果蔬腐烂,请问本实验能作为验证这种提议的依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2 . 如图所示,根据探究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每个烧杯中均放有7粒新鲜而饱满的豌豆种子):

(1)种子能萌发的烧杯是______
(2)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三组对照实验,其中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
(3)如果把①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从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实验的烧杯中各放7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
2024-04-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如果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 这就是鼠妇,俗称潮虫。这些小动物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请对本实验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 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大小相同、生长状态良好的鼠妇。观察并记录。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经上述处理之后, 铁盘两侧(明亮和阴暗)形成 ________ 实验。
②铁盘两侧各放1只鼠妇不能得出准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施计划:按照上述方案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环境2分钟3 分钟4 分钟5 分钟6 分钟7 分钟8分钟9分钟10 分钟11 分钟
明亮4332211000
阴暗6778899101010
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还想“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并设计如下三个实验装置(乙装置上的遮光物透气)。 你认为 __________实验装置最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黑藻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喜爱阳光充足的环境,它是装饰水族箱的良好材料。某兴趣小组以黑藻为材料,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装置由烧杯、二氧化碳水溶液、自来水、黑藻和多盏50W的LED射灯组成。同学们将新鲜黑藻置于黑暗处培养24小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烧杯内处理

光源

光照时间(min)

产生气泡数目(个/min)

烧杯内溶液

温度(℃)

自来水(二氧化碳含量低)

30

1盏50WLED灯

60

9

自来水(二氧化碳含量低)

30

2盏50WLED灯

60

14

20%二氧化碳水溶液

30

1盏50WLED灯

60

20

20%二氧化碳水溶液

30

2盏50WLED灯

60

36

(1)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细胞内有绿色颗粒状的______,它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过程中发现黑藻枝叶会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最可能是______
(2)如果将表中③组和④组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④组比③组排出的气泡数量更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越______(填“强”或“弱”),黑藻的光合作用越______(填“强”或“弱”)。
(3)若要判断黑藻光合作用的强度,除了检测排出气泡数量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碘液来检测黑藻枝叶中的______含量,请你预测,碘液染色后颜色最深的应该是第______组的黑藻;进行该实验前需将黑藻置于黑暗处培养24小时,其目的是______
(4)如果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可选择______作为对照实验,依据该实验的结论给棚菜生产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2024-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9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其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表。

组别

培养液

增重比例

植株①

植株②

植株③

平均值

A

土壤浸出液

65%

52%

57%

57%

B

无土栽培营养

88%

63%

62.5%

71.2%

C

蒸馏水

33.3%

37.5%

40.1%

37%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除此之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这样设置是为了遵循________的原则。
(2)每组分别称取3株植株的重量,为了减小误差应取________值。
(3)据表可知,芹菜植株生长最快的是________(填“A”、“B”或“C”)组。
(4)结合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出结论: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玉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能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中获得最大的产量,其中一种方法是寻找合理的种植模式,即给植株“排好队”。“排好队”可以避免玉米植株间相互遮阴,从而利用不同层次的光;也能改善通风条件,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如何“排队”更好呢?科研人员对大垄双行种植(A组)和等行距种植(B组)两种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如图1所示。种植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A组玉米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B组。
利用气体分析仪能监测玉米的光合作用水平(图2)。使用时,将植物叶片夹在手柄的中央,分析仪就能够实时检测出气室中气体成分及含量,并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结果显示A组玉米的光合速率约为B组的129%。
玉米是生产淀粉的主要原料。除了作为食品,淀粉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纺织、造纸等产业中。科学家发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需要60余步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约为2%。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淀粉的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仅用11步反应就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淀粉,且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但大规模工业制造淀粉,依然任重而道远。

(1)从文中可知,合理的田间种植模式通过对不同层次光的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提升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2)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可知,在田间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时,应当选择天气________(填“晴朗”或“多云”)的上午。随着测定的进行,气室中的________含量逐渐升高,该气体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结合文章推测,农业生产上用________种植模式有利于增加玉米产量。
(4)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合成淀粉有哪些优势?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4-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加入的液体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

187

186

0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_,不利于萌发。
(2)该实验共______组对照实验,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__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实验中仍有少数种子没有萌发,下列情况中最可能导致种子不能萌发的是______
A.种皮破损       B.胚不完整       C.胚乳不完整

(5)为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______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______,幼苗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区。
2024-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问题: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摘取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让酒精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直至叶片变成________色。
(3)实验结果显示,天竺葵叶片的见光部分加碘后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产生了________等有机物。
(4)如果将天竺葵植株罩上透明塑料袋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024-04-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来源。下图甲、乙分别为小麦种子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播种时要选择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是因为图甲中的______内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能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
(2)小麦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小麦幼苗的______
(3)小麦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
(4)小麦的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主要与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两个区域有关。
(5)农民常通过增加施磷肥的量来提高小麦的产量,施磷肥的量越多是否小麦的产量就越高呢?某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

磷肥的施肥量(千克/公顷)

20

40

60

80

100

120

小麦对磷肥的吸收量(千克/公顷)

16.6

18.6

20.2

22.2

23.6

24.6

小麦的产量(吨/公顷)

4.1

4.3

4.7

5.2

5.2

5.2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磷肥的施肥量为______千克/公顷时,对小麦增加产量最为有效,且最经济。
2024-04-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同学们在课上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方法。分组酿制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 且有的小组酿制失败没有产酒。为了弄清原因, 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开水冲淋
第二步冷却后放入酒曲粉末拌匀,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容器中,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三部甲组乙组丙组
分组操作密封密封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15℃30℃30℃
实验结果产酒量较低产酒量较高不产酒

(1)甲、 乙、 丙三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__
(3)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才能产酒。
(4)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了酒精和___________
(5)还有小组同学制作了泡菜,所需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
(6)在家中自制的酸奶,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
A.煮沸杀菌B.冰箱冷藏C.脱水干燥D.高盐防腐
2024-04-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