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下列装置能够把叶片的叶绿素去掉,且操作还比较安全的是(  )
A.B.C.D.
2024-03-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___,其他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的___作用。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色,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_,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导管位于茎的___
(6)小组成员实验结束后有所感悟,认为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大气中___的平衡。
2024-02-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试 生物试题
3 . 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的是(  )
A.酒精B.燃烧的木条
C.清水D.碘液
2024-02-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试 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
B.②中叶片用黑纸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C.③中大烧杯内盛有酒精,作用是脱色
D.④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分是未遮光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A.③⑤⑥④①②B.②⑥③⑤④①C.②⑥③⑤①④D.③⑥⑤②①④
6 .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D.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2023-1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监测生物试题
7 . 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张三、李四、王五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从同一株植物上摘取一片叶子,张三在早晨6点摘取叶子,李四在中午12点摘取叶子,王五于傍晚6点摘取了叶子,在脱色、染色后,把三片叶子放在了一起,你能猜出谁的叶子染色最深吗?(  )
A.张三B.李四C.王五D.都一样
8 .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必须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的上下面遮盖起来B.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D.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023-06-08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
(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
2023-05-25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屯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选其中一片叶子,用两个圆形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下图所示),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清水漂洗,最后滴加碘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整片叶子滴加碘液后发现,变蓝色的是______处,不变蓝色的是______处。
(2)此实验共包含了两组对照:______对比说明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______对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光合作用过程包含了两种转变:一是物质转变,把简单的______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把______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